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90—1995
前 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秀玉、徐道振、王勤环。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作为对乙肝患者的诊断及处理依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982—1995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1 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或肝活体组织检查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察予以诊断。
3.2 诊断标准
3.2.1 急性肝炎
3.2.1.1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a)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或曾有其他医源性感染,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而未采用避孕套者。
b)症状:指近期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
c)体征:主要指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d)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
e)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标志,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附录B。
在以上各项中病原学指标、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为必备条件,流行病学资料和体征为参考条件。
疑似病例:符合以上诸条中b)+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
3.2.1.2 急性黄疸型肝炎
a)同3.2.1.1.a)。
b)指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消化道症状及尿黄。
c)体征: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d)肝功能检查:ALT升高,血清胆红素(Bil)大于17.1μ mol/L(大于1mg/dL)和/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e)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以做肝活检,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b)+c)+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
3.2.1.3 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慢迁肝)
a)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如无急性乙肝史,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未愈者,病情较轻不足以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
b)肝功能检查,ALT持续或间歇异常。
c)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
d)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d)或c)+d)。
3.2.1.4 慢性活动型肝炎(简称慢活肝)
a)有明显的肝炎症状。
b)体征: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肿大或黄疸等(排除其他原因)。
c)肝功能检查:ALT反复和/或持续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γ-球蛋白升高和/或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异常。
d)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
e)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临床上慢活肝轻型与慢迁肝很难区别,确诊须藉助于病理组织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加以鉴别。
疑似病例:a)+b)+c)+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或d)+e)。
3.2.1.5 重型肝炎
a)急性重型
1)既往无乙肝病史。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并在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Ⅱ°以上的肝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此外并有黄疸迅速加深,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2)体征:肝浊音界迅速缩小等。
3)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4)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但HBsAg可阴性而早期出现抗-HBs阳性和抗-HBe阳性。
5)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1)+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4)或疑似病例+4)+5)。
b)亚急性重型
1)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Ⅱ°以上的肝性脑病)。同时黄疸迅速升高,并有出血倾向。
2)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全面损害,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 mol/L或每天上升大于17.1μ mol/L,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3)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4)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1)+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3)或疑似病例+3)+4)。
c)慢性重型
在慢活肝或乙肝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基本上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3.2.1.6 淤胆型肝炎
a)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黄疸持续2~4个月或更长。
b)临床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并能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
c)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γ-GT、胆固醇明显升高。
d)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e)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可以做肝活检,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十d)或疑似病例+d)+e)。
3.2.1.7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a)肝硬化活动期
