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1.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阶段
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理论主要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1978年—1997年)。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面向国际市场,建立出口产业结构,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层型产业的产品取得外汇,并以此支持内地的发展;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水平,不断增强国内企业的实力和水平;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国外的企业前来投资从而吸收国际资金促进内地的发展。
但是这一阶段的开放不只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而是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这一阶段仍有内向型经济的影子,内向型经济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的“中心一外围”理论。所谓内向型战略,就是指以国内生产和保护排斥进口,以内销代替出口的贸易战略。这种战略通过减少进口,保护国内的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的内销,帮助国内的企业实现工业化。由于我国建国后的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全面开放会直接打击这种体系,所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的关税看出来,对外开放初期,我国的关税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但是之后慢慢降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这一阶段的特点也比较鲜明,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实验性。因为对外开放实行于文化大革命的之后,人们的思想还有待解放,关于搞市场经济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还在争论之中,所以中央采取了经济特区的办法,先在少数的城市实行对外开放。通过积累经验和教训,来灵活对其他的地区施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些经济特区有很大的实验性,就算是没有成功影响也比较小,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二.循序渐进。先开放沿海的几个城市,再逐渐开放内地的各个城市,最后吸引国外资金到中西部进行投资。三.单向性。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主要是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为主,而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对于进口做了一定的限制。
2.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1998年至今)
前一阶段虽然我国的外汇数额不断的增长,但是这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的产品获得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这些企业主要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而以农业和制造业为首的第一第二产业的经济效益要远小于第三产业,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有60%以上,而我国的第一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大,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不到40%
。所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从中国加入WTO开始,中国才算是真正融入了国际贸易,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过去我们是通过输出初级产品取得外汇,支持内地企业的发展,这只是利用了劳动力廉价的优势,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强。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这样才可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使得国内的企业得到长久的发展。这样的发展从过去的量的发展到了质量效益的发展,从有限领域开放到全方位的开放,可以利用全球化的优势,使企业真正受益。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一.双向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可以让国内的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优胜劣汰,促进国内的企业的综合实力的提高。鼓励国内的企业在国外投资,让这些企业利用全世界各个地区的优势,灵活的进行资源的调配,是公司的成本降低而竞争力提高。二.更加注重效益。过去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增长,为了吸收国外的资金投资,建立了一些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内地的资源,浪费了资源。而现在,我们的双向的投资更加注重效益。同样出口的企业也从出口初级产品到出口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理论主要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1978年—1997年)。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面向国际市场,建立出口产业结构,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层型产业的产品取得外汇,并以此支持内地的发展;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水平,不断增强国内企业的实力和水平;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国外的企业前来投资从而吸收国际资金促进内地的发展。
但是这一阶段的开放不只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而是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这一阶段仍有内向型经济的影子,内向型经济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的“中心一外围”理论。所谓内向型战略,就是指以国内生产和保护排斥进口,以内销代替出口的贸易战略。这种战略通过减少进口,保护国内的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的内销,帮助国内的企业实现工业化。由于我国建国后的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全面开放会直接打击这种体系,所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的关税看出来,对外开放初期,我国的关税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但是之后慢慢降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这一阶段的特点也比较鲜明,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实验性。因为对外开放实行于文化大革命的之后,人们的思想还有待解放,关于搞市场经济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还在争论之中,所以中央采取了经济特区的办法,先在少数的城市实行对外开放。通过积累经验和教训,来灵活对其他的地区施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些经济特区有很大的实验性,就算是没有成功影响也比较小,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二.循序渐进。先开放沿海的几个城市,再逐渐开放内地的各个城市,最后吸引国外资金到中西部进行投资。三.单向性。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主要是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为主,而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对于进口做了一定的限制。
