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一部获得第八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化妆&发型设计、最佳原创配乐奖!光是看得奖就让人有点小期待~
这部电影围绕着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酒店礼宾员以及他的年轻门生展开。单线的故事情节,层层堆叠的故事情节。但是看过的都有个同感,相比于故事情节,色彩对于这部电影而言更有韵味。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好就好在对色彩的运用。《布达佩斯大饭店》把粉色调发挥到了极致,场景与画面的应用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亦真亦假,将设计美学体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如此,画面大多的对称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更显韵味。不得不说,导演将这复古的色调和氛围用来烘托故事的情节及推进故事的发展,其中还不缺乏美妙的音乐,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让人过目不忘,意犹未尽,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韦斯安德森也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看过《布达佩斯大饭店》后感觉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件艺术品,一个传奇,电影史上的佼佼者。无名作家为了更好的创作,来到了布达佩斯大饭店,她遇到了饭店的主人穆斯塔法,并和她一起共进晚餐,他向作家讲述了这个饭店的前世今生。此部剧将作者化的美学风格、形式感和怀旧的主题完美融合!无论从故事、剧作、主题和美学,它的辨识度都只属于自己,对于韦斯·安德森的粉丝,这是杰作!史无前例!
流光溢彩的精致画面,如坐过山车般呼啸生风的节奏,夸张的肢体语言竟然有向“摩登时代”致敬的意味。看这样的电影就像做梦,就像面对五颜六色、充满奇思幻想的糖果,让人忍不住舔了又舔。如果有天韦斯·安德森返老还童,我想我也丝毫不会奇怪! 看得很爽,高级小清新,只有韦斯·安德森这种童心未泯的导演,才能保持绚烂想象力,一直调和如梦如幻的色彩,一大群明星在里面混脸熟,玩高兴了。非常好。片尾看到对茨威格的致敬,眼泪都掉下来了。自从好多年前看了Visconti的《豹》之后,这是第二部让我对“昨日的世界”充满向往的电影。极力推荐,看了一定不会后悔。相信我!!!
《布达佩斯大饭店》
是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的自编自导电影长片。这部电影好在他的电影比较快节奏的镜头和他的套层的故事结构,而且还有着极度好的服装设计,影片的色彩也是非常的不错的,里面有着大面积鲜艳色块以及色差用在场景中以及服装上,这样的色彩效果非常的强烈。获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
1.快节奏的镜头 快节奏的镜头,给我们一种非常不错的视觉享受,因为这种快节奏的镜头需要通过不断的剪辑,用许多的镜头所构成的快节奏镜头,我们作为观众一般都比较喜欢这种镜头,而不是那种长镜头。
2.套层的故事结构
影片讲简介:述了战争时期一个欧洲著名大饭店看门人的传奇,以及他和一个后来成为他最信任门生的年轻雇员之间友谊的故事。这个看门人的传奇串联起了一个盗贼与一幅文艺复兴时期油画,一个大家族的财富争夺战,以及改变了整个欧洲的突发战 。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一部由韦斯·安德森执导,拉尔夫·费因斯、托尼·雷沃罗利、西尔莎·罗南等主演的电影,于2014年3月7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围绕一个看门人和他的得意门生的故事展开。 因为该片,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奖,奥斯卡奖-最佳服装设计奖,奥斯卡奖-最佳原创配乐奖纷纷到手。在豆瓣影评上也达到了8.8的高分。那这部电影好在哪里呢?
首先从风格来说,主角乱入遗产纷争,有些悬疑色彩,有些喜剧色彩,黑色幽默的风格十分讨喜。其次采用了韦氏电影的元素,如移动长境,布景暖色调,装潢与服饰都很精致,对光线的控制,背景音乐的控制,诸多因素让观影者觉得是一场美的感受。最好的还是通过故事反映的情感让人十分深刻。如果你了解了茨威格的经历,想必会对该电影产生更深刻的影响,十分感动。
看了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感觉很棒,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中隐藏着灰草蛇线的曲折跌宕,华丽辞藻的长篇大论包裹着止于至善的大道至简,哥特似的冷峻中,却包裹着蛋糕似的甜蜜温馨,巴洛克般的宫殿里,上演着贫寒门童与蛋糕姑娘的美丽爱情。戏谑中的严肃,合理中的荒诞,最打动我的桥段是古斯塔夫火车上的挺身而出,和罪犯们在越狱中的奋不顾身。
童话般的布达佩斯大饭店,象征着每个人童年的初心—我们每个人儿童时拥有的纯真,相信未来,相信美好,相信童话般的结局,相信灰姑娘终会变公主,相信好人一定能战胜坏人,就像电影中古斯塔夫最终打败了杀手,得到了遗产。可是电影没有停留在为我们讲一个童话故事这么简单,又通过律师血淋淋的手指和畸形女孩的人头告诉我们,生活终究不是童话,有很多时侯,好人无助,恶人凶残,但是电影也没有就此止步,止步于对残酷真实生活的还原,而是否定之后有否定,上升之中有螺旋,古斯塔夫最终还是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为保护战争中家破人亡的小门童而被士兵枪杀殉难。
这个结局表达的隐喻,就像导演想要致敬的茨威格说过的一句话那样:“纵使我们今天怀着惘然若失,一筹莫展的心情,像半个瞎子似的在恐怖的深渊中摸索,但我依然从这深渊里不断仰望曾经照耀过我童年的昔日星辰。‘’
也像电影里古斯塔夫对Zero说的那样:“You see, there are still faint glimmers of civilization left in this barbaric slaughterhouse that was once known as humanity.(你看,在野蛮的屠宰场上,还是有些文明的微光在闪动,那就是人性所在。)”
生活有时虽然像电影情节一样荒诞,但是就像已经成为富翁的穆斯塔法每年都会在仆人的房间里住一段一样,无论生活怎样对待我们,我们都努力的在心中保留一个安放人性纯真美好的房间。
各个饭店门童接力似的营救,和古斯塔夫与管家地下党接头似的会面,非常精彩,丝丝入扣,环环勾连,抽丝剥茧,妙到毫颠,像江南的园林,移步换景,别有洞天,我想起了《赵氏孤儿》和《四进士》,和《布达佩斯大饭店一样》,都是很多人为了救一个含冤的好人,共同搭人梯、叠罗汉。看来中西文化虽有差异,但是对善的追求,不因民族不同而改变。酒店堂头们的出手相救古斯塔夫,和门童与做蛋糕女孩舍身保护名画,不是为了重复‘’仗义本是屠狗辈‘’的陈词滥调,而是想说,人对待利益与道义的取舍选择,有时候于职业和民族、贫富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