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2017-04-12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2月14号晚播出,看过这个颁奖典礼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看了中央电视台的“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非常感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直隐姓埋名,却一直捐款的老人张纪清。
千万不要忘掉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后代。
炎黄,是人类的始祖,带动了整个华夏族的发展与千古文明。我们身边总有隐姓埋名捐助社会的公益人士,他们默默为社会付出。
最终有一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公益人士,他叫炎黄,他叫张纪清。这位老人用二十七年投身于公益,他来自江阴,用一个人的文明撑起了整座城市的文明。
2015年11月,一位老人在江阴市某银行正起身离开,却晕倒在地上。被好心人送进医院。人们在他身上找到了三张汇款单,汇款人的名字,叫炎黄。那天,那个被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的身份终于解开。老人的名字叫张纪清。
“这不是什么大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张纪清老人在感动中国里与主持人这样说。张纪清老人也没有预料到会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解开隐藏了二十七年的身份之谜。原本老人打算把这个秘密保守一辈子,连最亲近的子女都不会透露。在张纪清老人眼中,他做的这些都是小事,助人为乐、济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几乎每年,祝塘镇都会收到“炎黄”的汇款,而汇款地址却是五花八门,寻找后发现地址都是假的。想寻找这位好心人的人们也只能失望而归。“我要的不是名,是心!”这便是张纪清老人的初衷,老人想尽各种办法“潜伏”,不愿以恩人自居。
看着电视屏幕中的老人为了自己的那份行善之心,从原本的祝塘首富到现在住在七十平米的房子里与老伴靠养老金生活,从二十七年前寄出的第一笔捐款到二十七年后的如今,老人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是炎黄的子孙,因为我们有济贫帮困的文明。
感动中国,有多人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无悔奉献只为给子女、社会、身边的人带去一份未来,一份温暖,一份快乐。感动中国,虽然隔着屏幕,但感动中国的夜晚有多少人为荧幕中那些感动人心的事迹所流泪。感动中国,我们的身边又有谁跟他们一样在默默付出。只是我们不知道。但我们也许能跟他们一样,我们同样是炎黄子孙,我们同样有传承千古的文明。
感动中国,也许我们能感动未来。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因为有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世界才会继续。因为有那些无私付出的人们,身边才有感动,已致感动了整个中国。
《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观后感》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但是十大人物的精神和带给我们的感动,却深深的留在我们的脑海里,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成为了我们前行的动力。
《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晚上八点我们一家人准时坐在了电视机前,看《2014感动中国人物》,当一个个平凡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眼前播放,泪水和感动在整整2个小时的静默中伴随着我们。当我们一次次被真情感动,才会体会到,世界原来这般美好,人情原来这般纯洁。该是多么美好的家庭才塑造了这么感人的故事呀!
看了这个节目之后,儿子说:“他们都干了许多好事。”这句话让我受益很多。是呀,世上有许许多多的好人,他们都是那么地高尚、伟大!是我们人生的好榜样!他们也很平凡,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员,可他们却在平凡的位置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也使他们的人生也变得从此不再平凡。所以,他们感动着我们。我们的生活需要这样的好人,我们美好幸福的生活需要用温暖来营造,需要用善良来创造。
通过观看这个电视节目,我们一家人也趁机进行了沟通,尤其是对儿子。电视节目使他认识人需要多做好事,做的好事多了终究会让人感动!其实我们都明白如果我们都能用心努力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
我觉得我们这些爸爸妈妈们,不应该错过这些好节目,去感受这些单纯的爱,让自己的灵魂经历一次洗礼,让这爱唤醒自己内心深处蛰伏许久的人性的光辉……还有我们正在成长的孩子,希望藉此让他们去感悟什么是追求、理想,什么是人性和爱,还有如何面对荣誉、苦难、付出……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事感动着我们,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让我们用最纯净的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高尔基说过,如果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
昨晚的《感动中国》节目,里边有一位上台领奖的母亲,她叫姚厚芝,在自己身患癌症的情况下,想自己在人世间留存的时间是有限的,就决定了自己绣一幅《清明上河图》,等有一天,孩子上大学了,如果没有上学的钱就可以卖掉它换作学费。抱着这样一个想法,她忍着病痛的折磨,穿针引线,缝制成了巨幅十字绣《清明上河图》。
只要有母亲,就会人间充满爱,正是那一个个伟大的母亲,创造着人类的奇迹,感恩母爱,感恩世界。
我读过一篇文章《母爱超越生命》,讲的是一只用来做实验的成年小白鼠,因为腋下有一硬块被淘汰下来,研究人员单独喂养它,想了解一下硬块的性质。十几天过去了,肿块在长大,它的腹部也逐渐大了起来,以为是它的肿瘤在转移。
有一天发现它不吃不喝,焦躁不安,以为它寿数已尽,打算对它进行解剖,打开手术包,一幕惊呆了,小白鼠死死咬住肿块,猛地一扯,皮肤裂开口子,鲜血直流,它疼得全身颤抖,稍后又一口口吞噬着那些将要夺去它生命的肿块,一大半被它吞下,为它那种渴望生命的精神打动。
第二天一早,研究人员想看看它是否还活着,吃惊的是它的身下,竟然卧着十只粉红色的鼠仔,它们正拼命地吸着乳汁。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才知道母鼠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延长自己的生命。
那天终于来到了,在鼠仔满二十一天时,母鼠离开了人世,它安然的卧着一动不动,小鼠依偎着它,研究人员想到仔鼠的离乳期是二十一天,也就是说小鼠从今天开始离开母乳,它们也可能独立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潸然泪下。
