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别徐州怎么样

听说不太好,为什么啊,赏析下... 听说不太好,为什么啊,赏析下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1-10
展开全部
作为一代文宗的苏轼,在任职徐州的两年中,留下了令人铭记的政绩,创作了流传寰宇的诗词。有的充溢地方情结,有的关怀民情注目生产,在与文友交游酬唱中,还体现出彰扬德操、奖掖后进的风范。其中笔端所流露的淑世精神,允是值得弘扬的中华文化的光亮点。

元丰初年徐州抗洪获胜之后,苏轼于彭城东门建黄楼镇水留念,其时黄楼成为徐州一景。他在送别徐州籍友人郑仅(字彦能)赴外地就职时,不无感慨地吟诗云:“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他年君倦游,白首赋《归来》。登楼一长啸,使君安在哉!”〔1〕(《苏东坡全集·送郑户曹》)这娓娓动听的话别之吟,从时间纵向上预言人事变迁,谓他年友人归返徐州,他当早已离去“古来豪杰地”。其后陈师道赋《黄楼》诗,有“更觉江山好,难忘父老思,只应千载后,览古胜当时”之句,则畅想古今演变,申明东坡热爱徐州江山美好,难忘父老思念深情,预料千载之后,人们来此低徊旧迹,定然意义深远、胜过当年。前贤之言确实含有耐人寻味的历史律动、人生哲理。
苏轼知徐州虽岁月匆促,但对徐州结缘殊深。他于熙宁十年(1077)42岁时调离密州,改任徐州知州,四月到任。元丰二年(1079)三月改派湖州。临离徐州时,写过多篇诗词,抒发依依难舍之情。如《江城子·别徐州》云:“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减字木兰花·彭门留别》云:“玉觞无味,中有佳人千点泪。学道忘忧,一念还成不自由。”足见他对彭城的友好和风物,恋恋不舍,情深意挚。苏轼作为一州之长,并不高踞百姓之上,而与当地乡村父老结下深厚情缘,这在临别徐州所写的诗篇中亦有动人的反映。如《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 其一云:
吏民莫扳援,歌声莫凄咽。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
别离随处有,悲恼缘爱结。而我本无恩,此涕谁为设。
此言吏民攀援送行、离曲凄咽,东坡勉为开解,说人生如寄,随时有别,无须感伤。不过别离之苦,植根于关爱之深。以故今日难于分别,盖由于平日与徐州人士关系亲密。第二首写父老赶来送花敬酒,大家颂扬苏轼决策抗洪的政绩说:“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苏轼幽默地婉言推谢说,洪水正是由我的穷命招来的:“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这是说水灾出自天机,不要归因于个人功过。这说明苏轼态度谦谨和婉,也见出东坡和彭城结下了深浓的情缘。

苏轼在徐州,写过不少关怀民隐和注目农事的作品。如《起伏龙行》写当地旱情。元丰元年春旱严重,“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他听父老介绍城东石潭,与泗水相通,旧有以龙头求雨的习惯,乃撰成这首祈雨诗,体现忧旱盼雨的心情。恰巧为时不久天降大雨。为此,他亲到石潭谢雨,沿途视察风土民情,写了一组《浣溪沙》谢雨词,这是中国词史上最早出现的农村组词。用词体系统地描写农民生活前所未有。东坡首次从自己身历目睹的角度,真切地描绘了一幅幅农村生活图景,反映了农民勤苦的耕织活动和淳朴的农家习俗,其中写到“黄童”、“白叟”、“络丝娘”、“采桑姑”、卖瓜人等。对农村生活观察很为细腻,对农民甘苦心境体味相当深入。特别可贵的是,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位太守,他不以高人一等的官僚自视,而特意爽畅自白:“使君原是此中人。”这种自立于平民行列的意识,体现了中华文化“民胞物与”的优良传统。
苏轼就任徐州这年,天公不作美,继春旱之后,又逢秋涝。当时河南澶州曹村黄河大堤决口,八月间汹涌的洪水冲击到徐州城下,苏轼组织筑堤抗洪,“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彭城转危为安,取得了抗洪的胜利。其《九日黄楼作》一诗,就记述了当日的情景: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关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岂知还复有今年,把酒对花容一呷。
此诗对当日洪灾的危急和抗洪胜利后的欣慰,作了如实回顾描述,表现出诗人急民之急、乐民之乐的可贵情�。友人郭祥正当时即很钦服东坡徐州抗洪的业绩,他在《徐州黄楼歌寄苏子瞻》诗中,曾有“黄河西来骇奔流,顷刻十丈平城头。……河还故道万家喜,匪公何以全吾州”之句。足见此举关系全城安危。
苏轼在徐州所写的《石炭》诗,也颇引人注目。诗序言“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这篇长篇纪实诗,先陈述城镇居民寒冬缺柴的困难:“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遗,湿薪半束抱衾�,日暮敲门无处换。”继写发现开掘煤矿成功后群众欢欣鼓舞的场面: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万人鼓舞千人看。
