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听听初冬的声音
初冬
冬天来了,可我们却没感觉到。
时光似乎已忘了变换季节,我们好像还滞留在深秋。
已经过了立冬,天气却比前些天更暖了一些,阳光也更加明媚,延续了好些天的雾已完全地散了,天空一下子变得明朗了许多。这几天,太阳总是很早就露出笑脸,金色的光辉从东边的天空洒向整个大地,给地上的一切都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一直没有风,空气微微有些冷,但决称不上寒,看起来很洁净,似乎雾的散去也带走了浮在空中的灰尘。在这样的早晨,行走在初冬的阳光里,心情好的没法说,就想学那些农村的老人,闲暇时找一处向阳背风的墙根,眯起眼睛静静地靠在那里,舒舒服服地享受那初冬阳光的温情----那阳光如爱人柔情的手一样拂着你的脸,让你有一种暖意,有一种迷醉,真想闭上眼睛美美地睡上一觉。
因为天气暖和,树木也没什么特别明显的变化。柳依然垂着那长长的枝条,如一根根长长的发丝,没有风的吹拂,就那么一动不动地直直地垂着,如眉的柳叶还是青的,虽说不再鲜艳,但也决没泛黄,更没干枯,还没一点离开枝头的迹象。也许是季节的原因,柳已不再能唤起离情的伤感,只是静默成一道初冬的风景,在路的两边如安静的少女。
泡桐那手掌一样的叶片在深秋已是黄绿斑驳,现在似乎更多了一分干涩。虽说叶子已见枯萎的迹象,但仍顽强地占据着枝头,很少飘零。整棵树的树冠比夏季满树青翠时并不显单薄多少,只是增加了几分苍桑感,别具一种特别的美,如哪位油画大师用手中的彩笔刻意渲染的效果:青中透黄,黄中带褐,色彩丰富极了。偶尔缓缓落下的一片大大的泡桐叶,如一只小鸟伸开翅膀缓缓滑下,极轻柔地。随手拾起来,细细看这走过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树叶,只见它平平地伸展着,稍暗的黄色,也可能带着绿的或褐的斑点,比手掌还要大一些,摸上去似乎还留着树的温度和湿度。在初冬的阳光下这飘落的泡桐叶很快就会失去水分,变得干枯,叶边渐渐翘起,静静地伏在路边,伏在草坪上。如果现在来一场大风,那泡桐很快就会脱去盛装,树脚下会堆积厚厚的一层树叶,如在地上铺了一层很厚很厚的金棕色地毯,踩上去有一种软软的质感,那是我最喜欢看的初冬的风景。只是没有风,这记忆中的一幕只能在想象里重温了。
前些天的深秋浓雾已把银杏彻底变了样,再也找不到一片绿叶,整棵树已变成童话中的金树了。小时候曾在收音机中听过一篇写银杏的文章,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银杏树,更没看过银杏树。但听了那篇文章后,心中就对这种树有了一种感情,总想看看银杏是什么样子的,它怎么就被称为活化石呢?后来上了中学,在生物中学了银杏,那种情结依然很深,学时就特别用心,虽说还是没见过真的银杏树,但已能在想象中让它站起来了。直到后来真的看见它时,竟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好像早已与它相识了多年一样。只是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我见过的银杏从不结果,无论大小。虽说没有风,那一枚枚金黄色的小扇子还是不断在飘落,枝头已削瘦了许多,有些树已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杈。银杏是我见过的最挺拔的树,树干总是那么笔直,而树枝也是很紧凑地向上伸展。树下的草坪上早已落满了一层金黄色的蝴蝶,阳光洒在这些蝴蝶上,呈现出一种绚烂,这景致是冬日里的一种辉煌,成为记忆里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各种曾经开花结果的树都早已是没有一片树叶,在阳光下裸露着深褐色的枝干,期待着下一个春天。
草坪里的草对季节的变换浑然不觉,依然如故地保持着那种新鲜的绿色。初冬的阳光洒落在草坪上,竟会有一种错觉,好像那里还是春。古人曾问“春归何处”,看来春是留在了草的身上,要不冬日里怎么会见芳草萋萋呢?
