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摘抄加赏析(摘抄400字赏析100字)快 15
展开全部
1.心泉丁冬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只是因为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掩蔽了她的环佩妙音,朦胧了她的清碧透明。
夜阑人静,天籁无声。每逢这个时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园的栅栏,真实地审视自己,在生命的深处,你终于倾听到一丝悠然的脆鸣。这是一首真善美的诗。像甘霖,像春风,柔慢而隽永。
月隐星现,露重风轻。每逢这个时候,你才能正视裸露的良知,走出世俗的樊箱,在灵魂..
赏析:生命中本就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放下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弹去身上的纤纤尘土,带上感恩生活的心态,用心灵去聆听大自然的歌声。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一切真的美好如初。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只是因为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掩蔽了她的环佩妙音,朦胧了她的清碧透明。
夜阑人静,天籁无声。每逢这个时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园的栅栏,真实地审视自己,在生命的深处,你终于倾听到一丝悠然的脆鸣。这是一首真善美的诗。像甘霖,像春风,柔慢而隽永。
月隐星现,露重风轻。每逢这个时候,你才能正视裸露的良知,走出世俗的樊箱,在灵魂..
赏析:生命中本就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放下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弹去身上的纤纤尘土,带上感恩生活的心态,用心灵去聆听大自然的歌声。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一切真的美好如初。
展开全部
1.心泉丁冬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只是因为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掩蔽了她的环佩妙音,朦胧了她的清碧透明。
夜阑人静,天籁无声。每逢这个时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园的栅栏,真实地审视自己,在生命的深处,你终于倾听到一丝悠然的脆鸣。这是一首真善美的诗。像甘霖,像春风,柔慢而隽永。
月隐星现,露重风轻。每逢这个时候,你才能正视裸露的良知,走出世俗的樊箱,在灵魂..
赏析:生命中本就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放下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弹去身上的纤纤尘土,带上感恩生活的心态,用心灵去聆听大自然的歌声。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一切真的美好如初。
2.高耸的山川是一道风景。它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又执著地向着高远的天空进发。它能够始终保持峻拔的状态,始终被人们仰望,是因为它能够摆脱一切束缚,骄傲地兀自挺立云霄。
奔流的长河是一道风景。它发源于林间汩汩的清溪,又豪迈地朝着浩瀚的海洋跋涉。它在旅途中变得强壮,呼啸着穿过峭壁,壮阔地流红坦荡的平原,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它能够释放出让我们惊叹的伟大力量,径自去实现一个更远大的理想。
赏析:世间的万物都有着独特的美,它可能奔放外向,也可能深藏不露。我们自己也是一道风景线,至少,我们是真正的自己。
3.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耀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赏析:闭上眼睛,想着朋友跟我的一切感动,原来我们是如此的幸福。友谊如母亲般无私,他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与你温暖。慰藉你创伤的心灵。
4.在这个世界上,各个族裔以及他们所携带的各种宗教文化习惯等等,甚至他们所寻求的自身利益,都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每一分钟发生着类似的矛盾和冲突。从波黑战争到非洲图西族胡图族之间空前野蛮的种族杀戮,几乎不胜枚举。从人类的许多战乱中,都有一颗种族矛盾和文化冲突的坚硬内核隐含其中。而这个世界的人们还在越走越近,叫人看着多少捏把汗。至今我们尚不知道,人类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对付这样一个越来越小的地球和越来越近的距离。所以,美国民众现在先行一步所面对的种族问题,就无疑显得意味深长。
赏析:在这里,作者指出了美国种族歧视问题出现的前提,即多民族的多元文化的碰撞。也许在中国这样一个一个过去长期封闭,现在尚未完全开放的国家讨论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我们往往会隔岸观火,因为我们不曾想象如果外国人大量涌入中国,并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和我们共享社会资源时,我们社会的面貌,百姓的生活将会面临怎样的变化和挑战。因此,如果我们以一种简单的逻辑推断去批判美国的种族问题,必然是不客观,不全面的。
5.关键的是,他们又按照逻辑推断出一个基本道理,那就是,他们所追求的人的基本权利,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即,“人人生而平等”。这个时候,他们意识到,他们所要清理和清算的,好像并不仅仅是英国王朝。
他们的面前分明出现了我曾经向你提到过的,当今美国黑人女诗人玛雅.安吉鲁的问题:人是不是需要解放自己?人是不是需要解放别人?人能不能够不解放别人只解放自己?人能不能不解放自己只解放别人?
