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将棺材放到悬崖峭壁上进行崖墓葬?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死者为重是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观念,人们将这样的观念代入生活,体现在对死者的称谓和下葬仪式上面。现代我们都提倡火葬,毕竟刨除了那些怪力乱神的观念,死亡对于大家来说只是一个必然的归宿,因此下葬的方式就不那么重要了。
但是在古代完全没有火葬这种说法,火葬甚至算是一种酷刑,专门用来惩罚那种罪大恶极的人。古代的时候最普遍的下葬方式就是土葬,保持死者遗容衣着完整,直接埋到选好的墓地里面。
除了这种最普遍的下葬方式,还有许多其他特殊的方式,比如说崖墓葬。这种方式流传了许多年,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是少数民族特有的丧葬方式。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这种丧葬方式的发明人很可能是南方的古越人,其步骤就是要把棺木运到高高的悬崖上,然后放到悬崖侧面的洞里面去,这样一来站在底下的人能够看见那些悬棺,但是却无法破坏死者的安息地。
最出名的悬棺遗址就在江西省境内,去看过的人无不为眼前的景象感到震惊。数不清的棺木悬挂在几百米高的悬崖上面,四周的都是悬崖峭壁,而下方就是一条湍急的河流。
去往这里的游客大多都是乘坐着小舟从这条河流上面仰望着那些悬棺,即便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人们也无法轻松地攀上眼前的悬崖。那些装载着悬棺的洞穴分布在悬崖的各个方位,大小不一星罗棋布。
这种丧葬方式说起来简单,但是装着尸首的棺木往往重达几百斤,这样沉重的棺木在进行普通土葬的时候都需要八个年轻人一起才能抬得动,而这些悬崖上面空无一物,连个借力的地方都没有,古时候的人们时候怎么把这些棺木运送到上面去的呢?
现代的考古学家们对于古代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极大的求知欲,尤其是这种有着神秘色彩的事情,1997年的时候就有集团出了天价悬赏金,想向民间知情人士打听情况。但是这种丧葬仪式存在的时间过于久远,中间又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断档时期,因此知道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