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白细胞是什么样的

 我来答
cosimayuwang
高粉答主

2019-06-07 · 在我的情感世界留下一方美好的文字
cosimayuwang
采纳数:1007 获赞数:37681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白细胞形态特点: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20μm之间。正常人白细胞计数在4000~10000个/mm3范围内,平均为7000个/mm3。白细胞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机体的防护、免疫和创伤愈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所有的白细胞都由骨髓产生,白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然后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在外周血中停留不同的时间,最终随着生理需要进入各种组织。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这些白细胞通常会完成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

扩展资料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最多见的细胞,其主要功能是抵抗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细胞核周围围绕着胞质,其中含有大量颗粒,这些颗粒中含有各种化学酶,接触细菌后,中性粒细胞破碎并将这些酶释放到病灶局部,进而发挥杀伤细菌的作用。

由于杀伤细菌需要大量中性粒细胞,因此,细菌感染患者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会显著增加,其中以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加尤其显著。

数量排在第2位的是淋巴细胞,是我们人体防御第一线,对抗外界感染不能少了他们的作用。此外,白细胞中还有一些数量略少的细胞成分,例如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对于防止细菌感染同样很重要。嗜酸性粒细胞则是抵抗寄生虫感染的重要细胞,同时也是参与过敏反应的重要成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细胞

上海博恩登特科技有限公司_
2025-08-11 广告
白细胞是人体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血细胞。白细胞在人体中担负许多重任,它具有吞噬异物并产生抗体的作用,机体伤病的损伤治愈能力,抗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对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末梢血液的白细胞检查,除作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外,还需观察白细胞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博恩登特科技有限公司_提供
轮看殊O
高粉答主

2019-02-15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1011万
展开全部

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白细胞形态特点: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20μm之间。

正常人白细胞计数在4000~10000个/mm3范围内,平均为7000个/mm3。白细胞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机体的防护、免疫和创伤愈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扩展资料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白细胞都能伸出伪足作变形运动,凭借这种运动,白细胞可以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间隙挤出,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内,这一过程称为白细胞渗出(diapedesis)。渗出后的白细胞也可借助变形运动在组织内游走,并且具有朝向某些化学物质发生运动的特性。

病毒感染是白细胞计数减少的常见原因,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等;长期接触放射线、各种理化因素导致的中毒、肿瘤的化疗和放疗、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及应用某些药物等都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减少。

正常儿童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较成人稍多,平均9%,出生后2周的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多,可达15%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细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灿晓聊职场
高粉答主

2018-12-29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92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105万
展开全部

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白细胞形态特点: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20μm之间。

正常人白细胞计数在4000~10000个/mm3范围内,平均为7000个/mm3。白细胞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机体的防护、免疫和创伤愈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白细胞能吞噬异物,浆细胞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白细胞的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

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

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细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82aefa4
2014-08-08
百度网友82aefa4
采纳数:3052 获赞数:24713
连续多年任教高中毕业班生物。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帮你百度了几幅图作为参考。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不知世界从何来
2018-04-05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5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8万
展开全部

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白细胞形态特点: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20μm之间。正常人白细胞计数在4000~10000个/mm3范围内,平均为7000个/mm3。白细胞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机体的防护、免疫和创伤愈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白细胞能吞噬异物,浆细胞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临床意义: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