赏析:这样的问题指导着的美国先民开始审视黑奴问题。如果将对于“人人生而平等”这样的追求解释为美国人的终极理想的话,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会在人权问题上喜欢对其他国家“说三道四”,而同样作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欧洲国家似乎没有那么强的“癖好”。在这一点上,美国有它根深蒂固的文化基础。这种基础直接体现在美国的宪法中,而这部宪法绝非一纸空文。
6.在那个时候,宗教在一开始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宗教思考本来就应该是非功利的思考。他们把自己与世俗世界拉开距离之后,探索人与神的深远的哲学问题。这样,任何可能找到的世俗利益的借口,都必须被拒留在宗教的门外。由于北美的生活环境,使得各种宗教的思考内容,也很早就包含了奴隶问题和不同种族如何相处这样的问题。当然,不同的宗教在这些问题上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
清教徒们始终没有放弃这样一个出于宗教理念的道德诉求。也在一百多年来逐步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思考。这种气氛最终导致了在独立战争前后,北方对于奴隶问题的彻底反省。
因此,这里走过的最初一段路程。并不是你我原来所想象的,奴隶制从兴起到终结的历史,就完全是白人奴隶主和黑人奴隶之间压迫和反抗的对抗史。基于我前面提到过的原因,当时黑人还不可能成为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实际上,从一开始,这就是人类良知和愚恶的角逐。你已经看到,在这一段历史中,这场角逐主要发生在北美殖民地的白人内部。这时,我们发现,原来人类的人性反省是进步的一个最重要的动力。
赏析:本书中作者一直试图通过种族问题解决的历程告诉我们:人类的特性之一是思考的一个永远与人性有关的最基本问题。作为整体的人类,他不得不始终在对这个问题进行道德自省和良心拷问。这种思考成为了推动人类由“兽性”转向“人性”的过程,推动了人类的发展进步。而在这个过程中,宗教起得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它迫使人类去思考,反省,忏悔,改过。但是我们很容易忽略宗教的作用,第一我们一向认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就是经济基础,第二是就中国而言,所谓的“教徒”只有祈求保佑的心态,却没有接受感召的诚心。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个人修养的教化,而缺少对“人类”的前途命运的反思。
7.在美国独立时的13个州里,大部分州的奴隶制的废除,就是白人,富人,甚至是奴隶主们,经过理性反省,决心通过他们手中的立法权,从法律上解决黑人奴隶问题。也就是亲手通过立法程序,将自己的一份重要财产化为乌有。他们中间哪怕是最激烈地反对奴隶制的代表,都是如此。看到这段活生生的经历,我发现,原来人类的历史并不见得都是我们一向以为的,仅仅是“惟利”或者说“唯物”在那里驱使和推动。这个时候才觉得,人类历史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这不是我们习惯的少数职业革命家和热血青年,抛家弃产投向革命的故事。这是作为代表整个社会利益集团的立法机构,用立法的手段,仅仅为一个人性反省和道德理由而放弃自身利益的一个行为。
北方当时在白人民众中日益强大的反奴隶制力量,对于民众的唯一感召就是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原则。因此,你可以想象,这个国家从开始建立,它的民间就有一种与利益无关的近乎天真的人道追求。这种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追求,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思想主流。这使得它在今天的思维方式中都保存了这样的传统,以至于从外部看去,常常使许多成熟世故的民族,觉得它莫名其妙,无从理喻。
你将看到,一个国家的立国理念,是在呼吁人道,还是在“以革命的名义”和“公众正义的名义”呼吁仇恨,它的人民将走过的路径是不相同的。
赏析:对于美国历史的发展历程,我们不应该只是套用公示般地去理解,因为美国不是一个直接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国家。相反,它的始祖是以清教徒为代表的“高级人类”。他们在这个国家尚未诞生起来的时候,就赋予了它“人性”(不是“奴性”)的良好“基因”。在宗教的保驾护航之下,“人人生而平等自由”的建国理想长久不衰地成为社会进步的引擎和向导,由此诞生的各种制度也造就了美国今天全面的发达。而这些制度的诞生和完善显然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最早的移民(大部分是政治移民)带着逃离宗教迫害和政治动荡的目的,怀着对自由的追求来到这片新大陆的时候,历史的发展就有了另一种可能。
而我们作为一个“成熟世故的民族”,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遗传的是完全不同的“基因”。所以探讨中国和美国的发展,是无法置于同一语境下的。
8.一种法律来源,是这个国家,地区或者群体,对于一个命题的思考和反省的结果。他们因此制定一个规则,愿意共同遵守。对违规者按法规进行认真惩处。这样的法律逻辑性强,执行的过程也比较清楚。诚然,这样的法律仍然会带有历史的局限性,因为人类在某一个阶段的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但是,它是认识一步走一步,也许前进的脚步缓慢,但却是扎实的。这种法律,我常常用大白话叫它是“真诚的法律”。
另一种法律来源,是对外部压力妥协的结果。一些地区,它自身并没有产生与这条法律相适应的认识基础,但是出于种种压力,不得不诞生这样一个法律。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系统从一开始就有着“违法”的强烈冲动。这样的法律,它的目标可以定得非常高,看上去可以比那些“真诚的法律”更“漂亮”。可是一触及现实就会完全面目全非。我把它叫做“虚假的法律”。
赏析:因此,“虚假的法律”不同于“恶法”。它的问题不在于立法,而在于执行,当一个社会没有实行法治的基础的时候,再好的法律出台也只能是看上去“漂亮”。法制的发展根本在于社会的进步,而不是法规的更新。而社会的进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美国人一开始就有一种遵守契约的自觉,因此有遵守最大的契约——宪法的自觉,也有监督宪法和法律运作的自觉和机制,这是他们的宪政和法治得以生存的土壤。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恰恰缺少这样的土壤。中国要走法治的道路,就必须改变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壤的质地,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9.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快乐也有忧愁。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快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的地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