末言此矿质地优良、储量丰富,今后不必伐木烧炭,不愁炼钢无煤。全诗体现了苏轼对开发地方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的关心。古代不乏关注民隐的农事诗,但将开发矿藏的题材摄入诗歌,这在古代诗史上还是十分罕见的。苏轼在杭、密、徐三州任地方官时期,正是“奋厉有当世志”,济时淑世锐气旺盛的时期,虽然这时“水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1〕(《苏东坡全集·答郡中同 僚贺雨》),所面临的天时比较严峻,政治上与变法派又有不同见解,但他还是直面现实,力求为地方为百姓多作实事,披览其此时期的作品, 确可看出他扎实地履行《徐州谢上表》的表态:“信道直前,曾无坎井之避;立朝寡助,谁为先后之容。”

苏轼在徐州的立身处世和交游,也表现出如许令人赞佩的风范,他身居州署,却结交不少清贫文友。如他与云龙山隐士张天骥交往,为他作《放鹤亭记》,着力赞其清雅出尘之姿,倾服他能冲破膜拜势利的庸俗世态,而荡起一股高洁爽畅的清风。据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载,当时有人曾说:“山人张天骥者,一无知村夫耳!”不值得苏轼专为他作《放鹤亭记》。可是苏轼却不如此势利眼,瞧不起山里人,相反他厌恶那种专攀高枝的庸俗世风。当年钱塘有一位处士王复,精于医术,专力助人,“不志于利”,曾筑亭候潮门外,苏轼为之取名“种德亭”,并从徐州特作《种德亭》诗寄赠。诗中赞扬说:
小圃傍城郭,闭门芝术香。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
所活不可数,相逢旋相忘。但喜宾客来,置酒花满堂。
苏公对主人助人为乐、医德高尚、不计回报的品行推崇备至。苏轼在徐州还结交了一位清贫教师舒焕,并躬临其家拜访,写有《雨中过舒教授》诗,诗记其居处清寒洁净:“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赞其为人寡欲轻利,随缘自得:“美人乐幽独,有得缘无慕。”并谓与其人交往,接触这种环境氛围,可以净化心灵:“客来淡无有,洒扫凉冠履。浓茗洗积昏,妙香净浮虑。”俨然以亲炙陶靖节似的风情而自感爽快。
苏轼对于下属和晚辈,时有酬唱,也坦诚相待,倾谈肺腑。如胡掾公达,是苏轼官凤翔时同事胡允文之子,当时公达年尚幼小。如今苏轼知徐州公达为徐州狱吏,不幸胡允文病故,公达辞职离徐奔丧,苏轼写《送胡掾》诗送行。全诗除开端感叹人生飘忽流年易逝之外,文墨着意激励对方发愤自强,承传良好家风,不求虚名,重视品节。有“节义古所重,艰危方自兹。他年著清德,仍复畏人知”之句,对晚辈殷殷期望之情溢于言表。友人张恕(字忠甫)名其书舍曰“益斋”,苏轼为此赋赠《张寺丞益斋》一首,全篇即题发挥,启迪治学修德门径,曰:“吾闻诸夫子,求益非速成。譬如远行客,日夜事征行。……为学务日益,此言当自程。为道贵日损,此理在既盈。”“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语出《老子》,东坡化用其意,希望对方治学奋进,重在真积力久;修己节欲,贵在知足常乐。全诗明理见意,语重心长。
当时滕县隶属于徐州,一次苏轼游赏滕县时氏西园,赋有《滕县时同年西园》诗。西园诗在咏唱园林妙景的同时,即题引申,借物寓理,倡导“种德”、“重义”,以德操崇高为人生的重要追求,晓谕人们放眼未来。诗云:
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片心。
君看闾里间,盛衰日��。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
老时吾不识,用意一何深。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
西园手所开,珍木来千岑。养此霜雪根,迟彼鸾凤吟。
诗人以比兴借喻呼吁人们要坚守松柏情操,树立种德志趣,结交重义友好,迎接鸾凤栖迟。有精心的栽植,自会有理想的收获。这诗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追求。有些佳句,可以视为人生格言,正如末联所云:“我作西园诗,以为里人箴。”
苏轼在当时,不仅是州官,且享有文坛盟主的声誉和地位。但他决不以此故步自封、傲视他人,而是乐于不倦地奖掖后进,陶钧人才。葛立方《韵语阳秋》云:“东坡喜奖与后进,有一言之善则极口褒赏,使其闻于世而后已。”以是不少文学名家蒙其识拔,出自苏门。宋代婉约词的代表作家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就是在徐州与苏轼相识而结为终生挚交的。秦观小于东坡12岁,为人“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2〕(《宋史·秦观传》),对苏轼仰慕至极。苏轼也早在友人孙觉(字莘老)处读到少游作品。苏轼官任屡迁,少游忙于准备应举,两人无缘相晤。直到熙宁十年秋后,秦观才于入京应举前抽暇到徐州拜谒苏轼。两人十分投契。秦观《别子瞻》诗,有“人生异趣各有求,系风捕影只怀忧。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之句。他化用李白文中名言,将结识苏轼视为高雅追求。苏轼当即写了赠和诗《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京应举》。诗中有句云:
故人坐上见君文,谓是古人吁莫测。新诗说尽万物情,硬黄小字临黄庭。
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纵横所值无不可,知君不怕新书新。诗中着意赞赏少游诗文的表现力,书法的硬功夫,人格的真纯风姿,文才的创新精神,给予这位青年后学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望。次年即元丰元年,秦观应进士第,不幸名落孙山,苏轼特为写了《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给予慰勉。其一云:
