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有哪些历史功绩
1个回答
2016-03-27 ·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聂荣臻(1899-1992)
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2年8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次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到苏联学习。1925年8月回国后,历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成员、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后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与向北伐军派遣中共党员等工作。
1927年7月中旬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参加南昌起义后任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 1930年初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同年5月后在中共中央特科和中央军委工作,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等地坚持秘密斗争。1931年12月进入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治委员,曾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4月,作为红军东路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漳州战役。 1932年冬以后,与军团长林彪率部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过金沙江后,任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曾率部参加直罗镇和东征、西征战役。1936年11月,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平型关战斗,取得全国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大胜利。1937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晋察冀3省边界地区创建了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1939年冬指挥雁宿崖、黄土岭战斗,击毙被日军称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旅团长。 1940年8月,在百团大战中,组织指挥部队在正太、津浦、平汉、北宁等铁路线进行破击战。1943年秋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部署晋察冀军区部队对日反攻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北平(今北京)市市长等职。先后参与指挥正太、清风店、石家庄、平津等战役。
1950年初任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协助中央军委领导人部署人民解放军继续解放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岛屿,肃清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的部署、训练、运输、供应、轮换等工作。曾参与组建各军兵种领导机构和一批军事院校,并组织制定军事条令、条例等。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1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58年兼任国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59年兼任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领导科技攻关,组织全国大协作,仅用5年时间就研制成功多种导弹和原子弹,不久又研制成功氢弹。
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斗争。1983~1988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因心力衰竭,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著有《聂荣臻回忆录》。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抢占九峰山
长征,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创举。但当时它却是红军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谋取生存的大规模战略转移。最初的目标是跨过湘江,与湘鄂西的二、六军团会师,去开展新局面。行动仓促,也出于保密,为什么转移,向哪里转移,怎么转移,没有向广大指战员进行动员。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从瑞金出发,率领红军及后方机关共8.6万多人踏上了漫长的征途。
一军团10月17日以后陆续离开瑞金以西地区,跨过了于都河。出发前,军委拨给两个补训团,军团总兵力达1.98万人。
夕阳西斜,聂荣臻缓步走出军团指挥部。即便是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行动面前,他也不慌不忙,来到于都河畔。部队一队队从桥上走过,攀上对面馒头形的山包,多少人在频频回首。他走上桥。河水哗哗地从桥下淌过,蜿蜒远去。他感到,于都河里流淌着苏区乡亲们的乳汁,抚育和壮大了红军。于都河,苏区的河,连结着苏区乡亲们的心,也连结着聂荣臻对苏区人民的无限眷恋之情。他开始爬山,又不断回首,终于到了山顶。再往前,还是苏区的土地,但看不到瑞金了。他在山顶上伫立良久,怀着激动的心,眺望那熟悉的景物。于都河在如血的夕照中变成一条金线,村庄披上灰色的雾霭。村头,河边,乡亲们目送着子弟兵远去。
聂荣臻想起进苏区时的情景。那心情与眼下的心情形成多么强烈的对照!单骑,明月,静谧的村庄,留在他的记忆里。当时他是那样兴奋,急不可待,一鼓作气从闽西跑到瑞金。他想起率领着一军团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转战于纵横数十个县的广大地区,多少次跨过于都河,两年又10个月的峰嵘岁月,这一切都将变成往事了。很快这里将变成另一个世界,这里的群众将会遭到什么劫难,他感到忧虑和痛心!
