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

石头?... 石头? 展开
百度网友ed63393
高粉答主

2019-01-31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5万
展开全部

地球表面主要组成有:

1、岩石圈

地球岩石圈指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

2、水圈

水圈(Hydrosphere)是地球外圈中作用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它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地球内圈的相互作用,直接关系到影响人类活动的表层系统的演化。

3、生物圈

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质、生物生成性物质和生物惰性物质三部分组成。

4、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千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

扩展资料:

地球表面的主要特征有:

1、三态转换

由于地球距太阳远近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其形状大小适宜(半径6378公里),使它表面吸引了适量的水和大气并保持一定的压力,造就了地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物质共存并互相转化的复杂形态。

2、地球内力

所谓地球内力是指地球的构造力,来自地球内部,在地球表层清晰明显地表现出来,诸如火山、地震、岩浆活动、地壳隆起和沉陷等等。

3、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即指以太阳辐射为基本能源而产生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蚀作用等,它通过物理化学变化、物质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极力消除内力所造成的起伏,总的作用趋势是夷平地表,其影响深度仅限于地表以下几米到几十米的深度。

4、中介作用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物质、能量流所维持的一层薄薄的有机膜,它起到了太阳能与无机界之间的中介作用。

5、人类活动

人类的出现使地球表层发生了质的变化,也构成了区别于其他层圈的突出特征。人类改变大气圈,造成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甚至控制局部环流;人类改变水循环、创造人工地形,从根本上改变了生物界的面貌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表层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2023-06-13 广告
只能说我们是住在地球固体或液体表面,因为大气层也是属于地球的一部分.就像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10多倍,就是太阳连气体算在内.太阳能把气体算在内,同样地球也可以把大气层算在内,这样也可以说我们住在地球内外的夹层中.。 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动力节点
2018-07-25 · 口口相传的Java黄埔军校
动力节点
动力节点始于2009年,一家专注IT教育的培训机构,在全国各大城市设有直营校区,是中国软件研发人才一体化服务的倡导者,为解决当前软件开发技术飞速发展,专注培养面向互联网领域的IT高端软件人才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1. 地球由108种(甚至更多)元素组成,元素构成原子,而原子又构成了分子.分子和原子通过复杂的组合,构成了世间万物。

  2. 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层组成.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还有磁层,形成了围绕固态地球的外套.磁层和大气圈阻挡着来自空间的紫外线、 X射线、高能粒子和众多的流星对地面的直接轰击。
    地球表面积约5亿零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十分之七以上为蓝色的海洋所覆盖,湖泊、江河只占地球表面水域很少的部分.地球表面的液态水层,叫做水圈,从形成至今至少已有30亿年.地球的表层由各种岩石和土壤组成,地面崎岖不平,低洼部分被水淹没成为海洋、湖泊;高出水面的陆地则有平原、高山.地球固体表面总垂直起伏约为20公里,它是珠穆朗玛峰顶和马里亚纳海沟之间的高差,它超过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的一半.洋底像陆地一样不平坦,也不平静.洋底岩石年龄要比陆地年轻得多.陆地上大多数岩石的年龄小于二十几亿年.陆地上到处可以找到沉积岩,说明在远古时期这些地方可能是海洋.地表虽有少量的环形山,但难以找到类似月球、火星和水星那样多的环形山,这是因为地球表面受到外力(水和大气)和内力(地震和火山)的作用,不断风化、侵蚀和瓦解的结果.
    地球上部不仅有垂直运动,而且还有更大的水平运动,海洋和大陆的相对位置在地质时期也是变化着的.有科学家认为,地球早先存在两块古大陆──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和北半球的劳亚古陆.后来由板块运动的巨大力量把原先的大陆块撕开,使各碎块分别逐渐漂移到今天的位置.科学家进而认为全球大地构造是洋底不断扩张的直接结果。

  3. 地球最上层约几十公里厚的一圈是强度很大的岩石圈,其下几百公里厚的一层是软流层,强度较小,在长期的应力作用下这一层的物质具有可塑性.岩石圈漂浮在软流圈上.在地球内部能量(原始热量和发射性热)释放时,地内温度和密度的不均匀分布,引起地幔物质的对流运动.地幔对流物质沿着洋底的洋中脊的裂隙向两侧方向运动,不断形成新的洋底.此外,老的洋底不断向外扩张,当它们接近大陆边缘时,在地幔对流向下拖曳力的作用下,插入大陆地壳下面,致使岩石圈发生一系列的构造运动.这种对流作用可使整个洋底在三亿年左右更新一次.岩石圈被一些活动构造带所割裂,分成几个不连续的单元,称为大陆板块.如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和南极板块.海底的扩张导致大陆板块发生运动.板块的相互挤压造成了巨大的山系,自阿尔卑斯山经过土耳其和高加索,最后到喜马拉雅山的山系正是属于这种情况;也有的地方,两个板块的岩石同时下沉,造成洋底的深渊;此外,板块的运动还造成了火山和地震。

  4. 对地球起源和演化问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提出多种学说.现在流行的看法是: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它同其他行星一样,经历了吸积、碰撞这样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过程.地球胎形成伊始,温度较低,并无分层结构,只有由于陨石物质的轰击、放射性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缩,才使地球温度逐渐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地球内部物质也就具有越来越大的可塑性,且有局部熔融现象.这时,在重力作用下物质分异开始,靠近表面的较重物质逐渐下沉,地球内部较轻的物质逐渐上升,一些重的元素(如液态的铁)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个密度较大的地核(地震波的观测表明,地球外核是液态的).物质的对流伴随着大规模的化学分离,最后地球就逐渐形成现今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等层次。

  5. 俄罗斯科学院高压物理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地球内核可能是由粘滞性极高的非晶体物质构成的.据俄《消息报》日前报道,地核为距地表约2900公里以下的地球中心部分.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判断,地核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地核主要成分为铁、镍等.目前很多专家认为,地球内核中的主要物质有可能是处于晶体状态的铁镍合金.但是,俄物理-数学博士布拉日金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实验时发现,将铁加热至熔融状态,并把熔融铁所处环境的压力逐渐升高至10万个大气压时,熔融铁的粘滞性会不断增强,铁中的晶格会逐渐受到破坏,其原子结构呈现出不规则排列状态,即非晶体状态。

  6. 地球内核中的压力最大可达约370万个大气压,地核温度约为5000摄氏度.布拉日金博士推测,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熔融铁的粘滞性会继续升高,其非晶体特性会愈加明显.因而,地球内核中的主要物质有可能是粘滞性极高、处于非晶体状态的、含铁镍成分的物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21
展开全部
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有白危成益
2019-07-07 · TA获得超过389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89
采纳率:25%
帮助的人:223万
展开全部
地球表层系统是相对于地球内圈而言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人类圈和生物圈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8-02-14
展开全部
目前全球有八个主要板块:

欧亚板块-北大西洋东半部、欧洲及亚洲 (印度除外);
非洲板块-非洲、南大西洋东半部及印度洋西侧;
印澳板块-印度、澳洲、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太平洋板块-大部分的太平洋 (包含美国南加州海岸地区);
纳斯卡板块-紧临南美洲的太平洋东侧;
北美板块-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兰;
南美板块-南美洲与南大西洋西半部;
南极板块-南极洲与南大洋。
  
此外还有至少二十个小板块,如阿拉伯板块、科克斯板块及菲律宾海板块等。在板块边界的地震发生异常频繁,将震央—点出即可明显看出板块的边界何在。

  地球上29%是陆地,71%是海洋.全球的陆地可以分为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全球的海洋可以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