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不是一个聪明的人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实在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好像最近几年总能看到有人为刘禅平反,但平反的焦点却总集中在“刘禅是个聪明人”上。事实上,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刘禅是个弱智,至少在智商上,他和普通人是一样的。
但这不能代表刘禅就是个明君。
对刘禅的怀疑最早是从白帝城开始的。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是刘备临终之际对诸葛亮的托孤遗言。这句话说的有些莫名其妙,因此被后人多次讨论,但不管刘备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都能看出,对刘禅的执政能力,他是有疑虑的。
注意,我用的词是“疑虑”。
刘备对刘禅的遗诏中,还有这样的话: 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这句话普遍被翻译为:射援到我这来,说丞相感叹你很有智慧很有肚量,比希望的要好,审能如此,我便没什么可忧虑的了。为刘禅平反的人们特喜欢这句话,他们经常将其拿来当作例证:看看,诸葛亮都说人家聪明!
但我认为不是这样。审能如此,吾复何忧,我觉得应该如此翻译: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还会如此忧愁吗?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上下语境,才能解释刘备托孤遗言里的忧虑。
遗诏里,刘备还勉励刘禅,要多读书,读汉书,礼记,读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爹我德行浅薄,别学我。
问题是,这可是给下任皇帝的遗诏,而不是家训。
看看曹操的遗令里都说了什么: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天下尚未安定,不得遵循古法。下葬之后,都除去孝服,所有将官不得擅离职守,各部衙门必须各司其职)
抛开曹操身上浓重的浪漫主义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他临终时,对曹丕是没有担忧的。
而这正是刘备的痛处,可以说,子不类父,是刘备死前最大的遗憾。所以,在他的遗诏里,满满的都是对刘禅的不放心;也因此,他才会对诸葛亮说出“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托孤遗言。
但,当然,这样抠字眼并不能说明刘禅是个笨蛋。还是来看看刘禅登基之后都做了些什么吧。
建兴元年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主政时期,刘禅无作为。
建兴十二年,丞相死,刘禅下令禁止官员奔丧,还驳回了为其立庙的申请。后向充等共同劝谏,刘禅才允许立庙。
诸葛亮死后,刘禅废除丞相职位,短暂还政,无作为。
延熙元年,蒋琬出成都,驻汉中,二年,蒋琬升大司马,开府治事,打造舟船,联结羌胡。
延熙七年,大将军费祎退敌,同年,蒋琬病重,费祎领益州刺史。
延熙九年,蒋琬死,刘禅自摄国事,依然看不到大作为,直到延熙十四年,费祎回成都,听算命者说国都无宰相,于是又领兵出成都,屯汉寿。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次很诡异的事件。费祎领兵屯汉寿,明摆着,是向刘禅要官。而对这时候的刘禅来说,他已经没有任何能够收回军政大权的手段,也毫无政治资本制衡费祎,他能做的,也只有满足后者。于是第二年,刘禅下令,命费祎开府治事。
延熙十六年,费祎遇刺身亡。
鹰派军人姜维掌权,即刻率军北伐,刘禅无作为。
延熙十九年,姜维领大将军,彻底执掌兵权,接连北伐。刘禅宠幸黄皓,无作为。
刚开始我确实以为,宠幸黄皓,是刘禅培养政治势力的一次尝试,是他想要收回政权的一次冒险。如果这是他的目的,那么也就可以解释,当姜维启奏杀黄皓时,他为什么会保着后者。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因为当姜维上书要求调兵遣将防范魏国的进攻时,刘禅却询问了黄皓的意见,并得到了一个“敌终不自致”的结论。
于是我发现,刘禅,其实只是一个甩手掌柜。他做着皇帝,却从未真正治理国家。
这也许与蜀汉自诸葛亮以来的“内阁”式执政方式有关,但把原因完全归咎于此是不对的,因为刘禅并非有名无实,他是有权力的。但在他的权力范围内,刘禅却鲜有功绩,他已经习惯于把事情全部交给他人打理,而缺乏自己的判断。就更别指望他能够收回军政大权,君临蜀汉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刘禅就不可能是一个明君。他是一个很平庸的人,而并非一个当皇帝的材料。
于是,听信了黄皓谗言的蜀汉皇帝,终于迎来了邓艾入蜀,成都岌岌可危的局面。谯周一番话,刘禅就投降了,刘谌请求背水一战,他不同意;霍弋希望带兵入成都,他还是不同意。在投降这个决策上,刘禅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强硬。
这也是他作为皇帝所做的最后一个决定。
但这不能代表刘禅就是个明君。
对刘禅的怀疑最早是从白帝城开始的。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是刘备临终之际对诸葛亮的托孤遗言。这句话说的有些莫名其妙,因此被后人多次讨论,但不管刘备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都能看出,对刘禅的执政能力,他是有疑虑的。
注意,我用的词是“疑虑”。
刘备对刘禅的遗诏中,还有这样的话: 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这句话普遍被翻译为:射援到我这来,说丞相感叹你很有智慧很有肚量,比希望的要好,审能如此,我便没什么可忧虑的了。为刘禅平反的人们特喜欢这句话,他们经常将其拿来当作例证:看看,诸葛亮都说人家聪明!