赏析:尘世浮华,人心浮躁,很多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很难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因人心难以宁静,烦恼多了,快乐少了;伙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灯独坐者多了,闲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颓废者多了,积极进取者少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好一个“宁静致远”。是的,只有宁静,我们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会有挑战的勇气,才有可能迈向成功的顶峰。让心宁静吧,你会变得更加美丽而有内涵,你会变得更加成熟而又稳重,你会和快乐结缘和成功握手。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也就守住了整个世界。【永远的苏武】
10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才是历史的永恒;铭记,才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点评】:
这是一篇颇有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积淀,颇有才气和灵气的佳作。作者深刻领悟话题的精髓,用辩证的方法,把目光投向历史的苍穹,精心选取民族英雄苏武为挥洒情思的素材,热情讴歌了他为了“汉匈和睦”,为了民族团结,“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的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历史的苏武啊,永远的苏武!他“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他为历史唱响了“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作者满含崇敬,饱蘸激情,用一句“永远的苏武”做文题,亮人眼眸,概括凝练、准确中肯。不但高度概括了苏武的精神品质,而且突出了其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文章通篇采用对比手法,始终把苏武放在历史的天平上进行衡量,弘扬了人间正气,彰显了英雄的高风亮节,生动深刻地阐释了话题。由于大量地使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骈散句结合,长短句参差,使得文章气韵流畅,音韵铿锵,读后,不但使人豪气在胸,而且满口留香。
11【 鼎湖山听泉】
江轮夹着细雨,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寻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
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钟声来自半山上的庆云寺。寺院依山而造,嵌于千峰碧翠之中。由补山亭登四百余阶,即可达。庆云寺是岭南著名的佛教第十七福地,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寺内现存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 100升,颇为引人注目。古刹当年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 晚饭后,绕寺前庭园漫步。园中繁花似锦,蜂蝶翩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迥然相异。花丛中,两棵高大的古树,枝繁叶茂,绿阴如盖 ,根部护以石栏,显得与众不同。原来,这是两百多年前,引自锡兰国(今名斯里兰卡)的两棵菩提树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得道于菩提树下,因而,佛门视菩提为圣树,自然受到特殊的礼遇。其实,菩提本身并没有什么高贵之处,将其置于鼎湖山万木丛中,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分辨得出。
鼎湖山的树,种类实在太多。据说,在地球的同一纬度上,鼎湖山是现存植物品种最多的一个点,现已开辟为自然保护区,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作生态观测站。当地的同志告诉我,鼎湖山的森林,虽经历代变迁而未遭大的破坏,还有赖于庆云寺的保护。而如今,大约是佛法失灵的缘故吧,同一个庆云寺,却由于引来大批旅游者,反给自然保护区带来潜在的威胁。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 。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 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 、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 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
【赏析】
《鼎湖山听泉》是著名散文家谢大光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写了作者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时,将白天和夜晚听到的泉声用优美的笔调倾诉出来,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文章不写看泉而写听泉,颇具新意。文章开头交待背景:因为山雾弥漫,“眼不见,耳则愈灵”,所以才有机会欣赏到这美妙的音乐。作者以时间为线索,从黄昏到入夜,着重写到了夜晚听泉的感觉,一系列比喻的妙用,使听泉的感觉更具象化,而结尾由听泉而产生的联想,使文章显得情趣盎然,余韵悠长。 品读这篇文章,感性的我有很多感触,整合成两个字。“美” 与“ 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只是因为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掩蔽了她的环佩妙音,朦胧了她的清碧透明。
夜阑人静,天籁无声。每逢这个时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园的栅栏,真实地审视自己,在生命的深处,你终于倾听到一丝悠然的脆鸣。这是一首真善美的诗。像甘霖,像春风,柔慢而隽永。
月隐星现,露重风轻。每逢这个时候,你才能正视裸露的良知,走出世俗的樊箱,在灵魂..
