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的巨大成就是矿产勘查者长期奋斗的结果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纵观我国近80年来地质事业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创业史。在这期间,前40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政治黑暗,经济凋零,民不聊生,地质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到新中国建立之前,全国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员仅800余人,其中地质科技人员不到300人。地质技术装备也十分缺乏和落后。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地质工作者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历尽艰辛,坚持开展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8种,先后发现了白云鄂博和攀枝花铁矿、玉门老君庙油田、淮南煤田等一批重要矿产地。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光明的前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开始把地质工作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前后)成立了地质部,各工业部门也相继建立了地质机构,从此我国地质工作进入了大转变、大发展时期。“一五”期间,围绕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重点地开始了矿产普查勘探工作,提交了一批可供工业设计开采的储量和勘探报告。不但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初期对矿产资源的需要,也为大规模地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打下了基础。1956年以后,为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展开了系统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勘探工作,开始全面地有计划地探索祖国的地下宝藏。经过42年来的发展,到目前地矿部门职工总数已达4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20%。全国地勘行业职工总数达110万人,其中从事矿产勘查工作的职工将近76万人,主要开展能源矿产地质、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地质工作,专业工种比较配套,技术装备和施工手段比较齐全。40年来,经过广大矿产勘查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发现矿产171种,近20万处矿产地(点),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59种。世界上目前已知的矿产在我国已均有发现。我国已知的重要矿产中有煤、钨、锡、钼、铋、铜、锑、铅、锌、汞、铁、钒、钛、稀土、硫、磷、石棉、石墨、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等20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于世界前列,有的则占绝对优势。还查明地下水资源量8700亿万立方米/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配套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45种主要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3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矿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全国已建成国有矿山8000多座,乡镇个体矿山23万多处。其中有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矿产基地,如大庆、胜利油田,东海、塔里木即将成为新的重要接替基地;四川攀枝花和内蒙古白云鄂博钢铁工业基地,江西、山西、安徽、甘肃等地的有色金属基地;大同、两淮、神府-东胜煤田等等,都是以矿产勘查工作为先导发展起来的。伴随着一系列大型矿产地的发现和开发,形成了300多个以采掘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重化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城市。从而为我国立足本国资源为主,自力更生地在我国建立独立的而不是依赖于别国的经济体系创造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地质勘查工作的进展不仅基本保证了新中国成立40多年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准备了一定的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
在这期间,虽然经历了“大跃进”时期出现的地质工作简单化的困难,经历了十年动乱的灾难,也经历了某些国家的歧视和封锁。但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广大地矿工作者,坚信社会主义,献身地质事业,克服种种困难,推动矿产勘查工作蓬勃发展,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奠基作用。历史事实充分说明,没有矿产勘查工作者的长期奋斗,就没有蓬勃发展的矿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也就不能立足我国资源为主、自力更生地在我国建立独立的而不是依赖于别国的经济体系。
2024-11-13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