1)具有慢活肝的临床表现。有门脉高压征及显著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
2)实验室检查:AL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A/G比例倒置,γ-球蛋白增高。血小板、白血球减少。
3)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做,详见附录B。
b)肝硬化静止期:同肝硬化活动期,但ALT持续正常。
4 乙型肝炎的处理原则
4.1 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做好产前检查,特别是HBsAg阳性并伴有HBeAg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具体方案按有关规定执行。
4.2 献血员的筛选
献血员必须做到每次献血前检测血清转氨酶(ALT)、以敏感的方法(ELISA)检测HBsAg。两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均不得献血。
4.3 认真做好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HBV感染防治的常识;做好婚前检查,对阳性的配偶及其他暴露于HBV的高危人群也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4.4 防止医源性传播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卫生用品及器械,应遵照GB 15982有关规定执行。
4.5 慢性HBsAg携带者的管理与随访
血液HBsAg阳性但无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正常,经半年随访无变化者为慢性HBsAg携带者。
4.5.1 不能献血,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
4.5.2 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行业卫生、所用的剃须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等应单独使用。
5 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病期区别对待。
5.1 休息
急性乙肝早期应卧床休息。慢性乙肝应适当休息,病情好转注意动静结合,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但要避免过劳。
5.2 饮食
急性乙肝急性期宜进易消化,含丰富维生素的清淡饮食。慢性乙肝病情反复不愈,宜进高蛋白饮食。
5.3 药物治疗
5.3.1 急性乙肝
大多呈自限性经过,各地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中西药物进行以对症、退黄利胆为主的治疗。
5.3.2 慢性肝炎
临床表现复杂,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调整免疫,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等疗法。药物种类繁多,可酌情同时选用1~2种,疗程不少于三个月。
5.3.3 重型肝炎
病情凶险,应加强护理,进行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积极支持疗法的基础上,采取阻断肝细胞进行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脏功能,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脑水肿、出血、肾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腹水等)的综合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治愈率。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病原学检查方法
A1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标准
本标准要求以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要求使用符合质控标准的试剂盒。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HBsAg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操作步骤:
1.抗-HBs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次。
5.加抗-HBs酶标记物,每孔0.1mL,放37℃2h或43℃ 1h。
6.洗液洗4~5次,拍干。
7.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8.结果判断:
目测:
阳性为显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抗-HBs
ELISA双抗原夹心法操作步骤:
1.HBsAg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板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37℃ 2h或43℃ 1h。
4.洗液洗板4次。
5.加HBsAg酶标记物,每孔0.1mL,37℃2h或43℃1h。
6.洗液洗板4~5次,拍干。
7.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8.结果判断:
目测:
阳性为显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HBeAg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操作步骤:
1.抗-HBe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次。
5.加抗-HBe酶标记物,每孔0.1mL,37℃ 2h或43℃ 1h。
6.洗液洗4~5次,拍干。
7.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8.结果判断:
目测:
阳性为有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抗-HBe
ELISA中和法检测步骤:
1.抗-HBe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C过夜。
2.洗液洗4次。
3.每孔加待查标本0.05mL,加中和试剂0.05mL(HBeAg)于中和板内,置37℃ 2h或43℃ 1h。
4.加HBeAg纯品,每孔0.1mL,置37℃ 2h或43℃ 1h。
5.洗液洗4次。
6.加抗-HBe酶标记物和待检血清,每孔各0.1mL,置37℃ 2h或43℃ 1h。
7.洗液洗4~5次,拍干。
8.加底物,每孔0.1mL,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9.结果判断:
目测:
阳性为无色;阴性为显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大于等于50%为阳性。
抑制率小于50%为阴性。
抗-HBc
ELISA竞争法检测步骤:
1.HBcAg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和抗-HBc酶标记物,每孔各0.05mL,放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5次,拍干。
5.加底物,每孔0.1mL,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6.结果判定:
目测:
阳性为无色;阴性为显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阳性对照OD值为阴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阳性对照OD值为阳性。
分光光度计测OD值(492nm)
抑制率大于等于50%为阳性(+)。
抑制率小于50%为阴性(-)。
抗-HBc IgM
1.抗μ血清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次。
5.加HBeAg,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6.洗液洗4次。
7.加抗-HBc酶标记抗体,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8.洗液洗4次,拍干。