看季节,冬天已经来了,但这初冬还不见一点萧杀。
初冬似乎少了几分萧条,多了一些本不该有的柔美。
听花开的声音
又是一个樱花浪漫的季节,我站在樱花树下,用心倾听那满载着历史的花开的声音:
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登皋赋诗,躬耕田园,纵然生计无保,也绝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混浊的社会恶势力同流合污,藐视和厌恶官场的卑鄙生活。
——这是对世俗官场的拒绝。
文天祥一副正气凛然,不畏刀枪凌辱,不屈金钱私利,纵然魂归狼烟,也要“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一如文天祥的“视死忽如归”的气魄,在菜市口行刑一刻,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是对威武淫利的拒绝。
……
一瓣、两瓣……又一个花蕾绽放在微风中,它用轻细而新晰的声音述说着这一个个沁人肺腑,牵人感伤,却又震人心灵的历史人物。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亘古不边的思想:当世俗的浊流向你的身体、心灵曼延时,你应该怀着一颗清明而志远的心说:“不!”当刀子一次一次刺进你的胸脯,金钱权势一再引诱你时,你应该保守心中的那份正义,坚决说:“不!”
微风吹拂,无数的花蕾竟相开放,静心倾听那孕育历史古老气息的花开之声:
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门庭若市,国泰民安,使周边的国家皆朝于齐,造齐之盛世;赵太后听触龙说言,以长安君为质,终赵国取得齐国援助,逃过亡国之灾;一名画家画了一头牛低头吃草,一路人走过指出画中的错误,画家欣然接受,并从此留心生活,终成一代画宗师……
——这是虚心接受,结合自身,创造伟业。
一阵风过,一朵花蕾绽放,却又轻轻飘落在我的手心。
恍然想起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有那么一对父子赶着一头驴回家。先是父骑驴,后有人说父不疼子;换子骑驴,又有人说子不孝父。最后两人扛驴回家。每想起这个故事总是不禁笑出声。这对父子只是一味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却没有从自身出发,终弄出个“人扛驴”的笑话让后人耻笑。可见并不是一味接受,就能做好一件事,还要从自身出发,运用自我的意识,用正确的道德思想作准则,正确看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做出恰当的选择——拒绝或接受。
站在樱花树下,用心倾听载着历史的花开的声音,学会拒绝和学会接受
初冬
冬天来了,可我们却没感觉到。
时光似乎已忘了变换季节,我们好像还滞留在深秋。
已经过了立冬,天气却比前些天更暖了一些,阳光也更加明媚,延续了好些天的雾已完全地散了,天空一下子变得明朗了许多。这几天,太阳总是很早就露出笑脸,金色的光辉从东边的天空洒向整个大地,给地上的一切都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一直没有风,空气微微有些冷,但决称不上寒,看起来很洁净,似乎雾的散去也带走了浮在空中的灰尘。在这样的早晨,行走在初冬的阳光里,心情好的没法说,就想学那些农村的老人,闲暇时找一处向阳背风的墙根,眯起眼睛静静地靠在那里,舒舒服服地享受那初冬阳光的温情----那阳光如爱人柔情的手一样拂着你的脸,让你有一种暖意,有一种迷醉,真想闭上眼睛美美地睡上一觉。
因为天气暖和,树木也没什么特别明显的变化。柳依然垂着那长长的枝条,如一根根长长的发丝,没有风的吹拂,就那么一动不动地直直地垂着,如眉的柳叶还是青的,虽说不再鲜艳,但也决没泛黄,更没干枯,还没一点离开枝头的迹象。也许是季节的原因,柳已不再能唤起离情的伤感,只是静默成一道初冬的风景,在路的两边如安静的少女。