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与问诸天。这里点化司马相如赋作激动汉武掌故,盛赞少游诗赋超群,同时点明中第与否事关机遇,不必介意。三首绝句表达了东坡不平、开解和激励的复杂情怀。不久苏轼收到秦观应命写成的纪念抗洪胜利的《黄楼赋》,苏轼又立马“作诗为谢”〔1〕(《苏东坡全集·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苏轼与秦观在徐州的交游酬唱,体现了苏轼精心培植后进的优良风范,也是徐州历史上值得称道的一桩文林佳话。
苏轼在徐州虽仅有两年,却留下了令人铭记的政绩,创作了150余首诗歌和不少著名词章。披览这些作品,使人感到字里行间拂动着真诚的淑世精神。宋代文化精英很重视匡世忧民、磨砺品节,范仲淹、欧阳修等倡扬在前,东坡师承前辈风范,作为又一代文宗弘扬了这一传统,推演到新的境域。仅从徐州时期的吟咏来看,淳厚的地方情缘,关注民生民隐的襟抱,雅洁的处世修己气宇,这几方面的情思和意蕴特别触人心目。东坡出仕前期,辗转任职州府,可以说行经一方,系念一方;为官一地,为民兴利;交游修己,倡扬正气。这些都自然地流露于笔端,从中体现出可贵的淑世精神,而这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闪光点,是值得记取和弘扬的。
如果我的回答令您满意,请点击采纳。谢谢!!
匿名用户
2013-11-10
展开全部
江城子·别徐州
北宋.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赏析: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调知湖州途中。词中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别恨是全词主旨,上片写别时情景,下片想象别后境况。
上片以感慨起调,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天涯流落”,深寓词人的身世之感。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亦天涯流落之人。他在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南北辗转,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这一句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猝然调离徐州的感慨。“既相逢,却匆匆”两句,转写自己与徐州人士的交往,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骤然分别的痛惜,得而复失的哀怨,溢于言表。“携手”两句,写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最后离开此地时依依惜别的动人一幕。“携手佳人”,借与佳人乍逢又别的感触言离愁。“和泪折残红”,写作者面对落花,睹物伤怀,情思绵绵,辗转不忍离去,同时也是写离徐的时间,启过拍“为问”三句。末三句由残红而想到残春,因问东风尚余几许,感叹纵使春光仍在,而身离徐州,与谁同春!此三句通过写离徐后的孤单,写对徐州的依恋,且笔触一波三折,婉转抑郁。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继续抒发上片未了之情。过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写词人离徐途中的真景,将浩荡的悲思注入东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苏轼显然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而自叹不如归鸿。“彭城”即徐州城。“清泗与淮通”暗寓作者不忍离徐,而现实偏偏无情,不得不背鸿而去,故于途中频频回顾,直至去程已远,回顾之中,唯见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东南,向着淮水脉脉流去。看到泗水,触景生情,自然会想到徐州(泗水流经徐州)。歇拍三句,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织着怅惘的情绪。徐州既相逢难再,因而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怎奈楚江(指泗水)东流,相思难寄,怎不令词人怅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泪,情真意厚,且想象丰富,造语精警;而楚江东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读之令人肠断。
此词写别恨,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作者由分别之地彭城,想到去途中沿泗入淮,向吴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别时之“和泪”,想到别后的“寄泪”。这样,离愁别绪更显深沉、哀婉。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久远地回响在读者的心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10
展开全部
我觉得很好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