9.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min终止反应。
10.结果判定:
目测:
阳性为显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抗-HBc IgG
1.抗γ血清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l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次,拍干。
5.加HBcAg,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6.洗液洗4次,拍干。
7.加抗-HBc酶标记抗体,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8.洗液洗4次,拍干。
9.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min终止反应。
10.结果判定:
目测:
阳性为显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HBV 感染的标记物判定标准
(1)血清HBsAg阳性。
(2)血清HBV DNA阳性(斑点杂交法),或HBV DNA多聚酶阳性,或HBeAg阳性(单独HBeAg阳性,需要作中和试验,以排除假阳性),血清抗-HBc IgG阳性(单独阳性,需要作中和试验,排除假阳性)。
(3)肝内HBcAg阳性和(或)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
有以上任何一项阳性者可诊断为HBV感染。
A2 急性HBV感染标记物诊断标准
(1)病程中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或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且出现抗-HBs阳转。
(2)抗-HBC 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 IgG阴性或低水平。
A3 慢性HBV感染标记物诊断标准
抗-HBc IgM滴度不高或阴性,但血清HBsAg或HBV DNA任何一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病毒性肝炎病理组织学的诊断标准
B1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组织学改变
B1.1 炎症改变:主要浸润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
B1.1.1 间质内炎症:炎症细胞存在于汇管区或新形成的纤维间隔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可形成淋巴滤泡。
B1.1.2 实质内炎症:坏死灶内可见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并可见淋巴细胞和肝细胞密切接触,甚至进入肝细胞内。
B1.2 坏死性改变
B1.2.1 单个肝细胞坏死:细胞呈凝固性坏死,最后形成嗜酸性小体。
B1.2.2 灶性坏死:小群肝细胞呈溶解性坏死,有单核及淋巴细胞浸润,伴有或不伴有网织支架的塌陷,随之枯否氏细胞增生,并吞并细胞碎片。
B1.2.3 碎屑状坏死:肝细胞坏死发生肝实质和间质交界处,当坏死发生于汇管区,同时伴有界板破坏,称为门脉周围碎屑状坏死。若坏死发生于新形成的间隔和肝实质交界面,则称为间隔周围碎屑状坏死。在坏死灶内肝细胞呈碎片状或相互解离,炎症细胞可侵入肝细胞内,并可见肝细胞被淋巴细胞包围而相互分离。这种被隔离而存活的肝细胞有时形成腺样结构,被胶元纤维所包绕。
B1.2.4 桥形坏死:两个碎屑状坏死灶相互融合,或碎屑状坏死灶和小叶中央坏死灶相融合,则称为桥形坏死。
B1.2.5 多小叶坏死:坏死范围累及多个小叶。
B1.3 其他肝实质的改变
B1.3.1 肝细胞水肿,疏松,气球样变及嗜酸性变。
B1.3.2 肝细胞内及毛细胆管内瘀胆。
B1.3.3 肝细胞再生,表现为肝细胞及胞核大小不一,出现双核及多核细胞和双层肝细胞索形成。
B1.3.4 毛玻璃细胞:胞浆内有淡染的均质性结构,呈弥漫型,包涵体型或膜型分布多见于慢性肝炎及
HBsAg携带者。
B1.4 胆管改变:小胆管再生,偶见胆管上皮肿胀及气球样变。
B1.5 纤维化及间隔形成
B1.5.1 主动性间隔:由于碎屑状坏死后,纤维组织增生并向小叶内伸入,呈楔形,伴多量炎症细胞的浸润。
B1.5.2 被动性间隔:由于肝细胞坏死,网织支架塌陷纤维化而形成,炎症浸润很轻微,间隔和肝实质界限较清楚。
B2 病毒性肝炎组织学诊断标准
B2.1 急性肝炎
B2.1.1 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胞浆染色变浅,胞核浓缩,嗜酸性变性,嗜酸小体形成,胞核空泡变性,或核溶解,肝细胞灶性坏死与再生。汇管区有大单核与淋巴细胞浸润。肝血窦壁Kuf-fer细胞增生。
B2.1.2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病变与急性黄疸型相似,但程度较轻。
B2.2 慢性肝炎
B2.2.1 慢性迁延性肝炎分三类:
a)慢性小叶性肝炎
主要是肝小叶内的炎症和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门脉区的改变不明显。
b)慢性间隔性肝炎
小叶内炎性反应及变性坏死轻微。汇管区有纤维细胞向小叶内伸展形成间隔,间隔内炎症细胞很少,不形成假小叶。
c)慢性门脉性肝炎
肝实质变性及坏死病变较轻。有少数点状坏死。偶见嗜酸性体,门脉区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致使门脉区增大,但并无界板破坏或碎屑样坏死。
B2.2.2 慢性活动性肝炎
碎屑状坏死为主要特征,小叶内病变,包括点状和(或)灶性坏死,甚或灶性融合性坏死,以及变性和炎症反应。
慢性活动性肝炎分三类:
a)轻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符合本型基本特征,但病变较轻。
b)中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有广泛的碎屑状坏死及主动性间隔形成,肝实质变性及坏死严重,可见桥形坏死及被动性间隔形成,但多数小叶结构仍可辨认。
C)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桥形坏死范围更广泛,可累及多数小叶并破坏小叶完整性。
B2.3 淤胆型肝炎
病理组织学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并有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该细胞内胆色素滞留,肝细胞内出现小点状颗粒,汇管区有小胆管扩张及中性白细胞浸润等。
B2.4 肝硬化
B2.4.1 活动性肝硬化
肝硬化同时伴有碎屑状坏死,碎屑状坏死可以存在于汇管区周围及纤维间隔和肝实质交界处,肝细胞有变性坏死及炎性反应。
B2.4.2 静止性肝硬化
假小叶周围的纤维间隔内炎症细胞很少,间质和实质界线很清楚。
B2.5 重型肝炎
B2.5.1 急性重型肝炎
a)急性水肿性重型肝炎
严重的弥漫性肝细胞肿胀,胞膜明显,胞浆淡染或近似透明,细胞相互挤压呈多边形、类似植物细胞。小叶结构紊乱,小叶中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肿胀的肝细胞间有明显的毛细胆管淤胆。
b)急性坏死性重型肝炎
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该处的肝细胞消失,遗留网织支架。肝窦充血,有中性、单核、淋巴细胞及大量吞噬细胞浸润,部分残存的网状结构中可见小胆管淤胆。
B2.5.2 亚急性重型肝炎
可见新旧不等的大片坏死和桥形坏死,网织支架塌陷,有明显汇管区集中现象,可见大量增生的胆管和淤胆,残存的肝细胞增生成团,呈假小叶样结构。
B2.5.3 慢性重型肝炎
在慢性肝病变的背景上,有大块或亚大块坏死者(即慢性陈旧性病变,如慢活肝、肝硬化病变的背景有新鲜大块或亚大块坏死)。
前 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秀玉、徐道振、王勤环。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作为对乙肝患者的诊断及处理依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982—1995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1 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或肝活体组织检查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察予以诊断。