2.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1998年至今)
前一阶段虽然我国的外汇数额不断的增长,但是这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的产品获得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这些企业主要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而以农业和制造业为首的第一第二产业的经济效益要远小于第三产业,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有60%以上,而我国的第一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大,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不到40%
。所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从中国加入WTO开始,中国才算是真正融入了国际贸易,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过去我们是通过输出初级产品取得外汇,支持内地企业的发展,这只是利用了劳动力廉价的优势,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强。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这样才可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使得国内的企业得到长久的发展。这样的发展从过去的量的发展到了质量效益的发展,从有限领域开放到全方位的开放,可以利用全球化的优势,使企业真正受益。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一.双向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可以让国内的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优胜劣汰,促进国内的企业的综合实力的提高。鼓励国内的企业在国外投资,让这些企业利用全世界各个地区的优势,灵活的进行资源的调配,是公司的成本降低而竞争力提高。二.更加注重效益。过去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增长,为了吸收国外的资金投资,建立了一些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内地的资源,浪费了资源。而现在,我们的双向的投资更加注重效益。同样出口的企业也从出口初级产品到出口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展开全部
开放战略的演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逐步打开国门实施对外开放。从1978年至今,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历经了三个主要阶段:沿海开放战略、沿边开放战略、建立自由贸易区战略。
沿海开放
1978年以前,新中国奉行的是一种半封闭的经济发展方式,只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些国家发展有限的经济往来。中苏分裂隔断了中国仅有的对外经济开放,加之10年“文革”,除少量的对外贸易和对非洲几个国家的援助外,中国经济基本上是封闭型的自我运行。中国经济发展慢,技术落后,几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改革开放后,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中国开始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对外利用两个资源,即外部资金技术和外部市场资源,通过引进外资,主动融入到国际分工、参与到国际市场经济体系中,通过请进来、打出去(出口)实现对外开放的快速发展,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具有以下特点:资本和市场都有缺口。既需要外来的资金,建立新的产业,又需要寻找购买产品的外部市场。因为自己缺少硬通货,国民穷,国内市场购买力有限。中国拥有的是国内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两者都比较便宜。在此背景下,中国最早建立了深圳特区,通过吸引外资、参与分工、两头在外、发展加工出口业,最大限度地吸引了来自香港的资本并实施了产业转移。当时,国内的外资大约90%来自香港。
在深圳特区获得巨大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开始扩大开放,逐步建立了沿海14个经济开发区,构筑起了沿海的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工业的经济增长带。
韩国、日本先于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它们主要实行技术引进,对外资基本都持拒绝态度,主要是扶持国内企业,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中国的对外开放有自己的特色,采取了更为开放的模式。中国根据自身经济的特点和优势,全面实施对外开放,对外来投资给予政策、税收等各方面的优惠,并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在优惠政策的推动下,流入中国的外资急剧增长,大量的外来企业集聚到中国,使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发展起来了规模巨大的加工业,为“中国制造”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沿海开放发展战略是成功的,优势是交通便利,发展港口外运通道容易,可以与海外市场建立便利的链接。中国通过实施“两头在外”的开放战略,实现了加工业的腾飞。一则积累了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二则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收入和购买力。而且,沿海的发展对其他地区通过资金回流(打工者家乡)、人才外流(流向其他地区创业),使经济呈现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也起到了拉动作用。
沿边开放战略
中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造成了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发展差距的加大。在意识到陆海并重开放格局重要性的基础上,中国开启了第二轮对外开放,即沿边开放。沿边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开放沿边地区,拉动沿边地区经济增长,在沿边地区形成经济发展带,最终实现东西部发展差距的缩小。中共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提及了沿边开放。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十八大则提出要继续统筹沿海内地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
在具体实践中,沿边开放战略最先开放口岸,发展沿边城镇,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开放先行试验区,推动并支持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总体来看,沿边开放战略是一个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到深的过程。
一直以来,中国将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进行考量,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将边界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的基本屏障,在边界地区长期奉行“守势”政策。沿边开放战略改变了传统思维和旧的封边政策,通过开发沿边地区的潜力,推动了沿边发展,催生了一批颇具活力的沿边城镇。
沿边开放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其具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北部和东北部沿边开放对象主要是俄罗斯、蒙古、朝鲜半岛,打造“向东北亚开放发展的通道与经济带”;西部和西北部主要面向中亚、西亚,构建通往那里的大通道,发展西部经济带;西南部和南部主要面向南亚,打造通向南亚地区和印度洋的大通道,发展开放的经济带;东南部开放主要是面向东盟国家,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打造与东盟的一体化经济区。正因为沿边开放具有更明确的指向性,所以其牵涉到对方国家如何发展、如何定位、对方国家是否愿意参与合作等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设计沿边开放战略时基本都是 “以我为中心”,主要考虑如何进入对方的市场、如何利用对方国家的资源等,从而使对方国家产生“资源耗尽”的担心。现在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
