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保信息有哪些?

 我来答
香坪篮球
2011-01-24 · TA获得超过25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2万
展开全部
“限塑令”与生活环保意识教学项目设计方案
【设计思想】
环保是如今全球性的大话题,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各种环保技术的同时,不断设法提升国
民环保意识,毕竟,全人类造成的环境破坏,唯有依靠全人类的共同合作才能使其缓解并改
善。我国在生态素养方面的培养显然还是比较滞后的,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大约是由于推
广环保意识还停留在比较高的层面,没有很好的具体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使得环保概念仍旧
离群众生活较为遥远。而在各种需要培养生态素养的人群中,少年儿童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
环,他们的意识和行为将主导未来的人类生存。
为此,我们希望以最近很热的话题“限塑令”为线索,针对特定的青少年人群进行与
日常生活较为贴近的环保知识教育,并以实践作为辅助手段,达到提高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环
保意识的目的。
由于教学目标是提升同学们的生活环保意识,知识的传授在其次,所以不宜进行课堂教
学,教学采用班会结合课外小组活动的形式。班会的形式容易使内容丰富有趣,引起同学的
兴趣,增加互动交流的机会。并且,结合课外小组活动,可以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对于达到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作用。教学过程中,以直观的材料作为背景,结合讨论和作业进
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最终要依靠每个人的自发情感和意志,外部的引导只是辅助作用。
【关键词定义】
限塑令: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
年6 月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
2008 年6 月1 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
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生活环保意识,班会,课外小组活动
【学习者】
高中一年级学生,初中学习过一年化学,对常见的元素、化合物、化学现象及专有名词
有一定了解,但不深入,且尚未接触有机化学。在生活常识方面,对于塑料袋的难以降解及
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使学习者在知识上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利于环保的各种行为和措施,在意识上正视生活中
的点滴小事对于环保大事业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能进一步自主搜集资料,丰富相关知识,
且能将意识上的正视开始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活动】
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两部分,课堂教学(1 学时)和课外活动(约1 至2 小时)。两次活
动之间间隔一周。
一、课堂教学部分
1. 提供图像和视频资料,直观展示塑料袋的长期无限制使用给环境带来的巨大破
坏(资料参见附录1)。
2.提出“限塑令”的内容和相关政策,并请同学自由发言——“你对限塑令的看
法是?”(约请3 至5 位同学发言)
教师总结各位同学的意见,并综合调查结果作分析,让同学体会“限塑令”在
社会上引起的反响(资料参见附录2)。
3. 展示最新的塑料袋分解技术(附录3),分组(以5 至6 人为一组),组织小组讨
论。一般同学讨论关于“有了新的科技,我们是否可以继续为所欲为使用塑料
袋?”,另一部分同学讨论“还有什么简便易得的材料可以替代塑料袋?”讨论
时间约10 至15 分钟,然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替代品资料见附录5)
4. 知识推广:由塑料袋发散开去,引出其它对环境不利的日常用品,如塑料饭盒、
一次性筷子、纸巾、废旧电子器件等(相关信息支持见附录4)。
5. 任务布置:1)在上面知识推广环节中提及的物品中选择一项,或自由选择未提
及的物品,上网搜索或翻阅相关书籍,制作一份海报,宣传它们造成的危害,
并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法。2)每个小组要为自己的海报想一句标语,简洁生动地
宣传自己的环保想法。
6. 重申:环保行动乃是全民性的行动,每个人都要从身边点滴做起,爱护环境。
二、课外活动
1. 依据课堂教学最后布置的任务,各组应当已经完成海报或传单的制作,在安排
的课外活动时间里,仍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2. 事先可以居委联络安排地点,然后又各小组成员向路人发放传单和展示海报。
3. 活动结束以后,要求每人写一份日记形式的报告,无具体限制,旨在总结从课
堂教学到课外活动整个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学习评价】
由于教学活动以班会形式展开,不适合进行知识性的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依
据1)课堂教学时的参与程度;2)海报的制作效果,搜集资料的广度和深度;3)课外活动
时的积极程度和团队合作;4)心得体会报告,观察学生是否有投入一定了心力;5)最后是
一项长期的观察,可以参见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考查环保意识是否有所提升。
这几方面的考查内容,都较为主观,但此次活动的目的,本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意识
的培养和提升,活动的过程本身即是其目的所在。
【设计者】
一、分工合作:
资料搜集及主题、学习者确定:全体
设计思想、关键词定义:顾晓芸 10073110107
学习目标、学习评价:任丽 10070720210
教学活动:李希凡 10061590406
二、相关体验:
顾晓芸 :
看到生态素养,我首先觉得这是一个挺大的话题,与此同时也觉得这是一个有
话可说的主题,可以给我们得以自由发挥的空间,提供给我们参与者一个展示我
们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的平台。
之所以选择“限塑令”这样一个主题,这样一个既新有是人人皆知的一个话
题,是因为这关于我们人类居住的家园——地球的环境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
问题,一个足以引起全球关注的话题。为了保护环境,可以牺牲经济利益,就足
以说明环保之重要性了。而6 月1 号开始全面实施的限塑令正式关于环境保护的
一个重要的分支。限塑令的实施既是考验我们全体公民个人素质的重要指标,也
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人良好国名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渠道。限塑令如果能够很到位地,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施下去,毫无疑问,对我们的环境保护会起到的作
用是毋庸置疑的作用。那么,公民的生态素养问题,就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我想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爱护我们的环境,留给子孙后代一片纯净的天空!