赏析:生命中本就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放下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弹去身上的纤纤尘土,带上感恩生活的心态,用心灵去聆听大自然的歌声。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一切真的美好如初。
2.高耸的山川是一道风景。它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又执著地向着高远的天空进发。它能够始终保持峻拔的状态,始终被人们仰望,是因为它能够摆脱一切束缚,骄傲地兀自挺立云霄。
奔流的长河是一道风景。它发源于林间汩汩的清溪,又豪迈地朝着浩瀚的海洋跋涉。它在旅途中变得强壮,呼啸着穿过峭壁,壮阔地流红坦荡的平原,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它能够释放出让我们惊叹的伟大力量,径自去实现一个更远大的理想。
赏析:世间的万物都有着独特的美,它可能奔放外向,也可能深藏不露。我们自己也是一道风景线,至少,我们是真正的自己。
3.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耀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赏析:闭上眼睛,想着朋友跟我的一切感动,原来我们是如此的幸福。友谊如母亲般无私,他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与你温暖。慰藉你创伤的心灵。
4.在这个世界上,各个族裔以及他们所携带的各种宗教文化习惯等等,甚至他们所寻求的自身利益,都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每一分钟发生着类似的矛盾和冲突。从波黑战争到非洲图西族胡图族之间空前野蛮的种族杀戮,几乎不胜枚举。从人类的许多战乱中,都有一颗种族矛盾和文化冲突的坚硬内核隐含其中。而这个世界的人们还在越走越近,叫人看着多少捏把汗。至今我们尚不知道,人类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对付这样一个越来越小的地球和越来越近的距离。所以,美国民众现在先行一步所面对的种族问题,就无疑显得意味深长。
赏析:在这里,作者指出了美国种族歧视问题出现的前提,即多民族的多元文化的碰撞。也许在中国这样一个一个过去长期封闭,现在尚未完全开放的国家讨论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我们往往会隔岸观火,因为我们不曾想象如果外国人大量涌入中国,并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和我们共享社会资源时,我们社会的面貌,百姓的生活将会面临怎样的变化和挑战。因此,如果我们以一种简单的逻辑推断去批判美国的种族问题,必然是不客观,不全面的。
5.关键的是,他们又按照逻辑推断出一个基本道理,那就是,他们所追求的人的基本权利,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即,“人人生而平等”。这个时候,他们意识到,他们所要清理和清算的,好像并不仅仅是英国王朝。
他们的面前分明出现了我曾经向你提到过的,当今美国黑人女诗人玛雅.安吉鲁的问题:人是不是需要解放自己?人是不是需要解放别人?人能不能够不解放别人只解放自己?人能不能不解放自己只解放别人?
