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句话介绍你最喜欢玩的一种童年游戏。
我记得幼年时最喜欢玩的是几个小朋友一起玩遥控车,几辆遥控车相互追逐,相互碰撞,可好玩了。那时真的充满了童趣和快乐,我经常回忆和怀念那时单纯的生活。
(一)
一个金秋的下午,带着几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我钻进了天津最老的胡同,以期在相似的画
面中寻找到过去的儿时记忆。在斑驳的老屋檐下,我把伴随了自己整个童年的游戏教给他们——跳房子、杠老根、丢
沙包、撞拐,还有那最最简单的“太平天国”……
孩子们快乐地玩着。这些他们不曾玩过的游戏,带给他们很多的感受。跳皮筋的女孩们
说,一个人不行,我们要相互合作才能升级;撞拐的男孩们说,我们得不怕摔倒不怕疼、敢于
进攻才能赢!
于是,我似乎找到了,那相同的快乐,那相同的单纯。但是,为什么又有些陌生的感觉?
那银铃般的笑声和灿烂的笑脸,虽然穿越时空,呈现出不同时代里相同的快乐,但孩子们
身上漂亮的衣服、白净的小脸和老旧的胡同所形成的反差,却清楚地提醒着我:时光永远无法
倒退,历史终究不可复制!
我找到一张跳皮筋的老照片,觉得,那,才是我的记忆。(二)
很难用一句话一个事物概括一个时代的童年,游戏也许是最接近的一种表达。
童年,是人生最柔软的一部分,而游戏,使其有了快乐的颤动和甜美的记忆;有游戏的童
年,不论手里攥的是白馒头还是窝窝头,都是幸福的。席勒的游戏是艺术的起源的学说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它告诉我们,我们认为极其严肃的高
深的艺术哲学理论和美轮美奂的艺术表演,都源于人类最初的寻求快乐的玩耍,游戏是最不具
功利的人类活动。然而,任何社会都有属于自己的意识形态,童年的游戏,同样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不同时代
的烙印。
那个已知天命的壮年男子,谈到打仗游戏,一直耿耿于怀的是自己为什么总是当坏人!他
说:“小时候最大的愿望是当一次好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游戏的歌谣中,至今还能记起的是“小皮鞋,嘎嘎响,资产阶级臭
思想!”的批判词和“向前进!向前进!”的革命旋律!
鲜明的政治色彩,曾经根深蒂固于上世纪80年代前所有的童年记忆。搜寻80后的童年,发现,不仅他们的游戏简单了很多,而且他们的游戏没有了年龄界限 ——他们说,一个全民游戏的时代到了!
从“天黑,请闭眼”的杀人游戏,到“真人CS”的战争,更多的成年人在游戏中释放生
活的压力,寻找生活的刺激。这时候的游戏,很难再用“简单”来诠释。一个人的童年有多长?一个人的快乐有多少?两者之间是不可以画等号,也不应该画等号
的。
捉迷藏:具体方法很简单的,多人先猜拳,得一个输的找人,输的人闭上眼睛倒数10,其余的人躲起来,输的人倒数完开始找人就Ok 了,找完人第一个被找到的下一轮找人(游戏有点幼稚不过小时候就玩得很开心了。
《童年游戏》是青年导演仝晓峰的电影处女作,同时也是国产电影近年来不多见的散文化电影之一.童年游戏是指童年时代玩过的游戏。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三代人童年的游戏各有不同,70后打弹珠、丢沙包;80后打游戏、玩玩具枪;90后沉迷网游、嘉年华……90后出生的孩子拥有最新奇的玩具,在玩乐上的花费也让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