泡桐那手掌一样的叶片在深秋已是黄绿斑驳,现在似乎更多了一分干涩。虽说叶子已见枯萎的迹象,但仍顽强地占据着枝头,很少飘零。整棵树的树冠比夏季满树青翠时并不显单薄多少,只是增加了几分苍桑感,别具一种特别的美,如哪位油画大师用手中的彩笔刻意渲染的效果:青中透黄,黄中带褐,色彩丰富极了。偶尔缓缓落下的一片大大的泡桐叶,如一只小鸟伸开翅膀缓缓滑下,极轻柔地。随手拾起来,细细看这走过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树叶,只见它平平地伸展着,稍暗的黄色,也可能带着绿的或褐的斑点,比手掌还要大一些,摸上去似乎还留着树的温度和湿度。在初冬的阳光下这飘落的泡桐叶很快就会失去水分,变得干枯,叶边渐渐翘起,静静地伏在路边,伏在草坪上。如果现在来一场大风,那泡桐很快就会脱去盛装,树脚下会堆积厚厚的一层树叶,如在地上铺了一层很厚很厚的金棕色地毯,踩上去有一种软软的质感,那是我最喜欢看的初冬的风景。只是没有风,这记忆中的一幕只能在想象里重温了。
前些天的深秋浓雾已把银杏彻底变了样,再也找不到一片绿叶,整棵树已变成童话中的金树了。小时候曾在收音机中听过一篇写银杏的文章,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银杏树,更没看过银杏树。但听了那篇文章后,心中就对这种树有了一种感情,总想看看银杏是什么样子的,它怎么就被称为活化石呢?后来上了中学,在生物中学了银杏,那种情结依然很深,学时就特别用心,虽说还是没见过真的银杏树,但已能在想象中让它站起来了。直到后来真的看见它时,竟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好像早已与它相识了多年一样。只是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我见过的银杏从不结果,无论大小。虽说没有风,那一枚枚金黄色的小扇子还是不断在飘落,枝头已削瘦了许多,有些树已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杈。银杏是我见过的最挺拔的树,树干总是那么笔直,而树枝也是很紧凑地向上伸展。树下的草坪上早已落满了一层金黄色的蝴蝶,阳光洒在这些蝴蝶上,呈现出一种绚烂,这景致是冬日里的一种辉煌,成为记忆里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各种曾经开花结果的树都早已是没有一片树叶,在阳光下裸露着深褐色的枝干,期待着下一个春天。
草坪里的草对季节的变换浑然不觉,依然如故地保持着那种新鲜的绿色。初冬的阳光洒落在草坪上,竟会有一种错觉,好像那里还是春。古人曾问“春归何处”,看来春是留在了草的身上,要不冬日里怎么会见芳草萋萋呢?
看季节,冬天已经来了,但这初冬还不见一点萧杀。
初冬似乎少了几分萧条,多了一些本不该有的柔美。
听花开的声音
又是一个樱花浪漫的季节,我站在樱花树下,用心倾听那满载着历史的花开的声音:
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登皋赋诗,躬耕田园,纵然生计无保,也绝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混浊的社会恶势力同流合污,藐视和厌恶官场的卑鄙生活。
——这是对世俗官场的拒绝。
文天祥一副正气凛然,不畏刀枪凌辱,不屈金钱私利,纵然魂归狼烟,也要“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一如文天祥的“视死忽如归”的气魄,在菜市口行刑一刻,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是对威武淫利的拒绝。
……
一瓣、两瓣……又一个花蕾绽放在微风中,它用轻细而新晰的声音述说着这一个个沁人肺腑,牵人感伤,却又震人心灵的历史人物。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亘古不边的思想:当世俗的浊流向你的身体、心灵曼延时,你应该怀着一颗清明而志远的心说:“不!”当刀子一次一次刺进你的胸脯,金钱权势一再引诱你时,你应该保守心中的那份正义,坚决说:“不!”