另外,在现实中,尽管中国的沿边地区大部分是相对落后的地区,但对方国家与中国接壤的地区往往更加落后,这就造成了在沿边开放战略中,我国沿边地区与对方国家沿边地区接轨上的一些困难。而且,还有一些国家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不愿意与我国沿边地区开展合作。比如中俄边界线上截至目前没有一座跨河大桥,因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担心与中国开展跨境经济合作会导致中国人口大量流入,经济上被垄断。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重新规划沿边开放发展战略,重视与对方的“共赢”发展。
打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
为了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济中心、经济带,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打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我国必须加快开放步伐,加大开放力度。目前,上海自贸区已经挂牌,上海自贸区是着眼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制度建设,并不是为了实现更多的出口和吸引更多的外资。
其实,开放的新制度建设并非仅仅局限于上海,还会有其他的试验区。目前各地申请建设“自贸区”的热情高涨,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有10余个省市传出积极筹划“自贸区”的改革试点方案,如天津要把保税港区向自贸区转型、青岛欲申报创建自贸试验区等。
开放制度的构建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离不开大的制度构建。制度构建说到底就是适应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新规则、新体系,与通行的国际游戏规则接轨,国内的相关法律、相关制度要能够包容国际规制。 从中国的对外开放历程来看,加入WTO是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构建的关键性一步。2001年加入WTO后,在WTO给予的五年过渡期内,中国积极修改完善国内制度,从政府主导与管控的计划经济体制、自我为中心的规制,转向市场主导型的、与国际体系链接的规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逐步打开国门实施对外开放。从1978年至今,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历经了三个主要阶段:沿海开放战略、沿边开放战略、建立自由贸易区战略。
沿海开放
1978年以前,新中国奉行的是一种半封闭的经济发展方式,只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些国家发展有限的经济往来。中苏分裂隔断了中国仅有的对外经济开放,加之10年“文革”,除少量的对外贸易和对非洲几个国家的援助外,中国经济基本上是封闭型的自我运行。中国经济发展慢,技术落后,几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改革开放后,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中国开始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对外利用两个资源,即外部资金技术和外部市场资源,通过引进外资,主动融入到国际分工、参与到国际市场经济体系中,通过请进来、打出去(出口)实现对外开放的快速发展,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具有以下特点:资本和市场都有缺口。既需要外来的资金,建立新的产业,又需要寻找购买产品的外部市场。因为自己缺少硬通货,国民穷,国内市场购买力有限。中国拥有的是国内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两者都比较便宜。在此背景下,中国最早建立了深圳特区,通过吸引外资、参与分工、两头在外、发展加工出口业,最大限度地吸引了来自香港的资本并实施了产业转移。当时,国内的外资大约90%来自香港。
在深圳特区获得巨大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开始扩大开放,逐步建立了沿海14个经济开发区,构筑起了沿海的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工业的经济增长带。
韩国、日本先于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它们主要实行技术引进,对外资基本都持拒绝态度,主要是扶持国内企业,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中国的对外开放有自己的特色,采取了更为开放的模式。中国根据自身经济的特点和优势,全面实施对外开放,对外来投资给予政策、税收等各方面的优惠,并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在优惠政策的推动下,流入中国的外资急剧增长,大量的外来企业集聚到中国,使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发展起来了规模巨大的加工业,为“中国制造”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沿海开放发展战略是成功的,优势是交通便利,发展港口外运通道容易,可以与海外市场建立便利的链接。中国通过实施“两头在外”的开放战略,实现了加工业的腾飞。一则积累了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二则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收入和购买力。而且,沿海的发展对其他地区通过资金回流(打工者家乡)、人才外流(流向其他地区创业),使经济呈现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也起到了拉动作用。
沿边开放战略
中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造成了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发展差距的加大。在意识到陆海并重开放格局重要性的基础上,中国开启了第二轮对外开放,即沿边开放。沿边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开放沿边地区,拉动沿边地区经济增长,在沿边地区形成经济发展带,最终实现东西部发展差距的缩小。中共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提及了沿边开放。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十八大则提出要继续统筹沿海内地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
在具体实践中,沿边开放战略最先开放口岸,发展沿边城镇,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开放先行试验区,推动并支持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总体来看,沿边开放战略是一个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到深的过程。
一直以来,中国将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进行考量,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将边界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的基本屏障,在边界地区长期奉行“守势”政策。沿边开放战略改变了传统思维和旧的封边政策,通过开发沿边地区的潜力,推动了沿边发展,催生了一批颇具活力的沿边城镇。
沿边开放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其具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北部和东北部沿边开放对象主要是俄罗斯、蒙古、朝鲜半岛,打造“向东北亚开放发展的通道与经济带”;西部和西北部主要面向中亚、西亚,构建通往那里的大通道,发展西部经济带;西南部和南部主要面向南亚,打造通向南亚地区和印度洋的大通道,发展开放的经济带;东南部开放主要是面向东盟国家,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打造与东盟的一体化经济区。正因为沿边开放具有更明确的指向性,所以其牵涉到对方国家如何发展、如何定位、对方国家是否愿意参与合作等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设计沿边开放战略时基本都是 “以我为中心”,主要考虑如何进入对方的市场、如何利用对方国家的资源等,从而使对方国家产生“资源耗尽”的担心。现在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
