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如何走出困境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实也创造了新契机.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美术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回归它本来的地位,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就当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及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 当前学校美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我国历史上千年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对人们思维习惯的影响和当前高考制度的现实存在,应试教育思想还深入人心,并且仍作用于当前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素质教育仍然始终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和口头上而未能成为教育的主导思想.考试成绩仍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衡量教育质量的不二法宝.在这种教育体制的笼罩下,各学科自然以其与高考的亲疏远近关系而分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美术学科也必然难逃边缘化的命运.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师资缺乏,教学设备缺少投入;美术课为主课让路,成了自习课或机动课,教师教学缺少热情,学生学得乏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内容单调枯燥,重技法轻素养,缺少人文关怀;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以个别掩盖整体,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新课改下美术课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和思路
美术课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从美术课教育抓起,改变当前美术课教学的薄弱势头.这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各级领导重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我这里只就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传统美术教学的思路模式及方法手段进行改革谈一些个人见解.
1.美术教学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结合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更使教育与人的生活紧密相结合.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首先,美术课堂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美术课教学时,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表现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例如在设计制作课单元,可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做起,如:给自己最喜欢看的一部电影或电视片画一张宣传画;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一下,重新设计并画下来;为自己的亲友同学制作新年贺卡,并鼓励用刮色、涂蜡、撒盐、吹色、压印等各种新技法.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自由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此外,美术课还可以将当地乡土民间美术搬进课堂,如蛋壳画、葫芦雕、剪纸等,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让美术教育走进学生生活,变生活为美术学习的大课堂.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创造的活力.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的红、黄、蓝.写生课不妨带学生去野外果园、农贸市场、山麓湖畔,描绘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鸟兽人物.手工制作课不妨带学生去放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带、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环境,做到学以致用.结合欣赏课,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个画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美术课上所学的知识指导欣赏活动.
2.美术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倾向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制定整齐划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和要求不能规定的过死.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以门类、画种作为教学脉络,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是老师教学生怎么画,而现代美术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帮助学生将他们想要展现的事物画得更好,是老师帮学生怎么画.美术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不同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气质、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和趣味,有的喜爱工笔,有的偏向写意,有的追求厚实,有的欣赏飘逸,教师要尊重学生艺术趣味的多样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枉加评判.
美术学科还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学科,要创造,有成功就有失败,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失败,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更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在《百变团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把剪纸和纸贴画混淆在一起,因此,学生的作业中有剪纸,也有纸贴画,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只有通过展示一些个性鲜明的图例,帮助学生了解和区分纸的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而不能完全否认学生的作业,要帮助受挫的学生树立自信,否则,学生的表现受到老师的指责,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丧失,从此可能对学美术失去兴趣.而对美术学习来说,兴趣要比学到一些知识技法重要千万倍!
一、 当前学校美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我国历史上千年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对人们思维习惯的影响和当前高考制度的现实存在,应试教育思想还深入人心,并且仍作用于当前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素质教育仍然始终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和口头上而未能成为教育的主导思想.考试成绩仍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衡量教育质量的不二法宝.在这种教育体制的笼罩下,各学科自然以其与高考的亲疏远近关系而分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美术学科也必然难逃边缘化的命运.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师资缺乏,教学设备缺少投入;美术课为主课让路,成了自习课或机动课,教师教学缺少热情,学生学得乏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内容单调枯燥,重技法轻素养,缺少人文关怀;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以个别掩盖整体,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新课改下美术课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和思路
美术课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从美术课教育抓起,改变当前美术课教学的薄弱势头.这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各级领导重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我这里只就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传统美术教学的思路模式及方法手段进行改革谈一些个人见解.
1.美术教学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结合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更使教育与人的生活紧密相结合.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首先,美术课堂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美术课教学时,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表现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例如在设计制作课单元,可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做起,如:给自己最喜欢看的一部电影或电视片画一张宣传画;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一下,重新设计并画下来;为自己的亲友同学制作新年贺卡,并鼓励用刮色、涂蜡、撒盐、吹色、压印等各种新技法.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自由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此外,美术课还可以将当地乡土民间美术搬进课堂,如蛋壳画、葫芦雕、剪纸等,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让美术教育走进学生生活,变生活为美术学习的大课堂.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创造的活力.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的红、黄、蓝.写生课不妨带学生去野外果园、农贸市场、山麓湖畔,描绘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鸟兽人物.手工制作课不妨带学生去放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带、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环境,做到学以致用.结合欣赏课,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个画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美术课上所学的知识指导欣赏活动.
2.美术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倾向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制定整齐划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和要求不能规定的过死.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以门类、画种作为教学脉络,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是老师教学生怎么画,而现代美术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帮助学生将他们想要展现的事物画得更好,是老师帮学生怎么画.美术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不同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气质、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和趣味,有的喜爱工笔,有的偏向写意,有的追求厚实,有的欣赏飘逸,教师要尊重学生艺术趣味的多样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枉加评判.
美术学科还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学科,要创造,有成功就有失败,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失败,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更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在《百变团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把剪纸和纸贴画混淆在一起,因此,学生的作业中有剪纸,也有纸贴画,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只有通过展示一些个性鲜明的图例,帮助学生了解和区分纸的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而不能完全否认学生的作业,要帮助受挫的学生树立自信,否则,学生的表现受到老师的指责,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丧失,从此可能对学美术失去兴趣.而对美术学习来说,兴趣要比学到一些知识技法重要千万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