母爱的伟大可挡山河,可遮日月,感谢所有的母亲,动物尚且能如此,人类的母亲更是创造奇迹。
感叹“人皆有母我独无”,母亲在我九岁时就去了天堂,不知道天堂里冷不冷,路有多远,母亲离开我三十六年了,我的记忆,她的爱充满世界,爱我们的母亲吧,她们用爱谱写着人类的赞歌。
《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我一直期待这《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播出,昨晚在央视这个节目终于播出。听着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不禁泪流满面,但是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位是“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陈家顺。
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几年前,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麻烦事接踵而来:此前劳务输出由乡镇、村负责宣传动员,但是乡亲出去后常说外面的情况和听到的宣传不一样。陈家顺成了乡亲们的“出气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顿。
陈家顺辗转反侧,问题出哪儿了?为把真实的用工信息传达给乡亲,也为了更好地给乡亲们维权,他下了决心: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几年。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你是农民工吗?”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
“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每天早上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刚开始时要花3小时才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干完了。”一个月后,陈家顺在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辞职,推荐了几位乡亲来这里务工。
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各行业信息,陈家顺逼着自己快速学习、上手。比如,刚学会养猪,又得适应工厂流水线上的作业。“卧底”打工时,但凡找到用工条件相对优越的,总会眼前一亮。他曾应聘到一家中等规模的饰品厂,待遇和条件很不错:保底工资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厂里会补发加班费,还有免费的工作餐。一个月后,他介绍了20多名老乡过来,事先郑重其事和老板谈好条件:报销工人过来的车费,每月的工资按时发,尽量给工人安排技术性岗位……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
陈家顺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农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看了中央电视台的“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非常感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直隐姓埋名,却一直捐款的老人张纪清。
千万不要忘掉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后代。
炎黄,是人类的始祖,带动了整个华夏族的发展与千古文明。我们身边总有隐姓埋名捐助社会的公益人士,他们默默为社会付出。
最终有一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公益人士,他叫炎黄,他叫张纪清。这位老人用二十七年投身于公益,他来自江阴,用一个人的文明撑起了整座城市的文明。
2015年11月,一位老人在江阴市某银行正起身离开,却晕倒在地上。被好心人送进医院。人们在他身上找到了三张汇款单,汇款人的名字,叫炎黄。那天,那个被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的身份终于解开。老人的名字叫张纪清。
“这不是什么大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张纪清老人在感动中国里与主持人这样说。张纪清老人也没有预料到会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解开隐藏了二十七年的身份之谜。原本老人打算把这个秘密保守一辈子,连最亲近的子女都不会透露。在张纪清老人眼中,他做的这些都是小事,助人为乐、济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几乎每年,祝塘镇都会收到“炎黄”的汇款,而汇款地址却是五花八门,寻找后发现地址都是假的。想寻找这位好心人的人们也只能失望而归。“我要的不是名,是心!”这便是张纪清老人的初衷,老人想尽各种办法“潜伏”,不愿以恩人自居。
看着电视屏幕中的老人为了自己的那份行善之心,从原本的祝塘首富到现在住在七十平米的房子里与老伴靠养老金生活,从二十七年前寄出的第一笔捐款到二十七年后的如今,老人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是炎黄的子孙,因为我们有济贫帮困的文明。
感动中国,有多人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无悔奉献只为给子女、社会、身边的人带去一份未来,一份温暖,一份快乐。感动中国,虽然隔着屏幕,但感动中国的夜晚有多少人为荧幕中那些感动人心的事迹所流泪。感动中国,我们的身边又有谁跟他们一样在默默付出。只是我们不知道。但我们也许能跟他们一样,我们同样是炎黄子孙,我们同样有传承千古的文明。
感动中国,也许我们能感动未来。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因为有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世界才会继续。因为有那些无私付出的人们,身边才有感动,已致感动了整个中国。
《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观后感》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但是十大人物的精神和带给我们的感动,却深深的留在我们的脑海里,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成为了我们前行的动力。
《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晚上八点我们一家人准时坐在了电视机前,看《2014感动中国人物》,当一个个平凡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眼前播放,泪水和感动在整整2个小时的静默中伴随着我们。当我们一次次被真情感动,才会体会到,世界原来这般美好,人情原来这般纯洁。该是多么美好的家庭才塑造了这么感人的故事呀!