另外,在现实中,尽管中国的沿边地区大部分是相对落后的地区,但对方国家与中国接壤的地区往往更加落后,这就造成了在沿边开放战略中,我国沿边地区与对方国家沿边地区接轨上的一些困难。而且,还有一些国家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不愿意与我国沿边地区开展合作。比如中俄边界线上截至目前没有一座跨河大桥,因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担心与中国开展跨境经济合作会导致中国人口大量流入,经济上被垄断。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重新规划沿边开放发展战略,重视与对方的“共赢”发展。
打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
为了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济中心、经济带,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打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我国必须加快开放步伐,加大开放力度。目前,上海自贸区已经挂牌,上海自贸区是着眼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制度建设,并不是为了实现更多的出口和吸引更多的外资。
其实,开放的新制度建设并非仅仅局限于上海,还会有其他的试验区。目前各地申请建设“自贸区”的热情高涨,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有10余个省市传出积极筹划“自贸区”的改革试点方案,如天津要把保税港区向自贸区转型、青岛欲申报创建自贸试验区等。
开放制度的构建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离不开大的制度构建。制度构建说到底就是适应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新规则、新体系,与通行的国际游戏规则接轨,国内的相关法律、相关制度要能够包容国际规制。 从中国的对外开放历程来看,加入WTO是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构建的关键性一步。2001年加入WTO后,在WTO给予的五年过渡期内,中国积极修改完善国内制度,从政府主导与管控的计划经济体制、自我为中心的规制,转向市场主导型的、与国际体系链接的规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4-10-14
展开全部
全球金融危机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趋势,相反,有可能推动经济全球化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谷底逐步恢复增长。贸易投资自由化进一步推进,跨境投资将快速反弹。应对危机将刺激新一轮技术革命,国家间新技术与新兴产业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气候变化问题的规则化,将对全球经济增长方式与贸易投资产生深远影响。发达经济体优势地位不会改变,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全球多元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演变,全球治理结构处于危机后的快速调整之中。
1.全球经济将重拾增长势头
对大部分经济体而言,2009-2010年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的谷底,“十二五”时期将是世界经济自谷底反弹复苏时期。历史经验表明,重大危机后,经济恢复将历时数载,恢复性增长往往伴随着局部危机,复苏过程曲折波动。“十二五”期间,预计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3%左右,低于危机爆发前2003-2007年的水平,其中发达经济体为2%左右,发展中经济体为5%左右。
2.贸易投资自由化将取得新进展
贸易自由化将取得新进展。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缓慢推进,停滞多年的多哈回合有可能于“十二五”前期完成谈判。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进一步活跃。危机后有所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随着气候问题的规则化,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制约作用更加突出。随着国际分工的持续深化,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仍将高于全球经济增长。
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信息技术革命和市场竞争的多重力量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全球供应链,这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跨国公司研发的国际化、服务外包、高端制造业的跨境转移,为承接国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难得的国际机遇。这场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更希望吸引外资来加速走出危机,各国吸引跨国投资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将有利于打破东道国的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推动投资自由化。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推动下,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加快在全球配置资源的步伐。全球生产供应链继续深化,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区域性生产供应链地位上升。全球跨境投资将呈现快速恢复性增长。
3.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
为了尽快走出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新一轮技术革命,力图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抢占新技术、新产业的制高点。信息技术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虚拟现实、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将革命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新能源、低碳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既可能推动其技术进步,也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4.可持续发展问题影响力将突显
发达国家极力通过强化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国内规则,为其新技术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美国政府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政策的转变,气候问题国际规则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国纷纷调整其生产与消费模式,低碳技术、环保产业、绿色产业将得到大力发展。“碳关税”的引入,将对全球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新的影响。
5.全球经济格局将进一步多元化
金融危机为全球经济格局多元化提供了新契机。为了协力应对危机,形成了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G20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平台。此次危机暴露了当今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与不公正,改革现有金融经济秩序正在成为共识。全球金融监管将有所加强,有利于减少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带来的风险。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不会改变,主要货币间汇率波动可能加剧。为了得到发展中国家的配合,发达国家不得不作出妥协。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将明显快于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份额进一步提高。但是,必须看到,发达经济体仍占据当今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其技术领先优势、全球规则主导权和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的优势,在相当长时期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
