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5-03-30
展开全部
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评语?不是语文课又是什么课?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做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我发现,被人们认为不大像语文课的,往往或者就课文讲课文,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上的有些像思想教化课;或者深入解析文中的一些科学道理、探索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自然奥秘、动手做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验,等等,上的好像是科学课、生物课、物理课;或者就课文中的某一点无限扩展,完全不顾课文本身,甚至无限度地使用音、像等五花八门的课件,那就不知道该叫它什么课;还有的将合作、探究这种新观念表象化,一味地让学生讨论发言而不给予归纳,不提示其中的语言问题,不点拨语文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被大多数人认为“真正的语文课”究竟是什么样的课?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这样的课一般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着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渗透着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交织着语文方法的把握和学习。
于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那些不大像语文课的,实际上是对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还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把握,还只是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如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人文性,那就是不要进行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那就是不要老师的讲解,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而且课课如此,从无变化,等等。而那些“真正的语文课”,则较好地把握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充分重视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重视了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有机融合。这就涉及到了人们不同的思维模式。
人类普遍存在着一种极端的思维模式――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非此即彼,非对即错,非好即坏。人们常说,任何一次改革都可能会矫枉过正,因为不这样就不太容易达到改革的目标。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改革思路本身强调过分,矫枉过正,而是我们普遍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限制了人们对改革思想的正确认识。由此再转到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标提倡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重视感悟,不是否认各种必要的语文知识;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情感,不是彻底摒除能力训练;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也不是说教师可有可无;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也不是说完全可以不要接受性学习。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矫枉必须过正”的思想观念,在语文教育的严肃性面前都应坚决摒弃。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我们需要的,是符合课标精神的课堂教学?很多老师会说:你给我拿出一个标准来,有了标准我就可以模仿了。巢宗祺先生在一次讲话中曾经提出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与个性化设计的统一。我自己理解,所谓基本模式是尽可能体现新课标中的新的理念,体现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但是这些体现,不是大家千篇一律地套用某一种固定的格式,而要从课文本身、从老师所长、从学生已有的语文实际出发,设计出富有独特个性的教学方案。历史以来,我们有一个不好的传统,就是一旦出现一种新的好的模式很快就会将它固定化、程式化,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张志公先生多次疾呼反对这种做法,而这也是我们在研究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实践乃至多方面的语文教育研究中应该竭力避免的。
百度网友c137378
2018-04-26 · TA获得超过8.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489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141万
展开全部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
真正的语文课是讲先教课文中生字读音、讲解新词意思,再由老师先读一遍课文,接着讲结构,段落、章节及其大意,整篇课文的写作手法,最后讲课文文章的主题思想,给人的启迪收获。分好几堂课讲完,每节课要布置作业,例如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或某一章节;在课文中选出几个词组造句也是常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8-04-26
展开全部
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评语?不是语文课又是什么课?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做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我发现,被人们认为不大像语文课的,往往或者就课文讲课文,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上的有些像思想教化课;或者深入解析文中的一些科学道理、探索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自然奥秘、动手做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验,等等,上的好像是科学课、生物课、物理课;或者就课文中的某一点无限扩展,完全不顾课文本身,甚至无限度地使用音、像等五花八门的课件,那就不知道该叫它什么课;还有的将合作、探究这种新观念表象化,一味地让学生讨论发言而不给予归纳,不提示其中的语言问题,不点拨语文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被大多数人认为“真正的语文课”究竟是什么样的课?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这样的课一般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着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渗透着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交织着语文方法的把握和学习。
于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那些不大像语文课的,实际上是对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还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把握,还只是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如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人文性,那就是不要进行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那就是不要老师的讲解,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而且课课如此,从无变化,等等。而那些“真正的语文课”,则较好地把握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充分重视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重视了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有机融合。这就涉及到了人们不同的思维模式。
人类普遍存在着一种极端的思维模式――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非此即彼,非对即错,非好即坏。人们常说,任何一次改革都可能会矫枉过正,因为不这样就不太容易达到改革的目标。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改革思路本身强调过分,矫枉过正,而是我们普遍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限制了人们对改革思想的正确认识。由此再转到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标提倡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重视感悟,不是否认各种必要的语文知识;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情感,不是彻底摒除能力训练;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也不是说教师可有可无;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也不是说完全可以不要接受性学习。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矫枉必须过正”的思想观念,在语文教育的严肃性面前都应坚决摒弃。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我们需要的,是符合课标精神的课堂教学?很多老师会说:你给我拿出一个标准来,有了标准我就可以模仿了。巢宗祺先生在一次讲话中曾经提出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与个性化设计的统一。我自己理解,所谓基本模式是尽可能体现新课标中的新的理念,体现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但是这些体现,不是大家千篇一律地套用某一种固定的格式,而要从课文本身、从老师所长、从学生已有的语文实际出发,设计出富有独特个性的教学方案。历史以来,我们有一个不好的传统,就是一旦出现一种新的好的模式很快就会将它固定化、程式化,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张志公先生多次疾呼反对这种做法,而这也是我们在研究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实践乃至多方面的语文教育研究中应该竭力避免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7-08-05
展开全部
开卷有益,下笔有开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花衬衫和白袜子
2018-05-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万
展开全部
真正的语文课是讲先教课文中生字读音、讲解新词意思,再由老师先读一遍课文,接着讲结构,段落、章节及其大意,整篇课文的写作手法,最后讲课文文章的主题思想,给人的启迪收获。分好几堂课讲完,每节课要布置作业,例如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或某一章节;在课文中选出几个词组造句也是常事。精--锐--JY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3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