赏析:这样的问题指导着的美国先民开始审视黑奴问题。如果将对于“人人生而平等”这样的追求解释为美国人的终极理想的话,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会在人权问题上喜欢对其他国家“说三道四”,而同样作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欧洲国家似乎没有那么强的“癖好”。在这一点上,美国有它根深蒂固的文化基础。这种基础直接体现在美国的宪法中,而这部宪法绝非一纸空文。
6.在那个时候,宗教在一开始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宗教思考本来就应该是非功利的思考。他们把自己与世俗世界拉开距离之后,探索人与神的深远的哲学问题。这样,任何可能找到的世俗利益的借口,都必须被拒留在宗教的门外。由于北美的生活环境,使得各种宗教的思考内容,也很早就包含了奴隶问题和不同种族如何相处这样的问题。当然,不同的宗教在这些问题上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
清教徒们始终没有放弃这样一个出于宗教理念的道德诉求。也在一百多年来逐步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思考。这种气氛最终导致了在独立战争前后,北方对于奴隶问题的彻底反省。
因此,这里走过的最初一段路程。并不是你我原来所想象的,奴隶制从兴起到终结的历史,就完全是白人奴隶主和黑人奴隶之间压迫和反抗的对抗史。基于我前面提到过的原因,当时黑人还不可能成为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实际上,从一开始,这就是人类良知和愚恶的角逐。你已经看到,在这一段历史中,这场角逐主要发生在北美殖民地的白人内部。这时,我们发现,原来人类的人性反省是进步的一个最重要的动力。
赏析:本书中作者一直试图通过种族问题解决的历程告诉我们:人类的特性之一是思考的一个永远与人性有关的最基本问题。作为整体的人类,他不得不始终在对这个问题进行道德自省和良心拷问。这种思考成为了推动人类由“兽性”转向“人性”的过程,推动了人类的发展进步。而在这个过程中,宗教起得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它迫使人类去思考,反省,忏悔,改过。但是我们很容易忽略宗教的作用,第一我们一向认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就是经济基础,第二是就中国而言,所谓的“教徒”只有祈求保佑的心态,却没有接受感召的诚心。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个人修养的教化,而缺少对“人类”的前途命运的反思。
7.在美国独立时的13个州里,大部分州的奴隶制的废除,就是白人,富人,甚至是奴隶主们,经过理性反省,决心通过他们手中的立法权,从法律上解决黑人奴隶问题。也就是亲手通过立法程序,将自己的一份重要财产化为乌有。他们中间哪怕是最激烈地反对奴隶制的代表,都是如此。看到这段活生生的经历,我发现,原来人类的历史并不见得都是我们一向以为的,仅仅是“惟利”或者说“唯物”在那里驱使和推动。这个时候才觉得,人类历史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这不是我们习惯的少数职业革命家和热血青年,抛家弃产投向革命的故事。这是作为代表整个社会利益集团的立法机构,用立法的手段,仅仅为一个人性反省和道德理由而放弃自身利益的一个行为。
北方当时在白人民众中日益强大的反奴隶制力量,对于民众的唯一感召就是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原则。因此,你可以想象,这个国家从开始建立,它的民间就有一种与利益无关的近乎天真的人道追求。这种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追求,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思想主流。这使得它在今天的思维方式中都保存了这样的传统,以至于从外部看去,常常使许多成熟世故的民族,觉得它莫名其妙,无从理喻。
你将看到,一个国家的立国理念,是在呼吁人道,还是在“以革命的名义”和“公众正义的名义”呼吁仇恨,它的人民将走过的路径是不相同的。
赏析:对于美国历史的发展历程,我们不应该只是套用公示般地去理解,因为美国不是一个直接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国家。相反,它的始祖是以清教徒为代表的“高级人类”。他们在这个国家尚未诞生起来的时候,就赋予了它“人性”(不是“奴性”)的良好“基因”。在宗教的保驾护航之下,“人人生而平等自由”的建国理想长久不衰地成为社会进步的引擎和向导,由此诞生的各种制度也造就了美国今天全面的发达。而这些制度的诞生和完善显然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最早的移民(大部分是政治移民)带着逃离宗教迫害和政治动荡的目的,怀着对自由的追求来到这片新大陆的时候,历史的发展就有了另一种可能。
而我们作为一个“成熟世故的民族”,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遗传的是完全不同的“基因”。所以探讨中国和美国的发展,是无法置于同一语境下的。
8.一种法律来源,是这个国家,地区或者群体,对于一个命题的思考和反省的结果。他们因此制定一个规则,愿意共同遵守。对违规者按法规进行认真惩处。这样的法律逻辑性强,执行的过程也比较清楚。诚然,这样的法律仍然会带有历史的局限性,因为人类在某一个阶段的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但是,它是认识一步走一步,也许前进的脚步缓慢,但却是扎实的。这种法律,我常常用大白话叫它是“真诚的法律”。
另一种法律来源,是对外部压力妥协的结果。一些地区,它自身并没有产生与这条法律相适应的认识基础,但是出于种种压力,不得不诞生这样一个法律。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系统从一开始就有着“违法”的强烈冲动。这样的法律,它的目标可以定得非常高,看上去可以比那些“真诚的法律”更“漂亮”。可是一触及现实就会完全面目全非。我把它叫做“虚假的法律”。
赏析:因此,“虚假的法律”不同于“恶法”。它的问题不在于立法,而在于执行,当一个社会没有实行法治的基础的时候,再好的法律出台也只能是看上去“漂亮”。法制的发展根本在于社会的进步,而不是法规的更新。而社会的进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美国人一开始就有一种遵守契约的自觉,因此有遵守最大的契约——宪法的自觉,也有监督宪法和法律运作的自觉和机制,这是他们的宪政和法治得以生存的土壤。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恰恰缺少这样的土壤。中国要走法治的道路,就必须改变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壤的质地,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9.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快乐也有忧愁。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快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的地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