二、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日益复杂
对中国而言,“十二五”时期外部机遇与挑战并存,金融危机后的大调整、大重组,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机遇大于挑战。中国金融稳健,财政状况良好,外汇储备丰裕,经济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巨大,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良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具有抓抢机遇的良好条件。
1.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1)经贸大国地位基本确立
在未来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平台G20中,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尽管我国政府明确拒绝G2(中美共治)的提法,但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幅上升的事实不可否认。“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继续保持经济总量大、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的基本格局,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将继续保持第一大出口国地位,并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中国大国地位基本确立,在未来国际规则调整、制定与新的全球治理机制中,将有利于我国充分发挥影响力,更好地体现我国的利益,为我国和平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2)承接高端生产要素与产业活动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显现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各国政府与跨国公司应对危机的措施,将大大推进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与整合。中国同时拥有快速扩张的大市场与低成本双重优势,对全球高端生产要素与产业活动的吸引力大幅上升。我们对近500家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中国在跨国公司未来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跨国公司不仅将继续把中国作为其面向全球市场的制造基地,而且计划大力开拓中国市场,将更多的研发活动、区域总部、先进服务业和高端制造等高附加价值的产业活动向中国转移。同时,中国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进一步显现。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对金融人才、技术人才的挤出效应,为我国吸引高端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人才提出了难得机遇。进一步引进高端生产要素与产业活动,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创新研发能力,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增强我国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3)后危机时期跨国并购的机遇
金融危机后,不少企业陷入资金短缺困境,中国对外投资的市场准入机会大增。大部分经济体中企业市场价值大幅缩水,资源、技术、品牌、渠道等价格下降,为中国实现低成本海外并购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财政金融稳健、外汇储备丰裕,具备抓住机遇的基本条件。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可以主动整合外部资源与市场,低成本获取海外的资源、技术、研发能力、国际品牌与国际市场渠道,大大提升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4)发展中国家快速推进工业化带来的机遇
以印度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对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设备、工业装备等产生强劲需求,有利于我国扩大海外工程承包、增加建筑设备和成套设备等资本密集产品出口,带动我国出口增长、结构升级和出口市场多元化。
2.中国对外经贸摩擦与矛盾凸显期
“十二五”时期,中国对外关系日益复杂,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是大国责任相应增加。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期待更多,对我国未来实力增长的影响更加敏感与警惕,我国也需要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国际责任范围将十分广泛,涉及政治、外交、人权、贸易、汇率、市场开放、安全、防止核扩散、非传统安全、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在全球规则的调整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协调本国与他国利益,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贸易摩擦仍处高发期。我国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高,与贸易伙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与发达国家的正面竞争会越来越多;“特保”与“非市场经济国家”两个歧视性条款在“十二五”时期仍将有效。三是吸引投资面临更加激烈的来自他国的竞争,需要我们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四是气候问题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带来新挑战。气候问题在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结构升级的同时,对我国经济贸易也会带来挑战,一方面节能减排的承诺可能挤压我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可能采取的碳关税等边境措施,可能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竞争力,并进而影响到我国对出口型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五是随着进一步扩大开放,防范金融风险,保障经济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制定对外开放新战略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后危机时期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重大机遇,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
第一,牢固树立抓抢后危机时期战略机遇的意识。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全球性或区域性危机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战略机遇。后危机时期国际产业的大调整、大重组,蕴含着极大的战略机遇,是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中的黄金期,必须牢固树立抓抢战略机遇的强烈意识与紧迫感,充分发挥大市场与低成本的双重优势,使国家综合实力上一个大台阶。
第二,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在全球化时代,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外贸依存度的上升,是符合全球发展趋势的。按可比口径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相比较,我国并不存在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问题,更不会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从美、日、德等国的历史经验看,我国未来仍将保持外贸顺差,只要将规模保持在合理范围,适度顺差是有利的。目前我国的开放格局是在九年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对外谈判时确定的,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和面临的突出矛盾,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开放已经滞后于发展的新要求。