由此,我们便确定了我们小组的主题。我认为:国家这次的政策并不是单纯
意义上的保护环境,而更是在节约能源,资源问题上的一个重大举措。符合了可
持续发展。
通过我们小组 3 个人的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我们设计出了这样一个方案,
我们一起合作,我想这也是老师让我们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那就是通过合作,碰擦出灵感,产生火花,得到比个人完成任务完整,更好的结
果,集思广益的力量可以说是无穷的。
确定主题后,我们 3 个人分头找资料,分工明确再进行资源的整合,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最后制作出了这样一份作品。虽然我觉得它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但是我觉得,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意义,体会到了愉快的合作过程——我们一
起商量,一起磋商,在分歧于矛盾中找到共同点,于是便擦出了花火。我想既是
这个方案很肤浅,我们也得到了无价的东西——团队合作的精神,这是一次非常
愉快,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很奇妙,当然也很艰难,但是风雨后见彩虹,这是值
得我们欣慰的地方!
任 丽 :
拿到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任务,刚开始觉得很棘手也不知该如何下手。
后来,随着老师一节节课潜移默化的教导渐渐开始有了思绪和想法。从组队开始,
我和几个彼此间本来完全不认识的同学渐渐熟识建立起了默契,三个人用名字中
所带的英文字母给我们的组合取了个很不错的名字“fly”,我们的思绪也正如队名
一样,在一次次从讨论和交流中慢慢飞了起来,各种想法和创意涌入大脑,对这
个设计任务也开始有了头绪和计划。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在我们三人的脑海里清晰
坚固了。
由于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因此整个学习的目标和评价都不能太流于表面,
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这个教学活动他们所要学到的不仅仅只是什么叫“限塑令”
这样浅显的小学生问题,而是要从本质上知道为什么要进行限塑,这就可以结合
高中生所学到的一些相关学科知识了,从理论上去了解塑料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
一系列危害的根本原因,同时让他们进行一些与社会有所交集的社会实践活动,
发挥自己的创新力及想象力。这样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评价才是适合一个高中
生的,不仅使他们学到了学科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社会交际能力及个人处
理一系列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从本质上使他们彻底的认识到“限塑令”的必
要性及迫切性。
在这样的思路下我参与了这份教学计划的设计。这次的设计真的让我觉得很有
意义也受益匪浅。让我体会到了最为一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是多么不简
单的一件事。有时候我们的确是该多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想想问题,这样学起知识
来似乎更有目标性和准确性了。
李希凡 :
首先必须肯定,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对于我而言是颇有收获的,作为师
范生,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从内容上来说,生态素养起先也是一个我不太熟悉的话题,所以搜集资料的
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对于“限塑令”及其它各种环保常识都有了更多的理解。
这样的经历也让我更加体会,未来作为教师,学习也将是我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
从设计环节来看,接受教育许多年,对于这其中的设计思想却从未做过多的
思索。虽然上了几节有关学习科学的课,但如今亲身实践,发现要能将理论运用
到实践中,并且能够有所突破确实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况且,我对学习
科学的理论的了解也完全是皮毛状态。这些设计思想和方法都需要在以后的学习
乃至工作过程中逐步完善。
这个作业与其它课程作业的最大不同在于团队合作,尤其还是由不同系和不
同年级的三人组成的团队。所幸,大家都是和蔼认真的人,作业本身也不存在任
何利益冲突,目标一致就是完成好作业,所以合作很愉快。并且通过这个作业能
1061049246
2012-04-08 · TA获得超过35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2.8万
展开全部
“限塑令”与生活环保意识教学项目设计方案
【设计思想】
环保是如今全球性的大话题,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各种环保技术的同时,不断设法提升国
民环保意识,毕竟,全人类造成的环境破坏,唯有依靠全人类的共同合作才能使其缓解并改
善。我国在生态素养方面的培养显然还是比较滞后的,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大约是由于推
广环保意识还停留在比较高的层面,没有很好的具体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使得环保概念仍旧
离群众生活较为遥远。而在各种需要培养生态素养的人群中,少年儿童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
环,他们的意识和行为将主导未来的人类生存。
为此,我们希望以最近很热的话题“限塑令”为线索,针对特定的青少年人群进行与
日常生活较为贴近的环保知识教育,并以实践作为辅助手段,达到提高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环
保意识的目的。
由于教学目标是提升同学们的生活环保意识,知识的传授在其次,所以不宜进行课堂教
