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思想核心是什么?
“心外无理”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陆九渊从“心即理”说出发,认为格物的下手处,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并不满意陆九渊的解释,他说:陆象山之学,“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语,虽亦未免沿袭之累”.
王守仁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陆九渊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则明“天理”.故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与行的理论,王守仁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是这样理解的,古代的圣贤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认为这样下去会造成浮夸的风气,于是开始强调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为要先知而后行,这就错误的理解了圣贤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阳明倡“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的“求是”学风,并多有阐发.时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士农工商”
顾炎武《日知录》卷七中提出,“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于管子(管仲).”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且进一步说明“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的观点,他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作“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节庵公墓表》)王阳明《传习录拾遗》说:“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此说被称为“新四民论”.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
具体来说:
1.良知学
2.致良知
3.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不算他的思想吗,他是有提倡格物,但致知不是通过完全格物而达,反求内心。
原来王守仁学习的是朱熹的那套理论,就是严格的遵守传统儒家思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一次王守仁到了一个庙里遇见了一个朱熹学派的和尚。和尚非常遵守戒律,斩断七情六欲。
王守仁问和尚:"多久没回家了"
和尚说:“很久啦”
王:“你想你娘吗”
和尚突然老泪纵横,羞愧地说:“想。贫僧惭愧,并未斩断七情六欲……”
王守仁:“一个人想念他的娘亲,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你有什么号惭愧的呢?”
和尚愣了愣,隔天收拾包袱回家看娘去了。
王守仁渐渐意识到“人心”,既是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