第三,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适时调整开放战略。对外开放战略是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将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对外开放战略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调整目标、重点与政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来支撑我国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四,始终秉持互利共赢的开放理念。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新兴大国,“十二五”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将出现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我们要重新定位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角色,增强互利共赢的开放理念,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与发挥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相结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着力改变我国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的状况,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这是“十二五”时期开放战略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必须认识到,未来10-20年内我国仍然处于就业高峰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是我国的优势所在,也是利用国际市场缓解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需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出口。
第六,提高开放经济的管理水平,防范风险。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散,再次提醒我们,开放进程中机遇与风险并存,不开放是没有出路的;开放中不注重风险管理,也将付出惨痛代价。因此,更加灵活地运用汇率、利率等经济手段,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开放经济的管理水平,才能在参与全球化当中趋利避害。
四、对外开放新战略新思路
(一)对外开放战略进入调整的关键时期
自20世纪70年代末,借鉴东亚部分经济体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针对外汇短缺的突出矛盾,我国实行以“出口创汇”为核心目标的对外开放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经过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已经名列世界前茅。与此同时,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国内部门与涉外部门发展的不平衡等矛盾日益突出。中央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投入驱动的粗放发展方式,转变为以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集约发展新模式,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外经济部门作为我国经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存在着国际分工地位低下、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服务业开放和对外投资严重滞后、开放经济管理体制与政策尚待完善等诸多问题,亟须大幅度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与水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对外开放战略提出了新要求。对外开放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子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随着经济发展战略从以往追求速度与规模,变化为追求效率与效益,对外开放战略必须作出根本性的调整。要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与水平,也要求我国与时俱进地调整对外开放战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进一步突显了调整对外开放战略的紧迫性。
(二)对外开放新战略的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对外开放战略总体目标是,准确把握后危机时期的国际机遇与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着力引进高端生产要素与产业活动,不断增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培养一批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中国和平发展。提高开放经济的管理水平,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与以往相比,对外开放新战略的内容将出现重大新转变:从追求外贸外资的规模与速度转变为讲求质量与效率;从以“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从以制造业开放为主要转变为制造业与服务开放并重。
1.全球经济将重拾增长势头
对大部分经济体而言,2009-2010年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的谷底,“十二五”时期将是世界经济自谷底反弹复苏时期。历史经验表明,重大危机后,经济恢复将历时数载,恢复性增长往往伴随着局部危机,复苏过程曲折波动。“十二五”期间,预计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3%左右,低于危机爆发前2003-2007年的水平,其中发达经济体为2%左右,发展中经济体为5%左右。
2.贸易投资自由化将取得新进展
贸易自由化将取得新进展。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缓慢推进,停滞多年的多哈回合有可能于“十二五”前期完成谈判。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进一步活跃。危机后有所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随着气候问题的规则化,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制约作用更加突出。随着国际分工的持续深化,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仍将高于全球经济增长。
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信息技术革命和市场竞争的多重力量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全球供应链,这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跨国公司研发的国际化、服务外包、高端制造业的跨境转移,为承接国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难得的国际机遇。这场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更希望吸引外资来加速走出危机,各国吸引跨国投资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将有利于打破东道国的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推动投资自由化。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推动下,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加快在全球配置资源的步伐。全球生产供应链继续深化,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区域性生产供应链地位上升。全球跨境投资将呈现快速恢复性增长。
3.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
