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县,张氏家谱 20
2个回答
2011-01-21
展开全部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在大陆、在台湾、在海外华人心目中,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是祖的标志,根的象征。
六百年岁月沧桑,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在大槐树前祭拜,共话骨肉情,它是炎黄子孙心中不老的精神树,团结树,洪洞大槐树是心目中的家,灵魂深处的根。
我张氏家族,原籍山西省洪洞县县城南十三里许。 明洪武初,始祖霖公,奉旨南迁江苏丰县城北四十里,地名河泽村即今欢口镇西张庄,后因户繁地狭,得建业于北三里许,地名邓鄂庄即今水坑洼村。
追溯往昔,元末朝政腐败,战乱频繁,灾疫连绵,茫茫中原大地,荒芜人烟。而当时三晋大地,特别是晋南洪、赵一带经济富庶,人口稠密。明初统治当局为复兴中原,巩固边疆,遂于洪武至永乐年间,开始大规模向中原和边关地区移民。据历史记载,当时在洪洞大槐树处,进行一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迁民活动。虽说当时不是专迁洪洞人,但因其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把洪洞作为迁民重点却是很自然的事。俗话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再说中原地方好,几年不纳粮,可谁也不想迁到那里去。明朝统治者只好制定移民条件,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并规定凡移居者都必须到洪洞广济寺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那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自洪武之初至永乐15年,50年内共18次迁民。迁民对于调整当时人口布局,发展生产,巩固边防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血缘关系是家庭的天然纽带,要维持宗族的传承和延续,必须有族谱、祠堂和族田的支撑。
一般的家谱都记载着一个家庭自始祖以来的繁衍生息分支迁徙,不断拓展的艰苦而光荣的历程,也记录着历代先辈治理家政的经验和子孙处世为人的教训。因此一本家谱就是一个家庭发展的历史,它为我们描绘的是血肉之躯相传的生命链条。基于这种原因、所以家谱才世代相传,生命不息,并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
修谱是一个家庭的大事,睦族无谱分辨不出一族亲疏,睦族莫重于序谱,谱不修谓之不孝。
霖祖系下共修七次,格式按欧、苏两者兼取家族世系之体例,自宋代以来就有欧式与苏式之分。欧式创自欧阳修,注重上下垂直联系,苏式创自苏轼,主要左右横向联系。张氏家谱多数两者兼取,先取欧式总系,以明家族发展源流,后遵苏式分各支各房,世系载入历代子孙,构成了张氏家族生命之链。霖祖系按五世一台头,既明了又容易看懂。
霖祖系下南迁至今历经七次续修,其顺序为:
一、大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十代孙猷训公创修族谱
二、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十四代孙兆文
三、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十五代孙自让、大振
四、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十六代孙太乙
五、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十九代孙 谦
六、公元一九三一年 十九代孙 谦
七、公元一九九七年 十九代孙 德山
按照历代修谱之惯例,修谱必修祠。
祠堂是宗族组织的祭祀场所,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张氏祠堂是十世祖猷训公创建於大清顺治十年。历经几代人修缮颇具规模,后因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到一九九零年六月召集各支会议,按人丁一元筹款,整修大殿,重建山门及耳房,翻建东廊房。1997年城关大彪一支捐款三千元,华山张集思宏一支捐款三千元,张黄庄张成美、沙庄张孝玲各捐700元,叶庄宏喜捐款500元,建西廊三间,大殿中红木神龛和神主楼是张黄庄先法公独资从越南置办。竣工后,主殿铁叉云燕高耸,兽脊彩瓦流光,门窗雕漆楹柱,飞彩大门焕然一新。
始祖霖公,自大明洪武之初迁民南来迄今六百年,据载同来者十八位或二十四位祖爷,他们或为胞兄弟,或为堂兄弟,分布大江南北,想来时或以后数代人,理应互有联系,往来庆吊之礼,自然不断,逢年过节,请亲探祖之举,当亦不绝。然至大清顺治十年十代祖猷训公创修族谱之日,已距始迁之时三百余年,各族子孙繁衍之盛,分布之广,当可想而知,以故各族之后人其间联系多有中断。
经考:江苏丰县欢口镇水坑涯始祖霖公与山东鱼台清河涯、堰口始祖清公和永乐二年后来鱼台县石集张庄、张曹庙佩公实为胞兄弟。沛县张集鲁公与济宁张家桥始祖岱公为胞兄弟。五位始祖为堂兄弟,至于张家庙一支与我水坑涯居趾相连,行辈不差,六祖本属一脉。