他策马向前。嗒嗒的马蹄声,把落日的残照,群山环抱的小平原,还有小平原对面一座山头上的古塔全都留在背后了。
虽然大家心情沉重,但红军的行军队伍是整齐的,一个个全背着江西的斗笠。可如果搞一个高空投影,那就不难发现,总体队形是多么笨重。它仿佛是一乘“轿子”,红一军团从左翼伸出,后面跟着红九军团,红三军团从右翼伸出,后面跟着红八军团,4个军团从四面护卫着中央和军委纵队。红五军团作全军的后卫。中央纵队是整个队伍的中枢神经,显得那样累赘,连印纸币的笨重机器都带上了,行动难免过于迟缓。林、聂曾议论过,这样笨重的行军纵队,于军事行动十分不利,为此感到忧虑。
10月21日,林、聂派一师袭占新田,二师六团袭占金鸡,又于次日占领版石圩,突破了敌人的堡垒线,粤军一师退守安西,红一军团乘胜追击,与在右翼行动的三军团同时追至安西城下,顺利地从南康、大庚岭边缘地区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这一道封锁线的胜利突破,与过去和粤军签订的秘密协议有关。粤军将领陈济棠执行了秘密协议①[《周恩来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1989年3月第1版,第265页。],没有作认真的堵截。
红军突过第一道封锁线,便是陌生的“白”区了。
国民党军在湖南桂东、汝城至广东城口设了第二道封锁线。林、聂命令二师六团以长途奔袭,一举夺得广东省仁化县城口。在右翼行动的三军团则包围监视了汝城。这样,红军便在城口到汝城之间突破了第二道封锁线。
突破第三道封锁线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时,蒋介石已窥知红军的去向,命令在江西、福建的嫡系部队尾追,命令粤军、湘军从南北两翼向红军压迫。
红一军团是先头部队。在执行任务中,聂荣臻坚决执行命令,率部占领制高点九峰山。
红一军团受领的任务是,派出一支部队控制粤汉铁路东10多公里的制高点九峰山,防备粤军占领乐昌后向红军发动袭击,以掩护中央纵队在九峰山至五指峰之间通过。林彪则不想占领九峰山,企图一下子冲过乐昌。理由是,敌人还没有到达乐昌。如乐昌得手,自然可以防止粤敌从那里对中央纵队进攻。对于林彪只顾本部队不顾中央和其他部队安全的侥幸心理,聂荣臻坚决反对。他对林彪说:“那可不行!我也估计敌人可能还没有到达乐昌。可是我们离乐昌还有段路程。我们的两只脚怎么能和敌人的车轮比呢?就算敌人现在还没有到乐昌,也有可能和敌人在乐昌碰上了,因为敌人是乘车。同时,我们也不能只管自己跑过乐昌就算完。如果我们不占领九峰山,敌人把后面的部队截断了怎么办?”聂荣臻坚持按中革军委的命令行事。
一军团参谋长左权建议派二师师长陈光带一个连到乐昌去侦察一下。聂荣臻说:“侦察也可以,不侦察也可以,你去侦察时,敌人可能还没有到,等你侦察回来,敌人可能就到了。担任如此重大的掩护任务,我们可不能干这些没有把握的事。我同意派人去侦察,但部队继续前进,一定遵照军委的命令行事,一定要派部队控制九峰山。”部队按既定路线前进了。聂荣臻忠实地履行了一个政治委员的职责。
二师师长侦察回来报告:乐昌大道上已经看到了敌人。
11月6日下午3时,军团部到了麻坑圩,林彪利用敌人的电话线亲自侦察敌情,在电话上他假装敌人的口气,和乐昌附近的赖田民团团长通了一次话。敌人的民团团长当然想不到和他通话的是红军,还问林彪红军到了何处,说前天粤军邓龙光部3个团到了乐昌,1个闭今天开往九峰山去了。林彪放下电话,赶紧命令二师四团,不惜一切代价抢占九峰山。四团深夜奔袭,一鼓作气抢占九峰山,时天降暴雨,道路泥泞,行动困难。他们在九峰山激战一天,完成了掩护中央纵队和红九军团的任务。
除了派四团占领九峰山,林、聂还派出得力部队攻击九峰山西侧的茶岭,监视九峰圩的敌人,保证了左翼的安全。
山路崎岖,大雨滂沱,饥饿寒冷,军情紧迫,整个行军十分艰苦。
聂荣臻有马,但像许多部队领导人一样,把马让给病员骑,他经常徒步行军。
部队在山路上拥挤不堪,速度缓慢,而国民党的尾追部队迫近,湘军和粤军从南北夹击过来。
红一师完成了抢占白石渡的任务。
在右翼行动的红三军团先后占领湖南省郴州的宜章、良田。
11月14日,主力红军在宜章、良田之间通过了第三道封锁线,转入广西,向湘江挺进。一军团因执行掩护任务,成了后卫,于15日通过了第三道封锁线。
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2年8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次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到苏联学习。1925年8月回国后,历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成员、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后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与向北伐军派遣中共党员等工作。