为了尽快走出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新一轮技术革命,力图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抢占新技术、新产业的制高点。信息技术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虚拟现实、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将革命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新能源、低碳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既可能推动其技术进步,也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4.可持续发展问题影响力将突显
发达国家极力通过强化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国内规则,为其新技术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美国政府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政策的转变,气候问题国际规则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国纷纷调整其生产与消费模式,低碳技术、环保产业、绿色产业将得到大力发展。“碳关税”的引入,将对全球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新的影响。
5.全球经济格局将进一步多元化
金融危机为全球经济格局多元化提供了新契机。为了协力应对危机,形成了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G20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平台。此次危机暴露了当今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与不公正,改革现有金融经济秩序正在成为共识。全球金融监管将有所加强,有利于减少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带来的风险。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不会改变,主要货币间汇率波动可能加剧。为了得到发展中国家的配合,发达国家不得不作出妥协。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将明显快于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份额进一步提高。但是,必须看到,发达经济体仍占据当今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其技术领先优势、全球规则主导权和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的优势,在相当长时期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
二、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日益复杂
对中国而言,“十二五”时期外部机遇与挑战并存,金融危机后的大调整、大重组,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机遇大于挑战。中国金融稳健,财政状况良好,外汇储备丰裕,经济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巨大,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良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具有抓抢机遇的良好条件。
1.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1)经贸大国地位基本确立
在未来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平台G20中,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尽管我国政府明确拒绝G2(中美共治)的提法,但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幅上升的事实不可否认。“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继续保持经济总量大、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的基本格局,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将继续保持第一大出口国地位,并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中国大国地位基本确立,在未来国际规则调整、制定与新的全球治理机制中,将有利于我国充分发挥影响力,更好地体现我国的利益,为我国和平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2)承接高端生产要素与产业活动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显现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各国政府与跨国公司应对危机的措施,将大大推进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与整合。中国同时拥有快速扩张的大市场与低成本双重优势,对全球高端生产要素与产业活动的吸引力大幅上升。我们对近500家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中国在跨国公司未来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跨国公司不仅将继续把中国作为其面向全球市场的制造基地,而且计划大力开拓中国市场,将更多的研发活动、区域总部、先进服务业和高端制造等高附加价值的产业活动向中国转移。同时,中国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进一步显现。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对金融人才、技术人才的挤出效应,为我国吸引高端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人才提出了难得机遇。进一步引进高端生产要素与产业活动,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创新研发能力,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增强我国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3)后危机时期跨国并购的机遇
金融危机后,不少企业陷入资金短缺困境,中国对外投资的市场准入机会大增。大部分经济体中企业市场价值大幅缩水,资源、技术、品牌、渠道等价格下降,为中国实现低成本海外并购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财政金融稳健、外汇储备丰裕,具备抓住机遇的基本条件。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可以主动整合外部资源与市场,低成本获取海外的资源、技术、研发能力、国际品牌与国际市场渠道,大大提升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4)发展中国家快速推进工业化带来的机遇
以印度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对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设备、工业装备等产生强劲需求,有利于我国扩大海外工程承包、增加建筑设备和成套设备等资本密集产品出口,带动我国出口增长、结构升级和出口市场多元化。
2.中国对外经贸摩擦与矛盾凸显期
“十二五”时期,中国对外关系日益复杂,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是大国责任相应增加。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期待更多,对我国未来实力增长的影响更加敏感与警惕,我国也需要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国际责任范围将十分广泛,涉及政治、外交、人权、贸易、汇率、市场开放、安全、防止核扩散、非传统安全、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在全球规则的调整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协调本国与他国利益,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贸易摩擦仍处高发期。我国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高,与贸易伙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与发达国家的正面竞争会越来越多;“特保”与“非市场经济国家”两个歧视性条款在“十二五”时期仍将有效。三是吸引投资面临更加激烈的来自他国的竞争,需要我们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四是气候问题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带来新挑战。气候问题在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结构升级的同时,对我国经济贸易也会带来挑战,一方面节能减排的承诺可能挤压我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可能采取的碳关税等边境措施,可能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竞争力,并进而影响到我国对出口型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五是随着进一步扩大开放,防范金融风险,保障经济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制定对外开放新战略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后危机时期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重大机遇,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
