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笔名的含义是什么

 我来答
星月才
2011-01-27 · TA获得超过1.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668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1.4亿
展开全部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等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这两字又有讲,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他正式署名“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8379320.html
莫发丢v
2011-01-27 · TA获得超过48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7万
展开全部
老舍是我国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作品《趵突泉》、《猫》、《劳动最有滋味》、《草原》、《养花》、《林海》等曾被选作小学课文,颇受师生们的喜爱。但是,有的同学对“老舍”这一笔名的含义不清楚,甚至把“老舍(shě)”读成“老舍(shè)”。

据有关资料记载,老舍(1899年—1966年),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他出生时正好是农历“立春”,因此父亲给他取名为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舒”字一拆为二,“舍”,舍弃;予,我,指自己。它有舍己为人的含义,并有奋发自力,舍我其谁,不依赖别人,自力更生的意思。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将“舍予”前添上“老”字删去“予”字,成了“老舍”。他之所以起笔名,一是习惯于北方朋友会面时亲热的叫法,如老张、老王、老李之类普通称呼;二是这“老”字含有一直、永远的意思,也就是一直、永远地“舍己为人”。

老舍一生笔耕不辍,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美誉,的确是“舍予”。他曾任小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员。 1924 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教师,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回国后先后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 1937 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驼骆祥子》问世,这部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并改编拍摄为电影。他的《四世同堂》,也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明白了《老舍》的含义,对“舍”的读音也就清楚了,应该读“老舍(shě)”,而不读“老舍(sh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01-28
展开全部
据有关资料记载,老舍(1899年—1966年),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他出生时正好是农历“立春”,因此父亲给他取名为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舒”字一拆为二,“舍”,舍弃;予,我,指自己。它有舍己为人的含义,并有奋发自力,舍我其谁,不依赖别人,自力更生的意思。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将“舍予”前添上“老”字删去“予”字,成了“老舍”。他之所以起笔名,一是习惯于北方朋友会面时亲热的叫法,如老张、老王、老李之类普通称呼;二是这“老”字含有一直、永远的意思,也就是一直、永远地“舍己为人”。

老舍一生笔耕不辍,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美誉,的确是“舍予”。他曾任小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员。 1924 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教师,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回国后先后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 1937 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驼骆祥子》问世,这部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并改编拍摄为电影。他的《四世同堂》,也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该名称由于技术问题无法显示
2011-01-28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5万
展开全部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等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这两字又有讲,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他正式署名“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
据有关资料记载,老舍(1899年—1966年),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他出生时正好是农历“立春”,因此父亲给他取名为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舒”字一拆为二,“舍”,舍弃;予,我,指自己。它有舍己为人的含义,并有奋发自力,舍我其谁,不依赖别人,自力更生的意思。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将“舍予”前添上“老”字删去“予”字,成了“老舍”。他之所以起笔名,一是习惯于北方朋友会面时亲热的叫法,如老张、老王、老李之类普通称呼;二是这“老”字含有一直、永远的意思,也就是一直、永远地“舍己为人”。
老舍一生笔耕不辍,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美誉,的确是“舍予”。他曾任小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员。 1924 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教师,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回国后先后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 1937 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驼骆祥子》问世,这部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并改编拍摄为电影。他的《四世同堂》,也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囧菠萝糖囧
2011-01-28 · TA获得超过92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2.2万
展开全部
老舍是我国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作品《趵突泉》、《猫》、《劳动最有滋味》、《草原》、《养花》、《林海》等曾被选作小学课文,颇受师生们的喜爱。但是,有的同学对“老舍”这一笔名的含义不清楚,甚至把“老舍(shě)”读成“老舍(shè)”。

据有关资料记载,老舍(1899年—1966年),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他出生时正好是农历“立春”,因此父亲给他取名为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舒”字一拆为二,“舍”,舍弃;予,我,指自己。它有舍己为人的含义,并有奋发自力,舍我其谁,不依赖别人,自力更生的意思。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将“舍予”前添上“老”字删去“予”字,成了“老舍”。他之所以起笔名,一是习惯于北方朋友会面时亲热的叫法,如老张、老王、老李之类普通称呼;二是这“老”字含有一直、永远的意思,也就是一直、永远地“舍己为人”。

老舍一生笔耕不辍,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美誉,的确是“舍予”。他曾任小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员。 1924 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教师,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回国后先后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 1937 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驼骆祥子》问世,这部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并改编拍摄为电影。他的《四世同堂》,也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明白了《老舍》的含义,对“舍”的读音也就清楚了,应该读“老舍(shě)”,而不读“老舍(shè)”。
我找了很多资料,这个最全面了!
祝你假期愉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1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