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至少要解释:1、文化中是什么东西吸引了员工,吸引的机制是什么?2、文化中是什么东西吸引了市场,让消费者认同你?...
至少要解释:
1、文化中是什么东西吸引了员工,吸引的机制是什么?
2、文化中是什么东西吸引了市场,让消费者认同你? 展开
1、文化中是什么东西吸引了员工,吸引的机制是什么?
2、文化中是什么东西吸引了市场,让消费者认同你? 展开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论新型企业文化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更新于2005-02-08日 —
一、新型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
新的一年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年。中国企业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不断加大,贸易摩擦和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影响逐渐呈现。企业正进入一个从不熟悉世贸规则,到把握规则主动应对的至关重要的过渡时期。而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出来,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企业亦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看,全球化呈现的新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企业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阶段。企业持续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源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
基于此,企业必须成功创造一种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而企业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它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系统工程。最近,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它们位列500强而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可以这样说: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的是文化的竞争。成功的企业将属于积极倡导和运用上述企业文化的企业。
“管理之道不在管人,而在管理知识。”承袭杜拉克的理念,因此在第二代知识管理中,并非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系统,把人套牢挤出知识,而是以人为主轴,让人来主导知识的经营,形成一个人人愿意奉献知识的管理系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的力量更显重要。企业推动知识管理也已不是新闻,而成为共同的认知。一群人在组织里面工作,由于人与人之间互动之互相影响,久而久之,就发展出一种气氛,这种气氛就像空气一样,似乎摸不到,抓不着,但它却深深影响人们的思维、态度并影响他们的行为,笼统地说,这就代表一个组织的企业文化。生活在一个组织里面的人们,常把存在的文化视为当然,但在外人看来就有许多不同;有的公司,一进去就可能感觉,装潢现代化,人员衣着不同,谈吐不同,再注意他们的想法,做事的方式都不同。但是有的单位,桌椅简陋拥挤,工作人员也可能表现急躁和不耐烦,和前一机构比较就显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企业文化有这么大的力量,在管理上便不能置之不理,让它自生自灭,应将它纳入管理体系中,让它有所作为。这个责任,就落在高层主管身上,他要有这种意识:如何能创造、塑造一种企业文化,使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彼此又能团结合作。因而身为主管不必察察为明,事事过问了,则在管理上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绩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知识管理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和运用集体指挥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企业要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不仅要具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还要求企业将企业知识的培育和管理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建立有利于企业知识共享和增值的新型企业文化。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与他人分享自己拥有的知识,并促使员工将知识转化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力。企业的知识共享包括内部知识共享和外部知识共享。内部知识共享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最重要的内容。
二、新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哲学,不同的管理制度强化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的企业文化。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能不断地推动企业管理再造进程,促进经营机制转变和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并能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相统一、相促进,在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形成富有企业特色,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文化竞争力。可以说,实践是检验企业文化的唯一的标准,也是决定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所在。