3.2 诊断标准
3.2.1 急性肝炎
3.2.1.1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a)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或曾有其他医源性感染,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而未采用避孕套者。
b)症状:指近期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
c)体征:主要指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d)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
e)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标志,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附录B。
在以上各项中病原学指标、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为必备条件,流行病学资料和体征为参考条件。
疑似病例:符合以上诸条中b)+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
3.2.1.2 急性黄疸型肝炎
a)同3.2.1.1.a)。
b)指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消化道症状及尿黄。
c)体征: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d)肝功能检查:ALT升高,血清胆红素(Bil)大于17.1μ mol/L(大于1mg/dL)和/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e)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以做肝活检,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b)+c)+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
3.2.1.3 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慢迁肝)
a)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如无急性乙肝史,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未愈者,病情较轻不足以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
b)肝功能检查,ALT持续或间歇异常。
c)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
d)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d)或c)+d)。
3.2.1.4 慢性活动型肝炎(简称慢活肝)
a)有明显的肝炎症状。
b)体征: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肿大或黄疸等(排除其他原因)。
c)肝功能检查:ALT反复和/或持续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γ-球蛋白升高和/或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异常。
d)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
e)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临床上慢活肝轻型与慢迁肝很难区别,确诊须藉助于病理组织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加以鉴别。
疑似病例:a)+b)+c)+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或d)+e)。
3.2.1.5 重型肝炎
a)急性重型
1)既往无乙肝病史。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并在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Ⅱ°以上的肝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此外并有黄疸迅速加深,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2)体征:肝浊音界迅速缩小等。
3)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4)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但HBsAg可阴性而早期出现抗-HBs阳性和抗-HBe阳性。
5)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1)+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4)或疑似病例+4)+5)。
b)亚急性重型
1)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Ⅱ°以上的肝性脑病)。同时黄疸迅速升高,并有出血倾向。
2)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全面损害,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 mol/L或每天上升大于17.1μ mol/L,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3)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4)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1)+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3)或疑似病例+3)+4)。
c)慢性重型
在慢活肝或乙肝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基本上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3.2.1.6 淤胆型肝炎
a)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黄疸持续2~4个月或更长。
b)临床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并能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
c)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γ-GT、胆固醇明显升高。
d)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
e)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可以做肝活检,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十d)或疑似病例+d)+e)。
3.2.1.7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a)肝硬化活动期
1)具有慢活肝的临床表现。有门脉高压征及显著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
2)实验室检查:AL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A/G比例倒置,γ-球蛋白增高。血小板、白血球减少。
3)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做,详见附录B。
b)肝硬化静止期:同肝硬化活动期,但ALT持续正常。
4 乙型肝炎的处理原则
4.1 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做好产前检查,特别是HBsAg阳性并伴有HBeAg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具体方案按有关规定执行。
4.2 献血员的筛选
