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白痴观后感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三个白痴观后感]看片名觉得是部无厘头剧,但实际是一部让人笑中带泪的励志片,三个白痴观后感。三个好兄弟为实现个人梦想,挑战传统,挑战应试教育,与校长血拼到底。兰彻、莱俱、法汗,三个人中,兰彻学习最好,家境殷实,莱俱的家庭对他来说犹如泰山压顶,有病重的父亲,退休的母亲,待嫁的姐姐。他总是在一种恐惧的心态下学习生活。法汗的志向根本不在工程师,而是想当一位野生动物摄影师,只有兰彻是真正热爱机器,喜欢钻研,憧憬当一位工程师。在整个片子的前半部分,兰彻就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告诉他们应该为自己活,不要负担太重,不要恐慌,要追求自己的理想。他们跟着兰彻帮别的同学做课题,当成功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学生已经不堪重负自杀了,和兰彻一起戏弄校长,最后学习成绩一泻千里。莱俱觉得不能再和兰彻厮混下去了,因为兰彻有着一个有钱的爸爸,而他什么都没有,所以莱俱抛下了兄弟情分,和另外两个兄弟分道扬镳。但关键时刻,兰彻却救了他的父亲,莱俱幡然悔悟,三个人又成了好兄弟。 这部戏里有很多自杀的情节,描述出了印度青年人在重压下想解放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内心挣扎与憔悴,最终以“我放弃”的姿态,向世界宣布投降。法汗与莱俱一直认为兰彻有着先天的优越,直到多年之后在寻找兰彻的途中,才知道当年的兰彻只不过是有钱人家花匠的儿子,为了帮家中的少爷完成学业,取得一直文凭,才进修的大学,当然他的爱好就是学习知识,他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观后感《三个白痴观后感》。 电影的结局是个欢乐的收尾,法汗和莱俱在一片秀色风光中找到了兰彻,他已经成了一名科学家,并且和孩子们一起教学娱乐,过着快乐的日子。 我对于电影的奢求不多,能让心情放松一下足矣,如果能够在放松之余,能够发自内心情不自禁的大笑几声,那便是极大的享受了。我搞不懂,那些导演到底出于什么目的,以至于他们的作品只是一味的、锲而不舍的、异想天开的给人民大众添堵?子欲弑其父,父而残其子;子而烝其母,母而私其子……难道这就是大导演们的艺术世界吗?好的电影不但能够让人笑几声,轻松一下,而且更可以让人在不加重生活重担的前提下心甘情愿地思考思考,想想人性呀,理想呀,希望呀,未来呀,正义呀,永恒呀,神圣呀……之类。但看了我们的大片这一切你就别想了,窝火地铁青着脸怀着想跟人干一仗乃至毁灭整个世界的愤怒心情从非人间的电影院出来,纳闷着我们的大片怎么就能这么天才地把兽性和龌龊发挥到及至,如果人在这时候思考点什么的话,那么就只有无边的绝望了,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根没有思维的芦苇。这难道就是国产片和国外片的唯一的区别? 惟上知与下愚不移。影片中兰彻的影响力虽然大,但查图尔是个例外,没有接受改变,当然,影片结尾查图尔的示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望杜的强势,有求于人,不得不尔。查图尔的形象在我们国家也不陌生,他们是老师眼中的乖宝宝,好学生,品学兼优,又红又专。对于填鸭式教育的忠诚使查图尔在演讲时吃了个大苦头,丢尽了面子,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促成了影片开始时查图尔与兰彻的赌约。对于查图尔和兰彻两人各自的成功的对比,也许是件有意思的是。一个是美国大公司的经理人,一个是蜚声印度、有400项发明专利的大科学家,两个人都挺成功的。按照我们通常世俗的理解的话,似乎成功的大公司经理人更牛气一些,因为人家是管理层嘛;我们视野里的科学家,很少有牛到这个程度的,当然院士阶层是例外,因为他们也都是有级别的!而事实上,在我们国家,真正让人留下如此深刻印象的科学家似乎并不多。我只记得我小时候,那大概是二十几年之前的事了,科学家还是很流行的词汇,当时,在作文里和各种媒介的宣传中经常可以听到“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之类的豪言壮语,其为人熟知的程度可以同现在小学生留言薄里“长大了要傍大款”的宣言相提并论了。 写到这里,觉得自己真不是写观后感的料儿,看的时候很激动,但看完就完了,文笔实在细腻不起来,又不能如瀑布一般一泻千里。但信仰告诉我,一定要坚持完成这篇日志,做人一定要持之以恒。。。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