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象棋是什么?
2019-01-09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下象棋是融竞技、科学、娱乐为一体的体育项目,也是一门高深、微妙、复杂的艺术。中国象棋经过近千年的磨炼和发展,时至今日,已经成为各阶层人们喜爱的项目。它的魅力有二:一是棋局变化莫测,出人意料,趣味无穷;二是棋理蕴藏战术,牵连兵法,陶冶情操。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下象棋活动。
我国象棋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最早传说于虞舜教自己的弟弟下棋,因其弟名字叫象,所以这种棋被称之为象棋。有人则认为象棋的名称来源于战国时期《楚辞·招魂》里的“菎(昆)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道相迫些”之句,昆即玉,六博即昆蔽象棋。还有人说古代象棋的棋子是用象牙做的,所以被称为象棋。
云南苍山的大棋盘早期的象棋,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箸,相当于骰子,在下棋之前先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秦汉时期盛行“塞戏”,即在早期象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只行棋不投箸。象棋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完成了形制上的第二次大改革。唐朝的象棋只有将、马、车、卒四个兵种,与国际象棋很相像,由黑白相间的六十四个方格组成。象棋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共设三十二枚棋子,将在九宫之中,棋盘出现了河界等等。
象棋棋盘上的河界,即“楚河汉界”,是以下棋来比拟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阳(属郑州)成皋一带,此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经常出没的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出现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汉王城、霸王城两个遗址。相传为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条宽约三百米的鸿沟,这就是象棋盘上所标的河界。
现在的象棋棋子共有三十二枚,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枚,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红方有帅一枚,仕、相、车、马、炮各两枚,兵五枚;黑方有将一枚,士、象、车、马、炮各两枚,卒五枚。双方的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别红棋和黑棋而已。基本走法是:士在九宫内走斜线,马走“日”,象走“田”,车则横线、竖线均可行走,炮也一样,只是在吃子时与被吃子之间必须隔一个棋子;兵在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后,不能后退,可一步步左右移动。各种兵种协同作战,以“将”死对方的将帅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