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海啸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公元前47年西汉末期,渤海地区发生了一次灾难性的海啸。据《汉书·天文志》记载(初元二年秋七月)“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将何以忧之?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同样的记载在《汉书·沟洫志》再次出现,王莽时,:“大司空掾王横言:‘河入勃海,勃海地高于韩牧所欲穿处。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 后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云:“昔在汉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广,当同碣石,苞沦于洪波也”,又云:“昔燕齐辽旷 ,分置营州,今城面海滨,海水北侵,城垂沦者半”。从上所述,我们发现在西汉元帝初元二年秋七月在渤海地区确实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海啸,时间为公元前47年。
那么,这次“海水溢”是否是真正的海啸呢? 海啸是指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海水溢”现象很多是由于飓风引起,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啸。然而,公元前47年渤海地区发生一的这次“海水溢”,确实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海啸。因为,《汉书·天文志》记载先有地震的现象:“一年中地再动”,然后就出现了“海水溢”,显然这是一次大海啸。
为什么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啸呢?首先,我们来看其气势与规模,“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海水在海啸的推动下,能够在陆地是奔流数百里之远,淹没“九河之地”,"城垂沦者半",你说中国历史上有哪次海啸有如此气势?其次,我们来看其破坏程度。 据渤海地区的 静海县的《静海县志》记载 , 东周时期 , 此地被称为“长芦 ”, 先后归属于齐、燕、赵等。秦属巨鹿郡。西汉时期 , 设东平舒县 , 属渤海郡管辖 , 人口约40000余人,治所设于现静海县西钓台村西部。这一时期 , 此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相对稳定 , 农业、商业及人口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 出现了繁荣的东平舒文化。 但是,西汉元帝初元二年( 公元前 47 年) 的这次海啸完全吞没了静海地区 , 东平舒文化消 失了。直至晋隋以前 , 这里仍为“渤海西南隅一泽国 ”。隋朝初期 , 海水逐渐退去 , 但仍为一片沼泽。唐乾宁三年(896), 才又开始设置行政机构,一直到了宋绍熙年间 , 静海人口还没有恢复到西汉大海啸之前的水平,当时有主户 5623 户 , 客户 1192 户。今天,渤海湾地区很多地方,考古发现“仅见战国和西汉的遗存,不见西汉晚期和东汉的遗存,再迟的就是唐宋时期的遗物”,在汉、唐之间出现中断的年代上不相连续的现象,并非是偶然的巧合。西汉时原在今昌黎县南置絫县,后为海浸所没,乃罢絫县改置临渝于今抚宁县东渝关镇。唐时碣石山仍属其西北的卢龙县,直至辽时始在碣石山南置广宁县,作为营州治所。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与关外广宁县(今辽宁北镇)重名相混,改广宁为昌黎,并开始在滦河三角洲上置乐亭县。从这一县治建置的沿革,也反映了滦河三角洲经历了西汉后期的海浸,及其后逐渐海退的过程以后,直至十二世纪,三角洲平原才得到恢复开发。
看来,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一次使“桑田变沧海”的巨大海啸,它就是西汉末年发生在渤海地区的海啸,距今已经近两千年之久了。从其规模与破坏程度来看,堪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自然界的恐怖主义,中国人也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错误地认为海啸离我们很遥远,中国人可以高枕无忧。
那么,这次“海水溢”是否是真正的海啸呢? 海啸是指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海水溢”现象很多是由于飓风引起,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啸。然而,公元前47年渤海地区发生一的这次“海水溢”,确实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海啸。因为,《汉书·天文志》记载先有地震的现象:“一年中地再动”,然后就出现了“海水溢”,显然这是一次大海啸。
为什么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啸呢?首先,我们来看其气势与规模,“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海水在海啸的推动下,能够在陆地是奔流数百里之远,淹没“九河之地”,"城垂沦者半",你说中国历史上有哪次海啸有如此气势?其次,我们来看其破坏程度。 据渤海地区的 静海县的《静海县志》记载 , 东周时期 , 此地被称为“长芦 ”, 先后归属于齐、燕、赵等。秦属巨鹿郡。西汉时期 , 设东平舒县 , 属渤海郡管辖 , 人口约40000余人,治所设于现静海县西钓台村西部。这一时期 , 此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相对稳定 , 农业、商业及人口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 出现了繁荣的东平舒文化。 但是,西汉元帝初元二年( 公元前 47 年) 的这次海啸完全吞没了静海地区 , 东平舒文化消 失了。直至晋隋以前 , 这里仍为“渤海西南隅一泽国 ”。隋朝初期 , 海水逐渐退去 , 但仍为一片沼泽。唐乾宁三年(896), 才又开始设置行政机构,一直到了宋绍熙年间 , 静海人口还没有恢复到西汉大海啸之前的水平,当时有主户 5623 户 , 客户 1192 户。今天,渤海湾地区很多地方,考古发现“仅见战国和西汉的遗存,不见西汉晚期和东汉的遗存,再迟的就是唐宋时期的遗物”,在汉、唐之间出现中断的年代上不相连续的现象,并非是偶然的巧合。西汉时原在今昌黎县南置絫县,后为海浸所没,乃罢絫县改置临渝于今抚宁县东渝关镇。唐时碣石山仍属其西北的卢龙县,直至辽时始在碣石山南置广宁县,作为营州治所。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与关外广宁县(今辽宁北镇)重名相混,改广宁为昌黎,并开始在滦河三角洲上置乐亭县。从这一县治建置的沿革,也反映了滦河三角洲经历了西汉后期的海浸,及其后逐渐海退的过程以后,直至十二世纪,三角洲平原才得到恢复开发。
看来,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一次使“桑田变沧海”的巨大海啸,它就是西汉末年发生在渤海地区的海啸,距今已经近两千年之久了。从其规模与破坏程度来看,堪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自然界的恐怖主义,中国人也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错误地认为海啸离我们很遥远,中国人可以高枕无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