第一,牢固树立抓抢后危机时期战略机遇的意识。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全球性或区域性危机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战略机遇。后危机时期国际产业的大调整、大重组,蕴含着极大的战略机遇,是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中的黄金期,必须牢固树立抓抢战略机遇的强烈意识与紧迫感,充分发挥大市场与低成本的双重优势,使国家综合实力上一个大台阶。
第二,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在全球化时代,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外贸依存度的上升,是符合全球发展趋势的。按可比口径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相比较,我国并不存在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问题,更不会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从美、日、德等国的历史经验看,我国未来仍将保持外贸顺差,只要将规模保持在合理范围,适度顺差是有利的。目前我国的开放格局是在九年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对外谈判时确定的,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和面临的突出矛盾,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开放已经滞后于发展的新要求。
第三,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适时调整开放战略。对外开放战略是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将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对外开放战略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调整目标、重点与政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来支撑我国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四,始终秉持互利共赢的开放理念。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新兴大国,“十二五”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将出现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我们要重新定位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角色,增强互利共赢的开放理念,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与发挥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相结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着力改变我国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的状况,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这是“十二五”时期开放战略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必须认识到,未来10-20年内我国仍然处于就业高峰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是我国的优势所在,也是利用国际市场缓解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需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出口。
第六,提高开放经济的管理水平,防范风险。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散,再次提醒我们,开放进程中机遇与风险并存,不开放是没有出路的;开放中不注重风险管理,也将付出惨痛代价。因此,更加灵活地运用汇率、利率等经济手段,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开放经济的管理水平,才能在参与全球化当中趋利避害。
四、对外开放新战略新思路
(一)对外开放战略进入调整的关键时期
自20世纪70年代末,借鉴东亚部分经济体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针对外汇短缺的突出矛盾,我国实行以“出口创汇”为核心目标的对外开放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经过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已经名列世界前茅。与此同时,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国内部门与涉外部门发展的不平衡等矛盾日益突出。中央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投入驱动的粗放发展方式,转变为以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集约发展新模式,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外经济部门作为我国经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存在着国际分工地位低下、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服务业开放和对外投资严重滞后、开放经济管理体制与政策尚待完善等诸多问题,亟须大幅度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与水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对外开放战略提出了新要求。对外开放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子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随着经济发展战略从以往追求速度与规模,变化为追求效率与效益,对外开放战略必须作出根本性的调整。要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与水平,也要求我国与时俱进地调整对外开放战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进一步突显了调整对外开放战略的紧迫性。
(二)对外开放新战略的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对外开放战略总体目标是,准确把握后危机时期的国际机遇与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着力引进高端生产要素与产业活动,不断增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培养一批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中国和平发展。提高开放经济的管理水平,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与以往相比,对外开放新战略的内容将出现重大新转变:从追求外贸外资的规模与速度转变为讲求质量与效率;从以“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从以制造业开放为主要转变为制造业与服务开放并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