1927年7月中旬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参加南昌起义后任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 1930年初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同年5月后在中共中央特科和中央军委工作,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等地坚持秘密斗争。1931年12月进入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治委员,曾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4月,作为红军东路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漳州战役。 1932年冬以后,与军团长林彪率部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过金沙江后,任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曾率部参加直罗镇和东征、西征战役。1936年11月,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平型关战斗,取得全国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大胜利。1937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晋察冀3省边界地区创建了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1939年冬指挥雁宿崖、黄土岭战斗,击毙被日军称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旅团长。 1940年8月,在百团大战中,组织指挥部队在正太、津浦、平汉、北宁等铁路线进行破击战。1943年秋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部署晋察冀军区部队对日反攻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北平(今北京)市市长等职。先后参与指挥正太、清风店、石家庄、平津等战役。
1950年初任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协助中央军委领导人部署人民解放军继续解放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岛屿,肃清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的部署、训练、运输、供应、轮换等工作。曾参与组建各军兵种领导机构和一批军事院校,并组织制定军事条令、条例等。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1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58年兼任国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59年兼任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领导科技攻关,组织全国大协作,仅用5年时间就研制成功多种导弹和原子弹,不久又研制成功氢弹。
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斗争。1983~1988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因心力衰竭,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著有《聂荣臻回忆录》。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抢占九峰山
长征,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创举。但当时它却是红军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谋取生存的大规模战略转移。最初的目标是跨过湘江,与湘鄂西的二、六军团会师,去开展新局面。行动仓促,也出于保密,为什么转移,向哪里转移,怎么转移,没有向广大指战员进行动员。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从瑞金出发,率领红军及后方机关共8.6万多人踏上了漫长的征途。
一军团10月17日以后陆续离开瑞金以西地区,跨过了于都河。出发前,军委拨给两个补训团,军团总兵力达1.98万人。
夕阳西斜,聂荣臻缓步走出军团指挥部。即便是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行动面前,他也不慌不忙,来到于都河畔。部队一队队从桥上走过,攀上对面馒头形的山包,多少人在频频回首。他走上桥。河水哗哗地从桥下淌过,蜿蜒远去。他感到,于都河里流淌着苏区乡亲们的乳汁,抚育和壮大了红军。于都河,苏区的河,连结着苏区乡亲们的心,也连结着聂荣臻对苏区人民的无限眷恋之情。他开始爬山,又不断回首,终于到了山顶。再往前,还是苏区的土地,但看不到瑞金了。他在山顶上伫立良久,怀着激动的心,眺望那熟悉的景物。于都河在如血的夕照中变成一条金线,村庄披上灰色的雾霭。村头,河边,乡亲们目送着子弟兵远去。
聂荣臻想起进苏区时的情景。那心情与眼下的心情形成多么强烈的对照!单骑,明月,静谧的村庄,留在他的记忆里。当时他是那样兴奋,急不可待,一鼓作气从闽西跑到瑞金。他想起率领着一军团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转战于纵横数十个县的广大地区,多少次跨过于都河,两年又10个月的峰嵘岁月,这一切都将变成往事了。很快这里将变成另一个世界,这里的群众将会遭到什么劫难,他感到忧虑和痛心!