微风吹拂,无数的花蕾竟相开放,静心倾听那孕育历史古老气息的花开之声:
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门庭若市,国泰民安,使周边的国家皆朝于齐,造齐之盛世;赵太后听触龙说言,以长安君为质,终赵国取得齐国援助,逃过亡国之灾;一名画家画了一头牛低头吃草,一路人走过指出画中的错误,画家欣然接受,并从此留心生活,终成一代画宗师……
——这是虚心接受,结合自身,创造伟业。
一阵风过,一朵花蕾绽放,却又轻轻飘落在我的手心。
恍然想起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有那么一对父子赶着一头驴回家。先是父骑驴,后有人说父不疼子;换子骑驴,又有人说子不孝父。最后两人扛驴回家。每想起这个故事总是不禁笑出声。这对父子只是一味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却没有从自身出发,终弄出个“人扛驴”的笑话让后人耻笑。可见并不是一味接受,就能做好一件事,还要从自身出发,运用自我的意识,用正确的道德思想作准则,正确看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做出恰当的选择——拒绝或接受。
站在樱花树下,用心倾听载着历史的花开的声音,学会拒绝和学会接受
展开全部
听t听雨的声音
新城近日总有小雨,一扫夏日的酷热,已经立秋了,也算的上是秋雨了,雨点和清风携着丝丝的凉意,薄寒袭人。
在我的阳台上,听这簌簌的雨声,想听的见雨声必要有承载物才行,虽说“淅零零细雨洒芭蕉”古人都喜欢雨打芭蕉,但于我,还是更喜欢那音乐广场大小合适的树叶,那声音听来更悦耳,抑扬顿挫。
广场上有十几棵榕树,树梢高度正够得着窗户,微风路过,树梢轻飘摇曳,被涤荡的不止是树,还有整个心。倘若在音乐广场的小池塘边听雨,那一定很美。
一阵雨花漂来,忽的让我想起了孩儿时那家乡的塘里的荷叶,间或散落一两枝莲,瘦小的很,楚楚动人。那雨打荷叶带来的不仅是曼妙的声音,更有诗一般的画面,碧绿的荷叶上,雨滴或滑落或转入叶心,滚动着,婷婷的叶子伴风轻摆,细雨,红莲,绿荷,涟漪,这样的视觉享受需凑巧路过才好,刻意奔去未免太过矫情。许久不曾在塘边听雨,就像那逝去的岁月。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历代文人听雨的文章里总是伤感的,陆放翁的“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篷”颇有“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无奈;黛玉的《秋窗风雨夕》中“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伴似离人泣”“不知秋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委实凄凉可怜可叹秋雨总带着人们的愁绪而来,极少有说丰年里的稻花香。
今夜我听雨却未有半点愁绪,令我沉醉的是这忽远忽近,忽慢忽急的雨声,对面那透过纱窗的点点灯光,那是新城人家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无比。
凉爽的雨给燥热夏夜带来了平静。噼啪,雨打在纱窗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外面该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吧:花园里的蔷薇、月季沾满了水珠,像镶了一粒粒珍珠,花骨朵出落得更加娇艳了,睡梦中露出甜甜的笑靥。雨珠儿打在碧绿的树叶上,无奈这薄薄的一片绿承受不起这“沉重”的压力,于是雨珠儿像坐滑梯一样溜下来,落进大地的怀抱。水泥地上的雨水汇成一条条小溪,只有掉进小水坑的雨滴像跳水运动员一样以极优美的姿势落下去,溅起一个个水珠。
雨水把灯光笼上了一层玫瑰色。雨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促,也许这时的酒斑竹再举杯邀雨?可在自吟“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也许这时的苹果在弹奏琴音和雨?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画面。也许这时的御前在挥毫激扬高歌?虽未喝酒,也还是要喝茶的,冲上一杯桂花荷叶茶,啊,顿时满屋飘香,满口余香。
于是我更是索性关了灯,点上一只浮蜡,摆好茶杯,缕缕茶香与幽幽的烛光,伴着窗外雨声,想象着“山中一夜雨,树抄百重泉”的美景,有了这雨,这夜,这茶思,自然飘飞的很远,记忆沉淀的很深,呵呵,此夜足矣。
微风习来,树叶沙沙做响,雨珠们挤作一团又四散开来,不变的还是那淅淅沥沥的声音,仔细听来,空灵而悠远。雨是一位诗人,用心书写着一首首无字的诗,雨是一位哲学家,从它那能得到深刻的哲理,雨是一位音乐家,能谱写出最优美的旋律,雨是一位艺术家,让世界经了它的手而更加美丽.
