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鹰的<<白杨>>的写作背景

 我来答
独言影视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0-31 ·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独言影视
采纳数:43 获赞数:3662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袁鹰于1961年秋天写的《白杨》,当年大批内地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开发大西北,艰苦创业。作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拓展资料

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比喻手法;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

车窗外的白杨──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Away喵帝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0-11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908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84.2万
展开全部

《白杨》写作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明察新疆的历史、地理、人为环境和经济落后状况,着眼于祖国的安全与统一、新疆的各民族团结进步,于1950年命令驻疆人民解放军铸剑为犁,开展大生产运动。1954年由中国人名解放军的17.5万名专业官兵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担任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的使命。他们按照“不与民争”的原则,在天山南北的水草边缘,与苏联、蒙古接壤的千里边境一侧艰苦创业,把亘古荒原改造成机械化规模化的大农场。

拓展资料:

白杨(袁鹰著短文)

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比喻手法;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

车窗外的白杨──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懂娱乐的辰辰
推荐于2019-08-09 · 辰辰带大家了解最新的娱乐资讯~
懂娱乐的辰辰
采纳数:29 获赞数:1322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袁鹰于1961年秋天写的《白杨》,当年大批内地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开发大西北,艰苦创业。作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拓展资料:

《白杨》

作者:袁鹰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

“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樵叟担月担
2007-03-07 · TA获得超过10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8.4万
展开全部
课文《白杨》是我国著名作家袁鹰的散文名篇。文章借物喻人,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闲暇无事来逛逛的
推荐于2017-12-16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58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783万
展开全部
这篇课文是我国现代作家袁鹰60年代初的作品。当年大批内地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开发大西北,艰苦创业。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来歌颂这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崇高品格。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