以直销模式创建IT业奇迹的戴尔计算机公司,经常被“惠普之道”的崇尚者斥责为“思想的坟墓”和“文化的废墟”。事实上,这是个性化价值观对标准化价值观的批判。“几乎从不进行产品研发的戴尔在业务流程上竟有500多个专利!任何专业的思索与创新就像零部件交由OEM厂商一样,全部外包。这正是现代的市场分工与合作体系所带来的企业文化丛林。标准化企业文化与个性化企业文化在市场上相互依存而共生,不能说标准化企业文化是没有文化,是对企业精神的扼杀。
企业组织的文化形态处在家庭和政府之间,可以有类似于家庭的融洽氛围和文化,但是要有严格的规则;需要有一定的等级制,但是要尽可能地使组织扁平化,消减等级制对人们创造力的抑制。戴尔实施非常严格的业务流程管理,但是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员身处相同的小格子里,标识方面也只有其名字、没有头衔等等。这就是企业组织的文化特点,家庭的平等制和企业的等级制之间的某种混合物。
价值观作为组织的经营理念和信仰,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不论企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他们的企业文化是基本不变的,或者说,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不变的。这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因为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提供了共同的行为准则,企业的成功源于员工对组织的确认、信奉和实践。
企业持续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源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谈不上核心竞争力。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节约成本,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企业兴衰的作用,还常常表现在对内、对外经济合作的成败上面。有关研究表明,大约30%的经济合作是由于技术、财务或者战略方面出现问题而搁浅;大约70%的失败是由于文化沟通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财富》杂志2002年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上,美国企业197家,占35%,可见美国的企业文化十分繁荣。
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具有在全球攻城掠地的能力,靠的是成熟深厚的企业制度的支撑,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竞争范围不断扩展,必然会推进企业应变能力逐步提高和升级,这对企业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IBM和思科公司,管理系统和组织系统明显打破了传统的企业边界和等级制的金字塔结构,系统界限趋于模糊,组织结构趋于网络化就是这方面例子。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理念、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制度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中国企业的突出薄弱环节是企业制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但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在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打造出世界级的中国企业和名牌产品。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牵引力。对企业来讲,它要追求长久的发展,要做大企业,要把企业做下去,就必须要有长久的动力,能够引导企业突破它的寿命周期。这不是金钱、不是制度、不是企业家、也不是权力。金钱会消失,权力会被剥夺,制度会被破坏,企业家是有寿命的。而未有价值体系才是一个可以持续长久的东西。
很多企业经常追溯上下五千年。老祖宗当时的产品、当时的服务,今天几乎看不到了,他们给后人留下的就是文化。文化是可以留下的。中国最有文化的企业应该是“同仁堂”,它的文化很简单,就是:“修合无人见,存心天地知”。这个企业留下了它的核心价值观。药铺遍地有,而唯有同仁堂活了300多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在农村经常看到一幅对联:诗书传家久,礼仪继世长,如果加一横批就是:生生不息。这也是文化问题。
三、新型企业文化应“以人为本”
企业,一谈到企业文化就以人为本,一做企业文化,开始就定下四个字“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做为企业文化的一个内涵。
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解决外部适应;第二个问题,解决内部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假设,这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民主产生的,它的源头来自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他们的一些思考,他们的一些感悟而形成的一些理念,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影响员工的行为,这就是企业文化。
员工进入企业,除了无条件地服从公司的规章制度以外,员工还有一个义务,就是认同并服从公司的价值观,这就是心理契约。过去企业对员工的教育,更多是员工进入公司遵守公司的管理,其实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必须接受公司的的文化价值体系。
一个企业有没有文化,不用看宣传资料,看员工的表情就知道,员工的表情能够看出他的心态。就是做企业有没有一股精气神,员工在不在状态,在状态是文化,不在状态可能就有问题。企业文化就是要形成这样一种状态,形成一种势,大家能感受到这个企业和那个企业不一样,这就是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氛围。这种氛围比制度的管理可能更有效。
文化管理,不仅是一种氛围管理,同时还是一种监督力,实际上可以节省监督成本。在现实中,谁来监督一线员工的工作?谁又来监督监督者?监督越来越多,监督部门也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效率。