献血员必须做到每次献血前检测血清转氨酶(ALT)、以敏感的方法(ELISA)检测HBsAg。两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均不得献血。
4.3 认真做好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HBV感染防治的常识;做好婚前检查,对阳性的配偶及其他暴露于HBV的高危人群也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4.4 防止医源性传播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卫生用品及器械,应遵照GB 15982有关规定执行。
4.5 慢性HBsAg携带者的管理与随访
血液HBsAg阳性但无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正常,经半年随访无变化者为慢性HBsAg携带者。
4.5.1 不能献血,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
4.5.2 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行业卫生、所用的剃须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等应单独使用。
5 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病期区别对待。
5.1 休息
急性乙肝早期应卧床休息。慢性乙肝应适当休息,病情好转注意动静结合,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但要避免过劳。
5.2 饮食
急性乙肝急性期宜进易消化,含丰富维生素的清淡饮食。慢性乙肝病情反复不愈,宜进高蛋白饮食。
5.3 药物治疗
5.3.1 急性乙肝
大多呈自限性经过,各地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中西药物进行以对症、退黄利胆为主的治疗。
5.3.2 慢性肝炎
临床表现复杂,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调整免疫,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等疗法。药物种类繁多,可酌情同时选用1~2种,疗程不少于三个月。
5.3.3 重型肝炎
病情凶险,应加强护理,进行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积极支持疗法的基础上,采取阻断肝细胞进行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脏功能,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脑水肿、出血、肾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腹水等)的综合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治愈率。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病原学检查方法
A1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标准
本标准要求以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要求使用符合质控标准的试剂盒。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HBsAg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操作步骤:
1.抗-HBs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次。
5.加抗-HBs酶标记物,每孔0.1mL,放37℃2h或43℃ 1h。
6.洗液洗4~5次,拍干。
7.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8.结果判断:
目测:
阳性为显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抗-HBs
ELISA双抗原夹心法操作步骤:
1.HBsAg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板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37℃ 2h或43℃ 1h。
4.洗液洗板4次。
5.加HBsAg酶标记物,每孔0.1mL,37℃2h或43℃1h。
6.洗液洗板4~5次,拍干。
7.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8.结果判断:
目测:
阳性为显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HBeAg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操作步骤:
1.抗-HBe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次。
5.加抗-HBe酶标记物,每孔0.1mL,37℃ 2h或43℃ 1h。
6.洗液洗4~5次,拍干。
7.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8.结果判断:
目测:
阳性为有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抗-HBe
ELISA中和法检测步骤:
1.抗-HBe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C过夜。
2.洗液洗4次。
3.每孔加待查标本0.05mL,加中和试剂0.05mL(HBeAg)于中和板内,置37℃ 2h或43℃ 1h。
4.加HBeAg纯品,每孔0.1mL,置37℃ 2h或43℃ 1h。
5.洗液洗4次。
6.加抗-HBe酶标记物和待检血清,每孔各0.1mL,置37℃ 2h或43℃ 1h。
7.洗液洗4~5次,拍干。
8.加底物,每孔0.1mL,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9.结果判断:
目测:
阳性为无色;阴性为显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大于等于50%为阳性。
抑制率小于50%为阴性。
抗-HBc
ELISA竞争法检测步骤:
1.HBcAg纯品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和抗-HBc酶标记物,每孔各0.05mL,放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5次,拍干。
5.加底物,每孔0.1mL,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μL终止反应。
6.结果判定:
目测:
阳性为无色;阴性为显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阳性对照OD值为阴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阳性对照OD值为阳性。
分光光度计测OD值(492nm)
抑制率大于等于50%为阳性(+)。
抑制率小于50%为阴性(-)。
抗-HBc IgM
1.抗μ血清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1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次。
5.加HBeAg,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6.洗液洗4次。
7.加抗-HBc酶标记抗体,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8.洗液洗4次,拍干。
9.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min终止反应。
10.结果判定:
目测:
阳性为显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抗-HBc IgG
1.抗γ血清包被聚苯乙烯板孔,每孔0.lmL,4℃过夜。
2.洗液洗4次。
3.加待检血清,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4.洗液洗4次,拍干。
5.加HBcAg,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6.洗液洗4次,拍干。
