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了第十三章后的思考或质疑、

 我来答
问丽文镇湘
2023-08-08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879万
展开全部
在阅读《童年》第十三章后,我想提出一些思考和质疑。
首先,小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家庭环境困难的情况下,被迫前往外婆家生活。然而,在到达外婆家后,他并没有立即得到接纳和关爱。相反,他受到了表兄弟的欺负,被他们视为眼中钉。这种欺负甚至到了让阿廖沙感到“他们好像在盼望我什么时候死掉”。这种情境引发了我的思考:在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母亲和其他亲人在他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是否能够保护阿廖沙免受这些欺凌?
其次,阿廖沙的外婆在这个章节中表现出了对阿廖沙的关爱和照顾。这使我思考:在阿廖沙的童年经历中,外婆的关爱对他的性格和人生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再次,我注意到小说中的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在叙述风格和情感色彩上有明显的不同。第十二章主要是在描述阿廖沙童年时期的日常生活,轻松而富有趣味性。然而,第十三章则更为严肃,着重描绘了阿廖沙在外婆家的生活以及他对于生活的思考。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的用意何在?
最后,小说中出现的“小茨冈”这个人物在我看来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他既是阿廖沙的朋友,也象征着俄罗斯文学中的“人民智慧”。然而,他的死亡却让我感到震撼。我质疑这个情节在整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对阿廖沙的成长和性格有哪些影响?
以上就是我在阅读《童年》第十三章后的一些思考和质疑。这些问题可能需要深入阅读整部小说,以及了解作者高尔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才能得出更全面的答案。
勾灵安0HE
2018-08-31 · TA获得超过618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705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253万
展开全部
第十三章写外祖父与外婆分家过日子,写“我”捡破烂为生,写“我”与几个小朋友去河边偷木板卖钱,写这些小伙伴们艰难的生活和彼此的友谊,写母亲的死,最后,写“我”不得不走向“人间”。所有这些内容,乍看很零乱,但完全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因为它们都在写一个“穷”字。《童年》的悲剧是以母亲之死这悲惨的一幕结束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