企业,第一是讲效率,不讲效率是可耻的,不讲效率的企业和不讲效率的管理是可耻的。第二是竞争,企业间的竞争表现在效率的竞争,市场经济的伟大之处在于淘汰那些低效率的企业,将资源向高效率的企业配置。实际企业最重要的动力是三个,一是企业家的动力,企业家永不知足的创新精神,这是企业家伟大的动力。二是市场动力,优胜劣汰,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每个人都不敢放弃,不敢松懈。三就是企业内部员工的竞争,也是优胜劣汰,也是适者生存,如果做不到这个,企业很难有动力。
企业文化也要为企业变革提供一个舞台,因为企业变革实际上是一种利益的重新调整。这里面涉及到一大堆利益关系,那么怎样使员工认同变革,参与变革,投身变革?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企业文化提供舞台。现在很多企业对改革着迷,整天改这个改那个,这里面是有问题的。哪些企业靠改革成为五百强,靠一次两次的改革成为世界领先企业?没有继承的改革往往是破坏性的。在企业应少谈点改革,多谈点改良。什么是改良?改良就是持续不断的改进,改进累计起来比改革更厉害,因为竞争没有给企业改革的时间,当然企业活不下去只好改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关系到生死存亡,活马当死马医。企业更多还是改良,不管是改良还是改革,要通过企业文化得到认同。
四、新型企业文化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而且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它比有形资产,或者品牌等的无形资产还要重要。企业文化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一种重要长期投资,是一种回报巨大的投资。因此科特讲:企业文化在下个世纪(指本世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这些代表企业文化价值的“口号”,看似非常简单,但却蕴含着创造一个充满竞争力和活力的强大公司的力量。“口号”可以成为催化剂,使人的潜能发挥出来,这种发挥与创新、与发展生产力等密切相关。如果管理层打算在公司内创造新的文化,就首先必须决定要依靠哪些价值观来建立这种文化,比如企业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企业的权力人的问题。管理层时常讨论如何让员工努力工作,但很少听到管理层认真研究他们如何实现对员工所承担的义务的承诺。如果企业要营造一个使每一位员工都努力工作而不问报酬的环境,那么企业应该首先想一想,为此企业对员工承担了什么?如果要员工忠于企业,那么企业对员工的承诺又是什么?一句话,要想使员工关心企业,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最重要的在于员工能否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在这种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尽职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
一个公司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往往就是管理层的风格、精神,以及其经营理念的传播和贯彻。韦尔奇上任之初就认识到,要使他们的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行动得以落实和见成效,就必须同时采取一些与它们相配合的理念,以整合被重新创造的通用电气公司。在韦尔奇的心目中,重新塑造公司文化的推动力并非在财务上,也不是员工要求提供更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韦尔奇的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追求卓越”的理念,并对其进行最好的诠释:它是一种“超越过去我们对品质要求的极限,我们要做得比我们认为最好的还要好的信念”。他认为,“卓越”并非是一种成就,而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掌握一个人或一个公司的生命与灵魂,它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学习过程,本身就带有“创造性不满足”。“卓越”是因为有能力学习而产生的,也就是有能力以积极的方式来适应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在他的带动之下,公司内形成了一批带有“追求卓越精神”的高级管理者。他们能根据改变而做调整,也能领导改变,把“求新求变”等信念引入公司文化之中,并发扬光大。
韦尔奇是全世界公认的企业英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需要英雄的,企业的文化是造就英雄的土壤。如果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那么“英雄”就是这些价值观的化身和组织机构力量的集中体现。企业中的英雄向人们传达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是,“我们这个企业提倡的是什么,应该像谁一样才是最好的,这就是我们企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标准。”同时,“英雄”的作用还在于,他在企业中有一种持久的影响力,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和克服遇到的困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执行力诞生于企业的文化,并且也反作用于企业文化,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执行也应当是领导者和每一层经理最重要的工作。它是一个系统,溶入在企业的各个角角落落。执行不是空谈战略,它应该是细微而现实的,它是每一个细节的探究和顶真。在大多数平庸企业的领导人在办公室里幻想着公司未来远景的时候,可口可乐的总裁在上海的马路上询问“为什么卖茶叶蛋的老大妈不卖可口可乐?”——尽管可口可乐的分销网点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欧莱雅的CEO在商店里仔细地观察每一个竞争品牌的柜台陈列——尽管欧莱雅早已把这些竞争对手都全部击败。
执行就是每一层的经理都用公司的文化标准去判断和做一件事情。WALMART的老SAM的勤俭一直到他的一个店经理狭小寒酸的办公室,无一不体现着成本观念,也无一不体现着它严格执行对成本的控制。如果企业要员工“诚实守信”,企业可以再继续为逃避了政府的税收而沾沾自喜吗?