7.加抗-HBc酶标记抗体,每孔0.1mL,放37℃ 2h或43℃ 1h。
8.洗液洗4次,拍干。
9.加底物,每孔0.1mL,置室温避光15~30min,加2mol/L硫酸30min终止反应。
10.结果判定:
目测:
阳性为显色;阴性为无色。
应用酶标仪测读OD值:
标本OD值大于等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阳性。
标本OD值小于2.1倍阴性对照OD值为阴性。
HBV 感染的标记物判定标准
(1)血清HBsAg阳性。
(2)血清HBV DNA阳性(斑点杂交法),或HBV DNA多聚酶阳性,或HBeAg阳性(单独HBeAg阳性,需要作中和试验,以排除假阳性),血清抗-HBc IgG阳性(单独阳性,需要作中和试验,排除假阳性)。
(3)肝内HBcAg阳性和(或)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
有以上任何一项阳性者可诊断为HBV感染。
A2 急性HBV感染标记物诊断标准
(1)病程中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或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且出现抗-HBs阳转。
(2)抗-HBC 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 IgG阴性或低水平。
A3 慢性HBV感染标记物诊断标准
抗-HBc IgM滴度不高或阴性,但血清HBsAg或HBV DNA任何一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病毒性肝炎病理组织学的诊断标准
B1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组织学改变
B1.1 炎症改变:主要浸润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
B1.1.1 间质内炎症:炎症细胞存在于汇管区或新形成的纤维间隔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可形成淋巴滤泡。
B1.1.2 实质内炎症:坏死灶内可见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并可见淋巴细胞和肝细胞密切接触,甚至进入肝细胞内。
B1.2 坏死性改变
B1.2.1 单个肝细胞坏死:细胞呈凝固性坏死,最后形成嗜酸性小体。
B1.2.2 灶性坏死:小群肝细胞呈溶解性坏死,有单核及淋巴细胞浸润,伴有或不伴有网织支架的塌陷,随之枯否氏细胞增生,并吞并细胞碎片。
B1.2.3 碎屑状坏死:肝细胞坏死发生肝实质和间质交界处,当坏死发生于汇管区,同时伴有界板破坏,称为门脉周围碎屑状坏死。若坏死发生于新形成的间隔和肝实质交界面,则称为间隔周围碎屑状坏死。在坏死灶内肝细胞呈碎片状或相互解离,炎症细胞可侵入肝细胞内,并可见肝细胞被淋巴细胞包围而相互分离。这种被隔离而存活的肝细胞有时形成腺样结构,被胶元纤维所包绕。
B1.2.4 桥形坏死:两个碎屑状坏死灶相互融合,或碎屑状坏死灶和小叶中央坏死灶相融合,则称为桥形坏死。
B1.2.5 多小叶坏死:坏死范围累及多个小叶。
B1.3 其他肝实质的改变
B1.3.1 肝细胞水肿,疏松,气球样变及嗜酸性变。
B1.3.2 肝细胞内及毛细胆管内瘀胆。
B1.3.3 肝细胞再生,表现为肝细胞及胞核大小不一,出现双核及多核细胞和双层肝细胞索形成。
B1.3.4 毛玻璃细胞:胞浆内有淡染的均质性结构,呈弥漫型,包涵体型或膜型分布多见于慢性肝炎及
HBsAg携带者。
B1.4 胆管改变:小胆管再生,偶见胆管上皮肿胀及气球样变。
B1.5 纤维化及间隔形成
B1.5.1 主动性间隔:由于碎屑状坏死后,纤维组织增生并向小叶内伸入,呈楔形,伴多量炎症细胞的浸润。
B1.5.2 被动性间隔:由于肝细胞坏死,网织支架塌陷纤维化而形成,炎症浸润很轻微,间隔和肝实质界限较清楚。
B2 病毒性肝炎组织学诊断标准
B2.1 急性肝炎
B2.1.1 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胞浆染色变浅,胞核浓缩,嗜酸性变性,嗜酸小体形成,胞核空泡变性,或核溶解,肝细胞灶性坏死与再生。汇管区有大单核与淋巴细胞浸润。肝血窦壁Kuf-fer细胞增生。
B2.1.2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病变与急性黄疸型相似,但程度较轻。
B2.2 慢性肝炎
B2.2.1 慢性迁延性肝炎分三类:
a)慢性小叶性肝炎
主要是肝小叶内的炎症和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门脉区的改变不明显。
b)慢性间隔性肝炎
小叶内炎性反应及变性坏死轻微。汇管区有纤维细胞向小叶内伸展形成间隔,间隔内炎症细胞很少,不形成假小叶。
c)慢性门脉性肝炎
肝实质变性及坏死病变较轻。有少数点状坏死。偶见嗜酸性体,门脉区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致使门脉区增大,但并无界板破坏或碎屑样坏死。
B2.2.2 慢性活动性肝炎
碎屑状坏死为主要特征,小叶内病变,包括点状和(或)灶性坏死,甚或灶性融合性坏死,以及变性和炎症反应。
慢性活动性肝炎分三类:
a)轻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符合本型基本特征,但病变较轻。
b)中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有广泛的碎屑状坏死及主动性间隔形成,肝实质变性及坏死严重,可见桥形坏死及被动性间隔形成,但多数小叶结构仍可辨认。
C)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桥形坏死范围更广泛,可累及多数小叶并破坏小叶完整性。
B2.3 淤胆型肝炎
病理组织学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并有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该细胞内胆色素滞留,肝细胞内出现小点状颗粒,汇管区有小胆管扩张及中性白细胞浸润等。
B2.4 肝硬化
B2.4.1 活动性肝硬化
肝硬化同时伴有碎屑状坏死,碎屑状坏死可以存在于汇管区周围及纤维间隔和肝实质交界处,肝细胞有变性坏死及炎性反应。
B2.4.2 静止性肝硬化
假小叶周围的纤维间隔内炎症细胞很少,间质和实质界线很清楚。
B2.5 重型肝炎
B2.5.1 急性重型肝炎
a)急性水肿性重型肝炎
严重的弥漫性肝细胞肿胀,胞膜明显,胞浆淡染或近似透明,细胞相互挤压呈多边形、类似植物细胞。小叶结构紊乱,小叶中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肿胀的肝细胞间有明显的毛细胆管淤胆。
b)急性坏死性重型肝炎
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该处的肝细胞消失,遗留网织支架。肝窦充血,有中性、单核、淋巴细胞及大量吞噬细胞浸润,部分残存的网状结构中可见小胆管淤胆。
B2.5.2 亚急性重型肝炎
可见新旧不等的大片坏死和桥形坏死,网织支架塌陷,有明显汇管区集中现象,可见大量增生的胆管和淤胆,残存的肝细胞增生成团,呈假小叶样结构。
B2.5.3 慢性重型肝炎
在慢性肝病变的背景上,有大块或亚大块坏死者(即慢性陈旧性病变,如慢活肝、肝硬化病变的背景有新鲜大块或亚大块坏死)。
杭州彩谱科技有限公司
2020-07-03 广告
2020-07-03 广告
色差计“L”代表物体的明亮度,0-100表示从黑色到白色,l值越高,则越亮,另外a代表红绿色,b代表黄蓝色,c表示彩度(色彩饱和的程度或纯粹度),h表示色调角。对于仪器有问题也可以咨询彩谱。...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杭州彩谱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展开全部
检查项目
乙肝病毒感染者或者怀疑传染上乙肝病毒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检查指标主要有以下项目:
肝功能:主要为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乙肝“两对半”:即 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
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
核心抗体(抗HBc)。
HBV-DNA:即乙肝病毒遗传基因DNA
肝组织学检查:通过肝脏穿刺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确定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