吾张氏家族堂号“百忍堂”,五修族谱时主修人谦公为霖公系下另立堂号“两铭堂”以示新疏,两铭已包百忍之意。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在大陆、在台湾、在海外华人心目中,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是祖的标志,根的象征。
六百年岁月沧桑,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在大槐树前祭拜,共话骨肉情,它是炎黄子孙心中不老的精神树,团结树,洪洞大槐树是心目中的家,灵魂深处的根。
我张氏家族,原籍山西省洪洞县县城南十三里许。 明洪武初,始祖霖公,奉旨南迁江苏丰县城北四十里,地名河泽村即今欢口镇西张庄,后因户繁地狭,得建业于北三里许,地名邓鄂庄即今水坑洼村。
追溯往昔,元末朝政腐败,战乱频繁,灾疫连绵,茫茫中原大地,荒芜人烟。而当时三晋大地,特别是晋南洪、赵一带经济富庶,人口稠密。明初统治当局为复兴中原,巩固边疆,遂于洪武至永乐年间,开始大规模向中原和边关地区移民。据历史记载,当时在洪洞大槐树处,进行一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迁民活动。虽说当时不是专迁洪洞人,但因其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把洪洞作为迁民重点却是很自然的事。俗话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再说中原地方好,几年不纳粮,可谁也不想迁到那里去。明朝统治者只好制定移民条件,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并规定凡移居者都必须到洪洞广济寺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那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自洪武之初至永乐15年,50年内共18次迁民。迁民对于调整当时人口布局,发展生产,巩固边防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血缘关系是家庭的天然纽带,要维持宗族的传承和延续,必须有族谱、祠堂和族田的支撑。
一般的家谱都记载着一个家庭自始祖以来的繁衍生息分支迁徙,不断拓展的艰苦而光荣的历程,也记录着历代先辈治理家政的经验和子孙处世为人的教训。因此一本家谱就是一个家庭发展的历史,它为我们描绘的是血肉之躯相传的生命链条。基于这种原因、所以家谱才世代相传,生命不息,并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
修谱是一个家庭的大事,睦族无谱分辨不出一族亲疏,睦族莫重于序谱,谱不修谓之不孝。
霖祖系下共修七次,格式按欧、苏两者兼取家族世系之体例,自宋代以来就有欧式与苏式之分。欧式创自欧阳修,注重上下垂直联系,苏式创自苏轼,主要左右横向联系。张氏家谱多数两者兼取,先取欧式总系,以明家族发展源流,后遵苏式分各支各房,世系载入历代子孙,构成了张氏家族生命之链。霖祖系按五世一台头,既明了又容易看懂。
霖祖系下南迁至今历经七次续修,其顺序为:
一、大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十代孙猷训公创修族谱
二、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十四代孙兆文
三、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十五代孙自让、大振
四、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十六代孙太乙
五、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十九代孙 谦
六、公元一九三一年 十九代孙 谦
七、公元一九九七年 十九代孙 德山
按照历代修谱之惯例,修谱必修祠。
祠堂是宗族组织的祭祀场所,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张氏祠堂是十世祖猷训公创建於大清顺治十年。历经几代人修缮颇具规模,后因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到一九九零年六月召集各支会议,按人丁一元筹款,整修大殿,重建山门及耳房,翻建东廊房。1997年城关大彪一支捐款三千元,华山张集思宏一支捐款三千元,张黄庄张成美、沙庄张孝玲各捐700元,叶庄宏喜捐款500元,建西廊三间,大殿中红木神龛和神主楼是张黄庄先法公独资从越南置办。竣工后,主殿铁叉云燕高耸,兽脊彩瓦流光,门窗雕漆楹柱,飞彩大门焕然一新。
始祖霖公,自大明洪武之初迁民南来迄今六百年,据载同来者十八位或二十四位祖爷,他们或为胞兄弟,或为堂兄弟,分布大江南北,想来时或以后数代人,理应互有联系,往来庆吊之礼,自然不断,逢年过节,请亲探祖之举,当亦不绝。然至大清顺治十年十代祖猷训公创修族谱之日,已距始迁之时三百余年,各族子孙繁衍之盛,分布之广,当可想而知,以故各族之后人其间联系多有中断。
经考:江苏丰县欢口镇水坑涯始祖霖公与山东鱼台清河涯、堰口始祖清公和永乐二年后来鱼台县石集张庄、张曹庙佩公实为胞兄弟。沛县张集鲁公与济宁张家桥始祖岱公为胞兄弟。五位始祖为堂兄弟,至于张家庙一支与我水坑涯居趾相连,行辈不差,六祖本属一脉。
吾张氏家族堂号“百忍堂”,五修族谱时主修人谦公为霖公系下另立堂号“两铭堂”以示新疏,两铭已包百忍之意。
2011-01-19
展开全部
我就知道有个张华军 我同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