卓越的企业,普遍具有以下几点文化精神:人员充满自信,认为所服务的公司乃是最好的公司,而非做一行怨一行,不像很多人一提到他的公司,便抱怨不休或一肚子牢骚;做事认识,不马马虎虎,虎头蛇尾,而是贯彻到底;重视人的因素,人最重要,培养人的成长,而非重视东西或金钱;重视品质和服务;重视创意,如果员工有好的创意,受到公司的珍重,公司会设法让他去尝试,若应用有效,就有适当的鼓励;重视非正式沟通,弃官样文章,在上位者并非把命令下达,就算把事情做了,应重视非式的沟通和组织,以消息沟通,人的接触,彼此了解,达到沟通的目的;重视企业成长和利润。
仅有前述那些信念还不够,必须再以行动来配合。在1950年以前,百事可乐公司只是纽约的一个小饮料厂,因为后来的领导者有很大的雄心,想争取饮料界的领导地位,就要创造竞争性的企业文化,于是对经理人施加压力,以努力争取市场的占有率,做为升迁的主要考虑,如不能增加市场占有率即予以调职,这就给员工一个信息,争取市场占有率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有调动的威胁,所以在百事可乐公司里,便培养出一种创造性的紧张气氛,员工们都将重心放在如何争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为培养竞争的精神,公司举办了许多运动比赛,用间接方式培养竞争的精神,让员工不认为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因此要塑造一种企业文化,还要靠各种措施、制度、办法来实现,否则只是空谈。
—更新于2005-02-08日 —
一、新型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
新的一年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年。中国企业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不断加大,贸易摩擦和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影响逐渐呈现。企业正进入一个从不熟悉世贸规则,到把握规则主动应对的至关重要的过渡时期。而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出来,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企业亦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看,全球化呈现的新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企业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阶段。企业持续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源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
基于此,企业必须成功创造一种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而企业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它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系统工程。最近,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它们位列500强而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可以这样说: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的是文化的竞争。成功的企业将属于积极倡导和运用上述企业文化的企业。
“管理之道不在管人,而在管理知识。”承袭杜拉克的理念,因此在第二代知识管理中,并非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系统,把人套牢挤出知识,而是以人为主轴,让人来主导知识的经营,形成一个人人愿意奉献知识的管理系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的力量更显重要。企业推动知识管理也已不是新闻,而成为共同的认知。一群人在组织里面工作,由于人与人之间互动之互相影响,久而久之,就发展出一种气氛,这种气氛就像空气一样,似乎摸不到,抓不着,但它却深深影响人们的思维、态度并影响他们的行为,笼统地说,这就代表一个组织的企业文化。生活在一个组织里面的人们,常把存在的文化视为当然,但在外人看来就有许多不同;有的公司,一进去就可能感觉,装潢现代化,人员衣着不同,谈吐不同,再注意他们的想法,做事的方式都不同。但是有的单位,桌椅简陋拥挤,工作人员也可能表现急躁和不耐烦,和前一机构比较就显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企业文化有这么大的力量,在管理上便不能置之不理,让它自生自灭,应将它纳入管理体系中,让它有所作为。这个责任,就落在高层主管身上,他要有这种意识:如何能创造、塑造一种企业文化,使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彼此又能团结合作。因而身为主管不必察察为明,事事过问了,则在管理上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绩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知识管理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和运用集体指挥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企业要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不仅要具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还要求企业将企业知识的培育和管理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建立有利于企业知识共享和增值的新型企业文化。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与他人分享自己拥有的知识,并促使员工将知识转化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力。企业的知识共享包括内部知识共享和外部知识共享。内部知识共享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最重要的内容。
二、新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哲学,不同的管理制度强化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的企业文化。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能不断地推动企业管理再造进程,促进经营机制转变和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并能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相统一、相促进,在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形成富有企业特色,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文化竞争力。可以说,实践是检验企业文化的唯一的标准,也是决定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所在。