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时,ALT、AST就会从肝细胞内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ALT、AST升高,因此ALT、AST升高是判断肝细胞损害的一个敏感指标。但是除了病毒性肝炎外,其它类型的肝炎或肝脏疾病,ALT、AST也会升高。
HBV感染后病毒分泌的蛋白释放入血液,这些蛋白具有抗原性,导致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共有三个系统,但因核心抗原(HBcAg)在血清中一般不易检出,仅其余两对半在血液中可检测出,故俗称“两对半“。其中HBsAg和抗HBs是病毒的外膜蛋白和相应抗体。e抗原和e抗体是病毒的核壳分泌蛋白和相应抗体。HbcAg和抗HBc是病毒的核壳结构蛋白和相应抗体,但HBcAg 在血液中一般检测不到。
“两对半”和HBV-DNA都是血清病毒感染标志物。HBV标志物不仅是诊断HBV感染的根据,而且有助于对感染状态和病变活动性作出分析、外膜蛋白是病毒侵入肝细胞的必要成分,而其相应抗体应答则为阻断感染所必需;核壳蛋白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血清标志物谱反应HBV感染过程,见下表:
HBsAg HBV现症感染,但未必是急性肝炎或者慢性病变活动。
抗HBs 感染后免疫;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或HBIG的被动免疫
HBeAg 反映HBV复制,有病毒血症,血液高传染性
抗HBe ALT持续正常者表示HBV低复制或不复制,HBsAg(+)血液低传染性。
ALT波动者表示病毒变异。
抗HBc 低滴度表示过去感染;高滴度表示现行感染。
IgM抗HBc 高滴度表示急性或近期感染;活动性病变可出现低滴度。
上表为各个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但标志物常是联合存在的,在感染过程中的变化也有相互关联性。见下表:
HBsAg 抗HBs 抗HBc IgM抗HBc 解 释
+ - - - 急性感染早期,少数不出现抗HBc的慢性感染
+ - + + 急性感染
+ - + - 慢性感染
- + + - 感染恢复
- - + + 急性感染恢复过程中的窗口期
- - + - 远期感染后或HBsAg(-)慢性HBV携带者
- + - - 远期感染后、疫苗应答、或者近期HBIG注射
HBV-DNA是HBV的遗传物质——基因,当HBV侵入肝细胞后,就会以HBV-DNA为模板,合成新的HBV颗粒并释放入血,故HBV-DNA是病毒复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通过肝脏穿刺直接抽取微量肝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是最为直接、准确地诊断慢性乙肝的“金指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不同,最佳治疗方案也不同。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建议在治疗前到有相关检查条件的医院作此项检查,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下面的问题没有针对你的提问,但是我觉得挺好,可以有选择的看看。)
乙肝的治疗
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
急性乙肝,应早发现,早治疗,对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忌烟酒,避免病情发展为重症肝炎或者慢性肝炎;慢性乙肝,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心理、对症治疗等。目前认为,由于病毒的持续感染导致肝炎慢性化,继续发展可能导致肝硬化和HBV相关性肝癌,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慢性乙肝治疗的目的是:1)抑制病毒复制,促进病毒清除; 2)减轻肝脏炎症及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 3)阻止或延缓发展为肝硬化; 4)减少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率; 5)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6)缓解、减轻临床症状。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但不宜从事饮食和托幼工作,避免传染给他人,家庭成员应注射疫苗;劳逸结合,合理营养,忌烟酒;避免滥用药物而损害肝功能;最重要的是应每三个月到医院复查肝功能及有关病毒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治疗。
乙肝的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根本措施。接种对象是新生儿(我国已经列入计划免疫项目,WHO已建议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和其他感染乙肝的高危人群(如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血液透析者、吸毒者、医务人员等)。接种方案是:1) 基因工程疫苗:每次5ug于0,1,6月各一次,上臂三角肌注射; 2)血源疫苗: 每次10ug,或30ug,10ug,10ug。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每次应30ug。(目前血源疫苗已较少应用)
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最好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被动免疫加乙肝疫苗主动免疫。方案是:出生后6小时内给予新生儿HBIg 100-200u 肌注,1月后开始乙肝疫苗全程免疫。HBIg还适用于意外暴露后的预防。
针对传染源应加强管理,尤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应禁止献血,不宜从事饮食和托幼工作,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及分泌物污染公用物品,不共用理发工具、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
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传染,措施包括:
(1) 阻断母婴传播
(2) 加强环境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重视经常性的清洁打扫,垃圾须无害化处理、废弃物须焚毁、对公用浴巾和修脚用具须严格消毒;对理发店尤须严格卫生管理,理发工具、刮脸的剃刀、穿耳孔及文身文眉的工具等必须消毒。
(3) 避免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刮须刀、牙刷和盥洗用品必须个人专用;不与已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吻;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内裤,尤其是月经期中的内裤专用盆清洗;清点钞票后洗手;等等。
(4) 防治性接触传播:婚前检查如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应先接种乙肝疫苗;做好宣传教育,控制性乱;孕妇如有性病(HIV、HSV、HBV等)可传播给胎儿,对孕妇尤应加强防护。
(5) 输血管理:提倡志愿献血;严格输血适应症,对可输可不输的尽可能不输;贫血病人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择期手术的病人,可预先储存自身血液,备手术时应用,对预期需长期输血的病人,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慢性肾炎等,应先注射乙肝疫苗。当前输血管理主要为预防丙型肝炎。
(6) 防止经微量血传播的医源性感染。
(7) 医院管理等。
乙肝病毒感染者或者怀疑传染上乙肝病毒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检查指标主要有以下项目:
肝功能:主要为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乙肝“两对半”:即 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
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