新城近日总有小雨,一扫夏日的酷热,已经立秋了,也算的上是秋雨了,雨点和清风携着丝丝的凉意,薄寒袭人。
在我的阳台上,听这簌簌的雨声,想听的见雨声必要有承载物才行,虽说“淅零零细雨洒芭蕉”古人都喜欢雨打芭蕉,但于我,还是更喜欢那音乐广场大小合适的树叶,那声音听来更悦耳,抑扬顿挫。
广场上有十几棵榕树,树梢高度正够得着窗户,微风路过,树梢轻飘摇曳,被涤荡的不止是树,还有整个心。倘若在音乐广场的小池塘边听雨,那一定很美。
一阵雨花漂来,忽的让我想起了孩儿时那家乡的塘里的荷叶,间或散落一两枝莲,瘦小的很,楚楚动人。那雨打荷叶带来的不仅是曼妙的声音,更有诗一般的画面,碧绿的荷叶上,雨滴或滑落或转入叶心,滚动着,婷婷的叶子伴风轻摆,细雨,红莲,绿荷,涟漪,这样的视觉享受需凑巧路过才好,刻意奔去未免太过矫情。许久不曾在塘边听雨,就像那逝去的岁月。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历代文人听雨的文章里总是伤感的,陆放翁的“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篷”颇有“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无奈;黛玉的《秋窗风雨夕》中“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伴似离人泣”“不知秋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委实凄凉可怜可叹秋雨总带着人们的愁绪而来,极少有说丰年里的稻花香。
今夜我听雨却未有半点愁绪,令我沉醉的是这忽远忽近,忽慢忽急的雨声,对面那透过纱窗的点点灯光,那是新城人家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无比。
凉爽的雨给燥热夏夜带来了平静。噼啪,雨打在纱窗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外面该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吧:花园里的蔷薇、月季沾满了水珠,像镶了一粒粒珍珠,花骨朵出落得更加娇艳了,睡梦中露出甜甜的笑靥。雨珠儿打在碧绿的树叶上,无奈这薄薄的一片绿承受不起这“沉重”的压力,于是雨珠儿像坐滑梯一样溜下来,落进大地的怀抱。水泥地上的雨水汇成一条条小溪,只有掉进小水坑的雨滴像跳水运动员一样以极优美的姿势落下去,溅起一个个水珠。
雨水把灯光笼上了一层玫瑰色。雨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促,也许这时的酒斑竹再举杯邀雨?可在自吟“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也许这时的苹果在弹奏琴音和雨?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画面。也许这时的御前在挥毫激扬高歌?虽未喝酒,也还是要喝茶的,冲上一杯桂花荷叶茶,啊,顿时满屋飘香,满口余香。
于是我更是索性关了灯,点上一只浮蜡,摆好茶杯,缕缕茶香与幽幽的烛光,伴着窗外雨声,想象着“山中一夜雨,树抄百重泉”的美景,有了这雨,这夜,这茶思,自然飘飞的很远,记忆沉淀的很深,呵呵,此夜足矣。
微风习来,树叶沙沙做响,雨珠们挤作一团又四散开来,不变的还是那淅淅沥沥的声音,仔细听来,空灵而悠远。雨是一位诗人,用心书写着一首首无字的诗,雨是一位哲学家,从它那能得到深刻的哲理,雨是一位音乐家,能谱写出最优美的旋律,雨是一位艺术家,让世界经了它的手而更加美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