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为什么有四不吃?分别是哪四种?
道教作为中国流传至今的本土教派,虽说推崇的是素食主义,但是并没有严格的禁止荤食。不过道教却规定了四种不能吃的食物,分别是牛肉不吃,狗肉不吃,大雁肉不吃,乌鱼子不吃。那么为什么这四种食物不吃呢?
道教文化中认为牛代表的是辛勤耕耘的人,是勤劳的代表,而且在古代官府是禁止吃耕牛的,因为是重要的劳动力,久而久之,道教为了表现仁义就不吃牛肉了。
狗肉的话就不用多说了,狗作为人类驯化最早的物种,一直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因此狗肉为什么不吃也是一目了然。
第三种大雁肉,虽然说我们现在没有多少人吃大雁肉,不过在以前吃大雁肉确实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大雁这种动物一生只有一个伴侣,如果自己的伴侣死了的话,大雁会孤独终老。这种忠贞的精神感动了道教,因此也规定不能吃大雁肉。
最后种就是乌鱼子,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乌鱼子是什么东西,作为水中的生物,乌鱼子的数量也很多。最重要的是乌鱼子在生产之后,由于母体过度的虚弱可能随时丧失生命,因此小乌鱼子就会到母体旁边让她吸食,给母体提供能量。道教被这种孝心感动也禁止食用乌鱼子。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影响力非常巨大。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道教曾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历史角色。佛教出家人被称为和尚或尼姑,道教出家人被称为道士。在很多历史演义中,各种智慧型军师都是以道士的形象出现,如姜子牙、徐茂公等等。在人们的印象当中,道士与和尚一样,都是戒荤腥。事实并非如此,道教只有四不吃,而不是戒所有荤腥。首先,道教禁止吃牛肉,因为牛在古代主要用于耕地;其次,道教禁止吃狗,因为狗对于主人的忠诚;再次,道教禁止吃大雁,因为大雁在古代是爱情重症的象征;最后,道教禁止吃乌鱼,因为乌鱼的孝道。
首先,道教禁止吃牛肉。牛在古代是最重要的畜力,没有之一。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牛的地位很高。事实上,不仅仅是道教,在大部分朝代,都会专门立法禁止宰杀耕牛。为什么在《水浒传》中,很多场景都是那些落差为寇的角色们大口吃牛肉?这其实就是代表着突破朝廷禁忌,对朝廷的反抗精神。事实上,在古代多数时期都不会出现在公开场合吃牛肉的情形,除非是王公贵族有这个特权。
其次,道教禁止吃狗。忠诚是狗的特质,也是道教非常推崇的精神。所以,在道教的四不吃中,也禁止吃狗肉。在我国古代,狗主要用于看家护院。特别是,古代的道观往往建于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更需要狗来守护。可见,道教禁止吃狗肉,也有其实际需要。趣评也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尽量还是少吃一点狗肉为好。
再次,道教禁止吃大雁。在古代的诗词中,大雁往往代表着爱情、忠贞、思念。古人也非常推崇从一而终的爱情, 而大雁拥有这种品质。在很多传说之中,一只大雁一辈子只有有一个伴侣。如果其中一只大雁死去,另一只大雁会孤独终老。所以,道教对大雁从一而终的品质非常推崇, 也禁止吃大雁。
最后,道教禁止吃乌鱼。在我国乌代,忠与孝是最被推崇的两种品质。对于封建社会而言,只要推崇忠孝这两种品质,才能够实现社会的稳定。道教禁止吃狗是为了推崇忠的品质,禁止吃乌鱼是为了推崇孝的品质。在道教的传说之中,乌鱼产子以后会非常虚弱,而小乌鱼因为孝道,会主动游到母亲的身边,供母亲吸食。所以,道教认为乌鱼有孝的品质,禁止吃乌鱼。
事实上,道教不仅仅有四不吃,而是很多道教认为具有灵性的生物都不吃。但道教并不是禁止吃荤的宗教,而是允许吃鸡鸭等饲养的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