赏析:尘世浮华,人心浮躁,很多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很难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因人心难以宁静,烦恼多了,快乐少了;伙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灯独坐者多了,闲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颓废者多了,积极进取者少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好一个“宁静致远”。是的,只有宁静,我们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会有挑战的勇气,才有可能迈向成功的顶峰。让心宁静吧,你会变得更加美丽而有内涵,你会变得更加成熟而又稳重,你会和快乐结缘和成功握手。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也就守住了整个世界。【永远的苏武】
10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才是历史的永恒;铭记,才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点评】:
这是一篇颇有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积淀,颇有才气和灵气的佳作。作者深刻领悟话题的精髓,用辩证的方法,把目光投向历史的苍穹,精心选取民族英雄苏武为挥洒情思的素材,热情讴歌了他为了“汉匈和睦”,为了民族团结,“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的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历史的苏武啊,永远的苏武!他“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他为历史唱响了“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作者满含崇敬,饱蘸激情,用一句“永远的苏武”做文题,亮人眼眸,概括凝练、准确中肯。不但高度概括了苏武的精神品质,而且突出了其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文章通篇采用对比手法,始终把苏武放在历史的天平上进行衡量,弘扬了人间正气,彰显了英雄的高风亮节,生动深刻地阐释了话题。由于大量地使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骈散句结合,长短句参差,使得文章气韵流畅,音韵铿锵,读后,不但使人豪气在胸,而且满口留香。
11【 鼎湖山听泉】
江轮夹着细雨,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寻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
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钟声来自半山上的庆云寺。寺院依山而造,嵌于千峰碧翠之中。由补山亭登四百余阶,即可达。庆云寺是岭南著名的佛教第十七福地,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寺内现存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 100升,颇为引人注目。古刹当年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 晚饭后,绕寺前庭园漫步。园中繁花似锦,蜂蝶翩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迥然相异。花丛中,两棵高大的古树,枝繁叶茂,绿阴如盖 ,根部护以石栏,显得与众不同。原来,这是两百多年前,引自锡兰国(今名斯里兰卡)的两棵菩提树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得道于菩提树下,因而,佛门视菩提为圣树,自然受到特殊的礼遇。其实,菩提本身并没有什么高贵之处,将其置于鼎湖山万木丛中,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分辨得出。
鼎湖山的树,种类实在太多。据说,在地球的同一纬度上,鼎湖山是现存植物品种最多的一个点,现已开辟为自然保护区,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作生态观测站。当地的同志告诉我,鼎湖山的森林,虽经历代变迁而未遭大的破坏,还有赖于庆云寺的保护。而如今,大约是佛法失灵的缘故吧,同一个庆云寺,却由于引来大批旅游者,反给自然保护区带来潜在的威胁。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 。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 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 、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 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
【赏析】
《鼎湖山听泉》是著名散文家谢大光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写了作者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时,将白天和夜晚听到的泉声用优美的笔调倾诉出来,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文章不写看泉而写听泉,颇具新意。文章开头交待背景:因为山雾弥漫,“眼不见,耳则愈灵”,所以才有机会欣赏到这美妙的音乐。作者以时间为线索,从黄昏到入夜,着重写到了夜晚听泉的感觉,一系列比喻的妙用,使听泉的感觉更具象化,而结尾由听泉而产生的联想,使文章显得情趣盎然,余韵悠长。 品读这篇文章,感性的我有很多感触,整合成两个字。“美” 与“ 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1111111111111111111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