看了这个节目之后,儿子说:“他们都干了许多好事。”这句话让我受益很多。是呀,世上有许许多多的好人,他们都是那么地高尚、伟大!是我们人生的好榜样!他们也很平凡,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员,可他们却在平凡的位置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也使他们的人生也变得从此不再平凡。所以,他们感动着我们。我们的生活需要这样的好人,我们美好幸福的生活需要用温暖来营造,需要用善良来创造。
通过观看这个电视节目,我们一家人也趁机进行了沟通,尤其是对儿子。电视节目使他认识人需要多做好事,做的好事多了终究会让人感动!其实我们都明白如果我们都能用心努力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
我觉得我们这些爸爸妈妈们,不应该错过这些好节目,去感受这些单纯的爱,让自己的灵魂经历一次洗礼,让这爱唤醒自己内心深处蛰伏许久的人性的光辉……还有我们正在成长的孩子,希望藉此让他们去感悟什么是追求、理想,什么是人性和爱,还有如何面对荣誉、苦难、付出……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事感动着我们,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让我们用最纯净的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高尔基说过,如果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
昨晚的《感动中国》节目,里边有一位上台领奖的母亲,她叫姚厚芝,在自己身患癌症的情况下,想自己在人世间留存的时间是有限的,就决定了自己绣一幅《清明上河图》,等有一天,孩子上大学了,如果没有上学的钱就可以卖掉它换作学费。抱着这样一个想法,她忍着病痛的折磨,穿针引线,缝制成了巨幅十字绣《清明上河图》。
只要有母亲,就会人间充满爱,正是那一个个伟大的母亲,创造着人类的奇迹,感恩母爱,感恩世界。
我读过一篇文章《母爱超越生命》,讲的是一只用来做实验的成年小白鼠,因为腋下有一硬块被淘汰下来,研究人员单独喂养它,想了解一下硬块的性质。十几天过去了,肿块在长大,它的腹部也逐渐大了起来,以为是它的肿瘤在转移。
有一天发现它不吃不喝,焦躁不安,以为它寿数已尽,打算对它进行解剖,打开手术包,一幕惊呆了,小白鼠死死咬住肿块,猛地一扯,皮肤裂开口子,鲜血直流,它疼得全身颤抖,稍后又一口口吞噬着那些将要夺去它生命的肿块,一大半被它吞下,为它那种渴望生命的精神打动。
第二天一早,研究人员想看看它是否还活着,吃惊的是它的身下,竟然卧着十只粉红色的鼠仔,它们正拼命地吸着乳汁。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才知道母鼠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延长自己的生命。
那天终于来到了,在鼠仔满二十一天时,母鼠离开了人世,它安然的卧着一动不动,小鼠依偎着它,研究人员想到仔鼠的离乳期是二十一天,也就是说小鼠从今天开始离开母乳,它们也可能独立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潸然泪下。
母爱的伟大可挡山河,可遮日月,感谢所有的母亲,动物尚且能如此,人类的母亲更是创造奇迹。
感叹“人皆有母我独无”,母亲在我九岁时就去了天堂,不知道天堂里冷不冷,路有多远,母亲离开我三十六年了,我的记忆,她的爱充满世界,爱我们的母亲吧,她们用爱谱写着人类的赞歌。
《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我一直期待这《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播出,昨晚在央视这个节目终于播出。听着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不禁泪流满面,但是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位是“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陈家顺。
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几年前,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麻烦事接踵而来:此前劳务输出由乡镇、村负责宣传动员,但是乡亲出去后常说外面的情况和听到的宣传不一样。陈家顺成了乡亲们的“出气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顿。
陈家顺辗转反侧,问题出哪儿了?为把真实的用工信息传达给乡亲,也为了更好地给乡亲们维权,他下了决心: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几年。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你是农民工吗?”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
“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每天早上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刚开始时要花3小时才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干完了。”一个月后,陈家顺在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辞职,推荐了几位乡亲来这里务工。
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各行业信息,陈家顺逼着自己快速学习、上手。比如,刚学会养猪,又得适应工厂流水线上的作业。“卧底”打工时,但凡找到用工条件相对优越的,总会眼前一亮。他曾应聘到一家中等规模的饰品厂,待遇和条件很不错:保底工资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厂里会补发加班费,还有免费的工作餐。一个月后,他介绍了20多名老乡过来,事先郑重其事和老板谈好条件:报销工人过来的车费,每月的工资按时发,尽量给工人安排技术性岗位……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
陈家顺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农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朝闻通
2024-10-12 广告
2024-10-12 广告
朝闻通是国内知名的媒体发布服务公司,专注企业国内外媒体发布、新闻发布会、活动策划推广、媒体邀约、海外推广营销21年。业务咨询: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合作案例点击查看详情微博KOL:微博KOL合作价格点击查看详情公众号KOL:公众号KOL合作...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朝闻通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