学,教学采用班会结合课外小组活动的形式。班会的形式容易使内容丰富有趣,引起同学的
兴趣,增加互动交流的机会。并且,结合课外小组活动,可以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对于达到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作用。教学过程中,以直观的材料作为背景,结合讨论和作业进
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最终要依靠每个人的自发情感和意志,外部的引导只是辅助作用。
【关键词定义】
限塑令: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
年6 月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
2008 年6 月1 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
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生活环保意识,班会,课外小组活动
【学习者】
高中一年级学生,初中学习过一年化学,对常见的元素、化合物、化学现象及专有名词
有一定了解,但不深入,且尚未接触有机化学。在生活常识方面,对于塑料袋的难以降解及
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使学习者在知识上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利于环保的各种行为和措施,在意识上正视生活中
的点滴小事对于环保大事业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能进一步自主搜集资料,丰富相关知识,
且能将意识上的正视开始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活动】
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两部分,课堂教学(1 学时)和课外活动(约1 至2 小时)。两次活
动之间间隔一周。
一、课堂教学部分
1. 提供图像和视频资料,直观展示塑料袋的长期无限制使用给环境带来的巨大破
坏(资料参见附录1)。
2.提出“限塑令”的内容和相关政策,并请同学自由发言——“你对限塑令的看
法是?”(约请3 至5 位同学发言)
教师总结各位同学的意见,并综合调查结果作分析,让同学体会“限塑令”在
社会上引起的反响(资料参见附录2)。
3. 展示最新的塑料袋分解技术(附录3),分组(以5 至6 人为一组),组织小组讨
论。一般同学讨论关于“有了新的科技,我们是否可以继续为所欲为使用塑料
袋?”,另一部分同学讨论“还有什么简便易得的材料可以替代塑料袋?”讨论
时间约10 至15 分钟,然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替代品资料见附录5)
4. 知识推广:由塑料袋发散开去,引出其它对环境不利的日常用品,如塑料饭盒、
一次性筷子、纸巾、废旧电子器件等(相关信息支持见附录4)。
5. 任务布置:1)在上面知识推广环节中提及的物品中选择一项,或自由选择未提
及的物品,上网搜索或翻阅相关书籍,制作一份海报,宣传它们造成的危害,
并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法。2)每个小组要为自己的海报想一句标语,简洁生动地
宣传自己的环保想法。
6. 重申:环保行动乃是全民性的行动,每个人都要从身边点滴做起,爱护环境。
二、课外活动
1. 依据课堂教学最后布置的任务,各组应当已经完成海报或传单的制作,在安排
的课外活动时间里,仍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2. 事先可以居委联络安排地点,然后又各小组成员向路人发放传单和展示海报。
3. 活动结束以后,要求每人写一份日记形式的报告,无具体限制,旨在总结从课
堂教学到课外活动整个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学习评价】
由于教学活动以班会形式展开,不适合进行知识性的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依
据1)课堂教学时的参与程度;2)海报的制作效果,搜集资料的广度和深度;3)课外活动
时的积极程度和团队合作;4)心得体会报告,观察学生是否有投入一定了心力;5)最后是
一项长期的观察,可以参见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考查环保意识是否有所提升。
这几方面的考查内容,都较为主观,但此次活动的目的,本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意识
的培养和提升,活动的过程本身即是其目的所在。
【设计者】
一、分工合作:
资料搜集及主题、学习者确定:全体
设计思想、关键词定义:顾晓芸 10073110107
学习目标、学习评价:任丽 10070720210
教学活动:李希凡 10061590406
二、相关体验:
顾晓芸 :
看到生态素养,我首先觉得这是一个挺大的话题,与此同时也觉得这是一个有
话可说的主题,可以给我们得以自由发挥的空间,提供给我们参与者一个展示我
们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的平台。
之所以选择“限塑令”这样一个主题,这样一个既新有是人人皆知的一个话
题,是因为这关于我们人类居住的家园——地球的环境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
问题,一个足以引起全球关注的话题。为了保护环境,可以牺牲经济利益,就足
以说明环保之重要性了。而6 月1 号开始全面实施的限塑令正式关于环境保护的
一个重要的分支。限塑令的实施既是考验我们全体公民个人素质的重要指标,也
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人良好国名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渠道。限塑令如果能够很到位地,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施下去,毫无疑问,对我们的环境保护会起到的作
用是毋庸置疑的作用。那么,公民的生态素养问题,就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我想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爱护我们的环境,留给子孙后代一片纯净的天空!