以直销模式创建IT业奇迹的戴尔计算机公司,经常被“惠普之道”的崇尚者斥责为“思想的坟墓”和“文化的废墟”。事实上,这是个性化价值观对标准化价值观的批判。“几乎从不进行产品研发的戴尔在业务流程上竟有500多个专利!任何专业的思索与创新就像零部件交由OEM厂商一样,全部外包。这正是现代的市场分工与合作体系所带来的企业文化丛林。标准化企业文化与个性化企业文化在市场上相互依存而共生,不能说标准化企业文化是没有文化,是对企业精神的扼杀。
企业组织的文化形态处在家庭和政府之间,可以有类似于家庭的融洽氛围和文化,但是要有严格的规则;需要有一定的等级制,但是要尽可能地使组织扁平化,消减等级制对人们创造力的抑制。戴尔实施非常严格的业务流程管理,但是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员身处相同的小格子里,标识方面也只有其名字、没有头衔等等。这就是企业组织的文化特点,家庭的平等制和企业的等级制之间的某种混合物。
价值观作为组织的经营理念和信仰,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不论企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他们的企业文化是基本不变的,或者说,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不变的。这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因为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提供了共同的行为准则,企业的成功源于员工对组织的确认、信奉和实践。
企业持续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源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谈不上核心竞争力。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节约成本,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企业兴衰的作用,还常常表现在对内、对外经济合作的成败上面。有关研究表明,大约30%的经济合作是由于技术、财务或者战略方面出现问题而搁浅;大约70%的失败是由于文化沟通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财富》杂志2002年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上,美国企业197家,占35%,可见美国的企业文化十分繁荣。
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具有在全球攻城掠地的能力,靠的是成熟深厚的企业制度的支撑,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竞争范围不断扩展,必然会推进企业应变能力逐步提高和升级,这对企业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IBM和思科公司,管理系统和组织系统明显打破了传统的企业边界和等级制的金字塔结构,系统界限趋于模糊,组织结构趋于网络化就是这方面例子。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理念、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制度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中国企业的突出薄弱环节是企业制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但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在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打造出世界级的中国企业和名牌产品。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牵引力。对企业来讲,它要追求长久的发展,要做大企业,要把企业做下去,就必须要有长久的动力,能够引导企业突破它的寿命周期。这不是金钱、不是制度、不是企业家、也不是权力。金钱会消失,权力会被剥夺,制度会被破坏,企业家是有寿命的。而未有价值体系才是一个可以持续长久的东西。
很多企业经常追溯上下五千年。老祖宗当时的产品、当时的服务,今天几乎看不到了,他们给后人留下的就是文化。文化是可以留下的。中国最有文化的企业应该是“同仁堂”,它的文化很简单,就是:“修合无人见,存心天地知”。这个企业留下了它的核心价值观。药铺遍地有,而唯有同仁堂活了300多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在农村经常看到一幅对联:诗书传家久,礼仪继世长,如果加一横批就是:生生不息。这也是文化问题。
三、新型企业文化应“以人为本”
企业,一谈到企业文化就以人为本,一做企业文化,开始就定下四个字“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做为企业文化的一个内涵。
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解决外部适应;第二个问题,解决内部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假设,这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民主产生的,它的源头来自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他们的一些思考,他们的一些感悟而形成的一些理念,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影响员工的行为,这就是企业文化。
员工进入企业,除了无条件地服从公司的规章制度以外,员工还有一个义务,就是认同并服从公司的价值观,这就是心理契约。过去企业对员工的教育,更多是员工进入公司遵守公司的管理,其实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必须接受公司的的文化价值体系。
一个企业有没有文化,不用看宣传资料,看员工的表情就知道,员工的表情能够看出他的心态。就是做企业有没有一股精气神,员工在不在状态,在状态是文化,不在状态可能就有问题。企业文化就是要形成这样一种状态,形成一种势,大家能感受到这个企业和那个企业不一样,这就是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氛围。这种氛围比制度的管理可能更有效。
文化管理,不仅是一种氛围管理,同时还是一种监督力,实际上可以节省监督成本。在现实中,谁来监督一线员工的工作?谁又来监督监督者?监督越来越多,监督部门也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效率。
企业,第一是讲效率,不讲效率是可耻的,不讲效率的企业和不讲效率的管理是可耻的。第二是竞争,企业间的竞争表现在效率的竞争,市场经济的伟大之处在于淘汰那些低效率的企业,将资源向高效率的企业配置。实际企业最重要的动力是三个,一是企业家的动力,企业家永不知足的创新精神,这是企业家伟大的动力。二是市场动力,优胜劣汰,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每个人都不敢放弃,不敢松懈。三就是企业内部员工的竞争,也是优胜劣汰,也是适者生存,如果做不到这个,企业很难有动力。