核心抗体(抗HBc)。
HBV-DNA:即乙肝病毒遗传基因DNA
肝组织学检查:通过肝脏穿刺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确定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
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时,ALT、AST就会从肝细胞内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ALT、AST升高,因此ALT、AST升高是判断肝细胞损害的一个敏感指标。但是除了病毒性肝炎外,其它类型的肝炎或肝脏疾病,ALT、AST也会升高。
HBV感染后病毒分泌的蛋白释放入血液,这些蛋白具有抗原性,导致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共有三个系统,但因核心抗原(HBcAg)在血清中一般不易检出,仅其余两对半在血液中可检测出,故俗称“两对半“。其中HBsAg和抗HBs是病毒的外膜蛋白和相应抗体。e抗原和e抗体是病毒的核壳分泌蛋白和相应抗体。HbcAg和抗HBc是病毒的核壳结构蛋白和相应抗体,但HBcAg 在血液中一般检测不到。
“两对半”和HBV-DNA都是血清病毒感染标志物。HBV标志物不仅是诊断HBV感染的根据,而且有助于对感染状态和病变活动性作出分析、外膜蛋白是病毒侵入肝细胞的必要成分,而其相应抗体应答则为阻断感染所必需;核壳蛋白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血清标志物谱反应HBV感染过程,见下表:
HBsAg HBV现症感染,但未必是急性肝炎或者慢性病变活动。
抗HBs 感染后免疫;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或HBIG的被动免疫
HBeAg 反映HBV复制,有病毒血症,血液高传染性
抗HBe ALT持续正常者表示HBV低复制或不复制,HBsAg(+)血液低传染性。
ALT波动者表示病毒变异。
抗HBc 低滴度表示过去感染;高滴度表示现行感染。
IgM抗HBc 高滴度表示急性或近期感染;活动性病变可出现低滴度。
上表为各个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但标志物常是联合存在的,在感染过程中的变化也有相互关联性。见下表:
HBsAg 抗HBs 抗HBc IgM抗HBc 解 释
+ - - - 急性感染早期,少数不出现抗HBc的慢性感染
+ - + + 急性感染
+ - + - 慢性感染
- + + - 感染恢复
- - + + 急性感染恢复过程中的窗口期
- - + - 远期感染后或HBsAg(-)慢性HBV携带者
- + - - 远期感染后、疫苗应答、或者近期HBIG注射
HBV-DNA是HBV的遗传物质——基因,当HBV侵入肝细胞后,就会以HBV-DNA为模板,合成新的HBV颗粒并释放入血,故HBV-DNA是病毒复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通过肝脏穿刺直接抽取微量肝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是最为直接、准确地诊断慢性乙肝的“金指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不同,最佳治疗方案也不同。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建议在治疗前到有相关检查条件的医院作此项检查,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下面的问题没有针对你的提问,但是我觉得挺好,可以有选择的看看。)
乙肝的治疗
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
急性乙肝,应早发现,早治疗,对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忌烟酒,避免病情发展为重症肝炎或者慢性肝炎;慢性乙肝,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心理、对症治疗等。目前认为,由于病毒的持续感染导致肝炎慢性化,继续发展可能导致肝硬化和HBV相关性肝癌,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慢性乙肝治疗的目的是:1)抑制病毒复制,促进病毒清除; 2)减轻肝脏炎症及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 3)阻止或延缓发展为肝硬化; 4)减少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率; 5)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6)缓解、减轻临床症状。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但不宜从事饮食和托幼工作,避免传染给他人,家庭成员应注射疫苗;劳逸结合,合理营养,忌烟酒;避免滥用药物而损害肝功能;最重要的是应每三个月到医院复查肝功能及有关病毒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治疗。
乙肝的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根本措施。接种对象是新生儿(我国已经列入计划免疫项目,WHO已建议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和其他感染乙肝的高危人群(如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血液透析者、吸毒者、医务人员等)。接种方案是:1) 基因工程疫苗:每次5ug于0,1,6月各一次,上臂三角肌注射; 2)血源疫苗: 每次10ug,或30ug,10ug,10ug。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每次应30ug。(目前血源疫苗已较少应用)
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最好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被动免疫加乙肝疫苗主动免疫。方案是:出生后6小时内给予新生儿HBIg 100-200u 肌注,1月后开始乙肝疫苗全程免疫。HBIg还适用于意外暴露后的预防。
针对传染源应加强管理,尤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应禁止献血,不宜从事饮食和托幼工作,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及分泌物污染公用物品,不共用理发工具、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
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传染,措施包括:
(1) 阻断母婴传播
(2) 加强环境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重视经常性的清洁打扫,垃圾须无害化处理、废弃物须焚毁、对公用浴巾和修脚用具须严格消毒;对理发店尤须严格卫生管理,理发工具、刮脸的剃刀、穿耳孔及文身文眉的工具等必须消毒。
(3) 避免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刮须刀、牙刷和盥洗用品必须个人专用;不与已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吻;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内裤,尤其是月经期中的内裤专用盆清洗;清点钞票后洗手;等等。
(4) 防治性接触传播:婚前检查如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应先接种乙肝疫苗;做好宣传教育,控制性乱;孕妇如有性病(HIV、HSV、HBV等)可传播给胎儿,对孕妇尤应加强防护。
(5) 输血管理:提倡志愿献血;严格输血适应症,对可输可不输的尽可能不输;贫血病人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择期手术的病人,可预先储存自身血液,备手术时应用,对预期需长期输血的病人,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慢性肾炎等,应先注射乙肝疫苗。当前输血管理主要为预防丙型肝炎。
(6) 防止经微量血传播的医源性感染。
(7) 医院管理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