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城市和建制镇数量激增。
改革开放以来,一座座城镇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到2015年底,城市数量已达到656个,建制镇数量达到20515个,分别比1978年增加463个和18342个。
二、城镇人口快速增加。
2015年,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人,1978年是1.7亿人,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超过1600万人。
1978年到2015年,城镇化率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惊人速度,攀升到56.1%。一些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50%,英国、美国用了50年,德国、法国用了70年,而我国只用了30年。
三、建成区大规模拓展。
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1年的7438平方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51948平方公里,增长了6倍,年均增加1309平方公里。这还没有包括矿区,如加上矿区,达到10万平方公里。
四、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981年到2015年,城市用水普及率由53.7%提高到97.9%,燃气普及率由11.6%提高到95.3%,污水处理率由3.8%提高到91%,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由不足0.2亿平方米提高到64.2亿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由人均不足2平方米提高到15.6平方米。
五、城市经济高速发展。
1988年到2014年,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2%,比全国GDP年均增速高2.4个百分点。2014年,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25万亿元,是1988年的74倍,占全国GDP的82%。
六、居民财富迅速积累。
2013年,城市居民户均财富达到了185万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1013倍。城市家庭大部分拥有了自己的产权住房。住房成为城市居民最主要的财富。

2025-09-08 广告
2011-01-24
2006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840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46亿公斤,增长3.1%。
2006年,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6425亿元,增长16.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362亿元,增长22.6%。
2006年,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
从自主研制的通用芯片到超级计算机,从人类基因组到抗糖尿病新药,从超级稻到载人航天工程……随着国家“863”“973”和重大科技专项与工程的实施,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从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到促进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从严防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到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从严格控制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到严格市场准入……以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突破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迈出新步伐。
从减免农业税到彻底废止农业税条例,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到大规模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到为农民工追讨被拖欠的工资……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不断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措施。
从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加速形成和融合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踏上振兴之旅到有关方面着手研究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机制方面,我国不断取得新进展。
从严格保护耕地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不断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到硬性要求大型火电厂配套建立脱硫设施,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以立法形式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瓶颈,中国及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从千方百计开拓就业岗位到积极扩大社保覆盖面,从为流浪乞讨人员设立救助站到大力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从关注百姓生命健康、不断采取措施平抑药价、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到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着手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题……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20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