由此,我们便确定了我们小组的主题。我认为:国家这次的政策并不是单纯
意义上的保护环境,而更是在节约能源,资源问题上的一个重大举措。符合了可
持续发展。
通过我们小组 3 个人的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我们设计出了这样一个方案,
我们一起合作,我想这也是老师让我们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那就是通过合作,碰擦出灵感,产生火花,得到比个人完成任务完整,更好的结
果,集思广益的力量可以说是无穷的。
确定主题后,我们 3 个人分头找资料,分工明确再进行资源的整合,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最后制作出了这样一份作品。虽然我觉得它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但是我觉得,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意义,体会到了愉快的合作过程——我们一
起商量,一起磋商,在分歧于矛盾中找到共同点,于是便擦出了花火。我想既是
这个方案很肤浅,我们也得到了无价的东西——团队合作的精神,这是一次非常
愉快,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很奇妙,当然也很艰难,但是风雨后见彩虹,这是值
得我们欣慰的地方!
任 丽 :
拿到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任务,刚开始觉得很棘手也不知该如何下手。
后来,随着老师一节节课潜移默化的教导渐渐开始有了思绪和想法。从组队开始,
我和几个彼此间本来完全不认识的同学渐渐熟识建立起了默契,三个人用名字中
所带的英文字母给我们的组合取了个很不错的名字“fly”,我们的思绪也正如队名
一样,在一次次从讨论和交流中慢慢飞了起来,各种想法和创意涌入大脑,对这
个设计任务也开始有了头绪和计划。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在我们三人的脑海里清晰
坚固了。
由于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因此整个学习的目标和评价都不能太流于表面,
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这个教学活动他们所要学到的不仅仅只是什么叫“限塑令”
这样浅显的小学生问题,而是要从本质上知道为什么要进行限塑,这就可以结合
高中生所学到的一些相关学科知识了,从理论上去了解塑料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
一系列危害的根本原因,同时让他们进行一些与社会有所交集的社会实践活动,
发挥自己的创新力及想象力。这样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评价才是适合一个高中
生的,不仅使他们学到了学科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社会交际能力及个人处
理一系列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从本质上使他们彻底的认识到“限塑令”的必
要性及迫切性。
在这样的思路下我参与了这份教学计划的设计。这次的设计真的让我觉得很有
意义也受益匪浅。让我体会到了最为一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是多么不简
单的一件事。有时候我们的确是该多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想想问题,这样学起知识
来似乎更有目标性和准确性了。
李希凡 :
首先必须肯定,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对于我而言是颇有收获的,作为师
范生,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从内容上来说,生态素养起先也是一个我不太熟悉的话题,所以搜集资料的
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对于“限塑令”及其它各种环保常识都有了更多的理解。
这样的经历也让我更加体会,未来作为教师,学习也将是我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
从设计环节来看,接受教育许多年,对于这其中的设计思想却从未做过多的
思索。虽然上了几节有关学习科学的课,但如今亲身实践,发现要能将理论运用
到实践中,并且能够有所突破确实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况且,我对学习
科学的理论的了解也完全是皮毛状态。这些设计思想和方法都需要在以后的学习
乃至工作过程中逐步完善。
这个作业与其它课程作业的最大不同在于团队合作,尤其还是由不同系和不
同年级的三人组成的团队。所幸,大家都是和蔼认真的人,作业本身也不存在任
何利益冲突,目标一致就是完成好作业,所以合作很愉快。并且通过这个作业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