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小学数学期末高效复习

 我来答
Se7en24
2016-12-29 · TA获得超过129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91
采纳率:46%
帮助的人:912万
展开全部
一、课型把握
复习课的特点:
1、知识的归纳整理;
2、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训练;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4、提升数学思考。
大凡复习课需要呈现以上几部分,复习课不同于练习课,更不同于新授课,复习课更注重的是知识线索的归纳与梳理,形成知识链,建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系统性的知识脉络,在梳理过程中查缺补漏,使学生完整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把握,突出一个“清”字。而迁移训练部分要设计富有针对性的,典型性的内容,为学生归纳的知识脉络进行及时巩固与检验,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理解的建构过程,只求针对性,不求面面俱到。
二、注重方法(既包括学生学习方法,也包括教师复习课的方法)
在平时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各个年级,特别是低年级的复习课,在开课伊始,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把握,非常不理想,不会回顾,鉴于此,我们采用两种策略:
一是课前复习策略。
二是看课题启发回忆,必要时看书回顾;
教学中,复习课的明显特点就是在每个具体的问题基础上,务必做到知识要点的提炼与归纳,鉴于课标的要求,低年级学生不宜机械记忆与明文的限定归纳,我们在教学中,只要求教师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归纳,不要求学生的死记硬背。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提请注意的要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将过程与方法真正运用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这样在注重方法的同时,才会避免学生的马虎,才会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学中,学生仍然是解决问题的主体,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复习课的自主性原则;
四十分钟的整理与复习,不可能将某些内容全部解决,要以突出重点,具体针对性原则;
通过整理与复习,给学生建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理清知识的脉络,体现复习课的系统性原则;
在复习课上,查漏补缺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在归纳与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将问题解决在整理复习中。
三、形成习惯
复习课大体要经历这样几个过程——忆、清、析、练。
由于我们长期没有将复习课规范研究,很多教师还停留在集中分类,集中练习的程度上,练习的时间没少花费,但效果却不明显,学生为什么练习N次,考试却还会出错或失误,课前回顾,变得哑口无言,实践证明,学生是可以回顾出已有知识的。我的理解是:复习课还没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还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我们长期规范地上好复习课,势必会为学生形成一种习惯,知道复习课之前,学生怎么做,做点啥,至少能回顾出已有知识(这是好习惯造就的能力)。学生会复习了,同样也就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难道我们的教学不是“教,为了不教”吗?
四、留下思考
虽然我们已经在复习课的处理上做出了相应的决策,但教学有法,却无定法,我们的做法,是不是最好的,是不是可行的,还有待于研究与实践。下面几个问题,也肯请诸位诸位予以争鸣:(实际下面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1)课前回顾还要不要?怎么要?
(2)复习课的板书要怎么写?
(3)归纳总结可以吗?
(4)复习中的问题意识还要不要?
我们坚信如果教师坚持“以学定教,顺势而导”,复习课“预设”充分,一定也能上得“精彩”。
五、几点建议
没有评定的测试不做
没有检查的作业不做
过于简单的题目不做
过于复杂的题目不做
归根结底:要以教材为中心,忌舍本求末。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双基”(目前已经调整为‘四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本经验与基本思想)的强化训练,而基础知识的重要载体恰恰就是师生手中的教材。在期末系统复习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中心,以课本为复习之本,以新课标为指导,落实好“双基”的训练和掌握。以课本为蓝本,要做到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死扣课本,能够创造性地合理运用教材,达到举一反三的复习目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