
求古汉语翻译现代汉语。
右《五国故事》上下卷,分纪杨行密、李昪、王建、孟知祥、刘严、王审知六国事,而末附以朱文进诸人。其曰五国者,合前后蜀为一国也。郑氏《通志》列之霸史,不著撰人姓氏。按卷中以留...
右《五国故事》上下卷,分纪杨行密、李昪、王建、孟知祥、刘严、王审知六国事,而末附以朱文进诸人。其曰五国者,合前后蜀为一国也。郑氏《通志》列之霸史,不著撰人姓氏。按卷中以留从效作娄从效,徵之《枫窗小牍》云:「钱武肃辟罗昭谏书曰『仲宣远托娄荆州』,以娄代刘,避武肃嫌名也。」则此书盖吴越间人所著,故於诸国皆书姓,而汉独称彭城氏,与林埛等撰《吴越备史》同例,又其证也。向无刊本,传钞多谬,如下卷汉先主名岩,后名龚,注云「后又名龑」,传本脱去龚字,又误注文「后」字为「俊」。康熙间,吾宗任臣先生撰《十国春秋》,据其本,遂云「一名俊」,复注云无考,不知为「后」字之讹也。又任臣采录此书最详,独遗徐知诰取知客绡巾及王延义褰帏整花二事细案之,亦他本所佚也。此册为明代劒光阁旧钞,较他本为胜,江南藏书家多从借录,题名具存,有足徵者。鲍君以文喜刊异书,以家所藏为未善,请以付梓,固予素志也,喜缀数语,辍而赠之。
乾隆癸巳仲春三日,仁和吴长元书於池北草堂.
谢谢你的帮助!! 展开
乾隆癸巳仲春三日,仁和吴长元书於池北草堂.
谢谢你的帮助!! 展开
展开全部
这是写在书后面的跋,古书直行向左提行,所以把前面的文字成为右。右边是《五国故事》上下卷,分别纪录了杨行密、李昪、王建、孟知祥、刘严、王审知为首的六国历史,而最后附录了朱文进那些人。其所以叫五国(6个人),是因为把前后蜀合为一国之故。郑樵氏的《通志》列它为霸史,不加著撰人姓氏。按卷中以“留从效”写作“娄从效”,考查到《枫窗小牍》上说:「钱武肃辟罗昭谏书曰『仲宣远托娄荆州』,以娄代刘,是为了避吴越王武肃(钱鏐liu)的名同音而避讳。」如此说来,此书大概是吴越间人所著,所以于诸国皆书姓,而南汉独称彭城氏,与林埛等撰《吴越备史》同一体例,这又是它的一个证明。这书一直没有刊本,传钞多谬误,如下卷南汉先主名岩,后名龚,注云「后又名龑」,传本脱去龚字,又误注文「后」字为「俊」。康熙间,我的同姓任臣先生撰《十国春秋》,就根据这个本子,就说「一名俊」,复注云无考,不知为「后」字的讹错。又任臣采录此书最为详尽,可是独遗漏了徐知诰取知客绡巾及王延义褰帏整花二件事,仔细去核对,也是其他本所丢失的。此册为明代劒光阁旧钞,较他本为胜,江南藏书家多从这本借录,题名具存,都是可以查考到的。鲍君以文(藏书家鲍廷博)喜欢刊异书,他认为他家所藏不算善本,请求把这个本子交付印刷,这本来就是我的一贯志愿,我就高兴地写上数句话来送给他。
乾隆癸巳仲春三日,仁和吴长元书於池北草堂.
乾隆癸巳仲春三日,仁和吴长元书於池北草堂.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