但我认为不是这样。审能如此,吾复何忧,我觉得应该如此翻译: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还会如此忧愁吗?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上下语境,才能解释刘备托孤遗言里的忧虑。
遗诏里,刘备还勉励刘禅,要多读书,读汉书,礼记,读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爹我德行浅薄,别学我。
问题是,这可是给下任皇帝的遗诏,而不是家训。
看看曹操的遗令里都说了什么: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天下尚未安定,不得遵循古法。下葬之后,都除去孝服,所有将官不得擅离职守,各部衙门必须各司其职)
抛开曹操身上浓重的浪漫主义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他临终时,对曹丕是没有担忧的。
而这正是刘备的痛处,可以说,子不类父,是刘备死前最大的遗憾。所以,在他的遗诏里,满满的都是对刘禅的不放心;也因此,他才会对诸葛亮说出“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托孤遗言。
但,当然,这样抠字眼并不能说明刘禅是个笨蛋。还是来看看刘禅登基之后都做了些什么吧。
建兴元年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主政时期,刘禅无作为。
建兴十二年,丞相死,刘禅下令禁止官员奔丧,还驳回了为其立庙的申请。后向充等共同劝谏,刘禅才允许立庙。
诸葛亮死后,刘禅废除丞相职位,短暂还政,无作为。
延熙元年,蒋琬出成都,驻汉中,二年,蒋琬升大司马,开府治事,打造舟船,联结羌胡。
延熙七年,大将军费祎退敌,同年,蒋琬病重,费祎领益州刺史。
延熙九年,蒋琬死,刘禅自摄国事,依然看不到大作为,直到延熙十四年,费祎回成都,听算命者说国都无宰相,于是又领兵出成都,屯汉寿。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次很诡异的事件。费祎领兵屯汉寿,明摆着,是向刘禅要官。而对这时候的刘禅来说,他已经没有任何能够收回军政大权的手段,也毫无政治资本制衡费祎,他能做的,也只有满足后者。于是第二年,刘禅下令,命费祎开府治事。
延熙十六年,费祎遇刺身亡。
鹰派军人姜维掌权,即刻率军北伐,刘禅无作为。
延熙十九年,姜维领大将军,彻底执掌兵权,接连北伐。刘禅宠幸黄皓,无作为。
刚开始我确实以为,宠幸黄皓,是刘禅培养政治势力的一次尝试,是他想要收回政权的一次冒险。如果这是他的目的,那么也就可以解释,当姜维启奏杀黄皓时,他为什么会保着后者。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因为当姜维上书要求调兵遣将防范魏国的进攻时,刘禅却询问了黄皓的意见,并得到了一个“敌终不自致”的结论。
于是我发现,刘禅,其实只是一个甩手掌柜。他做着皇帝,却从未真正治理国家。
这也许与蜀汉自诸葛亮以来的“内阁”式执政方式有关,但把原因完全归咎于此是不对的,因为刘禅并非有名无实,他是有权力的。但在他的权力范围内,刘禅却鲜有功绩,他已经习惯于把事情全部交给他人打理,而缺乏自己的判断。就更别指望他能够收回军政大权,君临蜀汉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刘禅就不可能是一个明君。他是一个很平庸的人,而并非一个当皇帝的材料。
于是,听信了黄皓谗言的蜀汉皇帝,终于迎来了邓艾入蜀,成都岌岌可危的局面。谯周一番话,刘禅就投降了,刘谌请求背水一战,他不同意;霍弋希望带兵入成都,他还是不同意。在投降这个决策上,刘禅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强硬。
这也是他作为皇帝所做的最后一个决定。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