他策马向前。嗒嗒的马蹄声,把落日的残照,群山环抱的小平原,还有小平原对面一座山头上的古塔全都留在背后了。
虽然大家心情沉重,但红军的行军队伍是整齐的,一个个全背着江西的斗笠。可如果搞一个高空投影,那就不难发现,总体队形是多么笨重。它仿佛是一乘“轿子”,红一军团从左翼伸出,后面跟着红九军团,红三军团从右翼伸出,后面跟着红八军团,4个军团从四面护卫着中央和军委纵队。红五军团作全军的后卫。中央纵队是整个队伍的中枢神经,显得那样累赘,连印纸币的笨重机器都带上了,行动难免过于迟缓。林、聂曾议论过,这样笨重的行军纵队,于军事行动十分不利,为此感到忧虑。
10月21日,林、聂派一师袭占新田,二师六团袭占金鸡,又于次日占领版石圩,突破了敌人的堡垒线,粤军一师退守安西,红一军团乘胜追击,与在右翼行动的三军团同时追至安西城下,顺利地从南康、大庚岭边缘地区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这一道封锁线的胜利突破,与过去和粤军签订的秘密协议有关。粤军将领陈济棠执行了秘密协议①[《周恩来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1989年3月第1版,第265页。],没有作认真的堵截。
红军突过第一道封锁线,便是陌生的“白”区了。
国民党军在湖南桂东、汝城至广东城口设了第二道封锁线。林、聂命令二师六团以长途奔袭,一举夺得广东省仁化县城口。在右翼行动的三军团则包围监视了汝城。这样,红军便在城口到汝城之间突破了第二道封锁线。
突破第三道封锁线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时,蒋介石已窥知红军的去向,命令在江西、福建的嫡系部队尾追,命令粤军、湘军从南北两翼向红军压迫。
红一军团是先头部队。在执行任务中,聂荣臻坚决执行命令,率部占领制高点九峰山。
红一军团受领的任务是,派出一支部队控制粤汉铁路东10多公里的制高点九峰山,防备粤军占领乐昌后向红军发动袭击,以掩护中央纵队在九峰山至五指峰之间通过。林彪则不想占领九峰山,企图一下子冲过乐昌。理由是,敌人还没有到达乐昌。如乐昌得手,自然可以防止粤敌从那里对中央纵队进攻。对于林彪只顾本部队不顾中央和其他部队安全的侥幸心理,聂荣臻坚决反对。他对林彪说:“那可不行!我也估计敌人可能还没有到达乐昌。可是我们离乐昌还有段路程。我们的两只脚怎么能和敌人的车轮比呢?就算敌人现在还没有到乐昌,也有可能和敌人在乐昌碰上了,因为敌人是乘车。同时,我们也不能只管自己跑过乐昌就算完。如果我们不占领九峰山,敌人把后面的部队截断了怎么办?”聂荣臻坚持按中革军委的命令行事。
一军团参谋长左权建议派二师师长陈光带一个连到乐昌去侦察一下。聂荣臻说:“侦察也可以,不侦察也可以,你去侦察时,敌人可能还没有到,等你侦察回来,敌人可能就到了。担任如此重大的掩护任务,我们可不能干这些没有把握的事。我同意派人去侦察,但部队继续前进,一定遵照军委的命令行事,一定要派部队控制九峰山。”部队按既定路线前进了。聂荣臻忠实地履行了一个政治委员的职责。
二师师长侦察回来报告:乐昌大道上已经看到了敌人。
11月6日下午3时,军团部到了麻坑圩,林彪利用敌人的电话线亲自侦察敌情,在电话上他假装敌人的口气,和乐昌附近的赖田民团团长通了一次话。敌人的民团团长当然想不到和他通话的是红军,还问林彪红军到了何处,说前天粤军邓龙光部3个团到了乐昌,1个闭今天开往九峰山去了。林彪放下电话,赶紧命令二师四团,不惜一切代价抢占九峰山。四团深夜奔袭,一鼓作气抢占九峰山,时天降暴雨,道路泥泞,行动困难。他们在九峰山激战一天,完成了掩护中央纵队和红九军团的任务。
除了派四团占领九峰山,林、聂还派出得力部队攻击九峰山西侧的茶岭,监视九峰圩的敌人,保证了左翼的安全。
山路崎岖,大雨滂沱,饥饿寒冷,军情紧迫,整个行军十分艰苦。
聂荣臻有马,但像许多部队领导人一样,把马让给病员骑,他经常徒步行军。
部队在山路上拥挤不堪,速度缓慢,而国民党的尾追部队迫近,湘军和粤军从南北夹击过来。
红一师完成了抢占白石渡的任务。
在右翼行动的红三军团先后占领湖南省郴州的宜章、良田。
11月14日,主力红军在宜章、良田之间通过了第三道封锁线,转入广西,向湘江挺进。一军团因执行掩护任务,成了后卫,于15日通过了第三道封锁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