企业文化也要为企业变革提供一个舞台,因为企业变革实际上是一种利益的重新调整。这里面涉及到一大堆利益关系,那么怎样使员工认同变革,参与变革,投身变革?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企业文化提供舞台。现在很多企业对改革着迷,整天改这个改那个,这里面是有问题的。哪些企业靠改革成为五百强,靠一次两次的改革成为世界领先企业?没有继承的改革往往是破坏性的。在企业应少谈点改革,多谈点改良。什么是改良?改良就是持续不断的改进,改进累计起来比改革更厉害,因为竞争没有给企业改革的时间,当然企业活不下去只好改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关系到生死存亡,活马当死马医。企业更多还是改良,不管是改良还是改革,要通过企业文化得到认同。
四、新型企业文化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而且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它比有形资产,或者品牌等的无形资产还要重要。企业文化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一种重要长期投资,是一种回报巨大的投资。因此科特讲:企业文化在下个世纪(指本世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这些代表企业文化价值的“口号”,看似非常简单,但却蕴含着创造一个充满竞争力和活力的强大公司的力量。“口号”可以成为催化剂,使人的潜能发挥出来,这种发挥与创新、与发展生产力等密切相关。如果管理层打算在公司内创造新的文化,就首先必须决定要依靠哪些价值观来建立这种文化,比如企业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企业的权力人的问题。管理层时常讨论如何让员工努力工作,但很少听到管理层认真研究他们如何实现对员工所承担的义务的承诺。如果企业要营造一个使每一位员工都努力工作而不问报酬的环境,那么企业应该首先想一想,为此企业对员工承担了什么?如果要员工忠于企业,那么企业对员工的承诺又是什么?一句话,要想使员工关心企业,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最重要的在于员工能否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在这种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尽职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
一个公司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往往就是管理层的风格、精神,以及其经营理念的传播和贯彻。韦尔奇上任之初就认识到,要使他们的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行动得以落实和见成效,就必须同时采取一些与它们相配合的理念,以整合被重新创造的通用电气公司。在韦尔奇的心目中,重新塑造公司文化的推动力并非在财务上,也不是员工要求提供更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韦尔奇的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追求卓越”的理念,并对其进行最好的诠释:它是一种“超越过去我们对品质要求的极限,我们要做得比我们认为最好的还要好的信念”。他认为,“卓越”并非是一种成就,而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掌握一个人或一个公司的生命与灵魂,它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学习过程,本身就带有“创造性不满足”。“卓越”是因为有能力学习而产生的,也就是有能力以积极的方式来适应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在他的带动之下,公司内形成了一批带有“追求卓越精神”的高级管理者。他们能根据改变而做调整,也能领导改变,把“求新求变”等信念引入公司文化之中,并发扬光大。
韦尔奇是全世界公认的企业英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需要英雄的,企业的文化是造就英雄的土壤。如果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那么“英雄”就是这些价值观的化身和组织机构力量的集中体现。企业中的英雄向人们传达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是,“我们这个企业提倡的是什么,应该像谁一样才是最好的,这就是我们企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标准。”同时,“英雄”的作用还在于,他在企业中有一种持久的影响力,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和克服遇到的困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执行力诞生于企业的文化,并且也反作用于企业文化,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执行也应当是领导者和每一层经理最重要的工作。它是一个系统,溶入在企业的各个角角落落。执行不是空谈战略,它应该是细微而现实的,它是每一个细节的探究和顶真。在大多数平庸企业的领导人在办公室里幻想着公司未来远景的时候,可口可乐的总裁在上海的马路上询问“为什么卖茶叶蛋的老大妈不卖可口可乐?”——尽管可口可乐的分销网点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欧莱雅的CEO在商店里仔细地观察每一个竞争品牌的柜台陈列——尽管欧莱雅早已把这些竞争对手都全部击败。
执行就是每一层的经理都用公司的文化标准去判断和做一件事情。WALMART的老SAM的勤俭一直到他的一个店经理狭小寒酸的办公室,无一不体现着成本观念,也无一不体现着它严格执行对成本的控制。如果企业要员工“诚实守信”,企业可以再继续为逃避了政府的税收而沾沾自喜吗?
卓越的企业,普遍具有以下几点文化精神:人员充满自信,认为所服务的公司乃是最好的公司,而非做一行怨一行,不像很多人一提到他的公司,便抱怨不休或一肚子牢骚;做事认识,不马马虎虎,虎头蛇尾,而是贯彻到底;重视人的因素,人最重要,培养人的成长,而非重视东西或金钱;重视品质和服务;重视创意,如果员工有好的创意,受到公司的珍重,公司会设法让他去尝试,若应用有效,就有适当的鼓励;重视非正式沟通,弃官样文章,在上位者并非把命令下达,就算把事情做了,应重视非式的沟通和组织,以消息沟通,人的接触,彼此了解,达到沟通的目的;重视企业成长和利润。
仅有前述那些信念还不够,必须再以行动来配合。在1950年以前,百事可乐公司只是纽约的一个小饮料厂,因为后来的领导者有很大的雄心,想争取饮料界的领导地位,就要创造竞争性的企业文化,于是对经理人施加压力,以努力争取市场的占有率,做为升迁的主要考虑,如不能增加市场占有率即予以调职,这就给员工一个信息,争取市场占有率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有调动的威胁,所以在百事可乐公司里,便培养出一种创造性的紧张气氛,员工们都将重心放在如何争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为培养竞争的精神,公司举办了许多运动比赛,用间接方式培养竞争的精神,让员工不认为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因此要塑造一种企业文化,还要靠各种措施、制度、办法来实现,否则只是空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