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是一种按照证券价格指数,编制原理构建投资组合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基金,以拟合目标指数、跟踪目标指数变化为原则。
指数基金的投资运作过程,主要有建仓、再投资、跟踪调整等,指数基金有不同的收益、风险,所以在选择标的指数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要满足投资需求;确定标的指数之后,就可构建相应的投资组合,要按照一定比例买入相应指数的证券,投资者可以运用分层抽样、完全复制、行业配比等来构建投资组合。
指数基金具有被动投资(规则透明、不依赖基金经理、风险收益明确),分散风险,费率低廉等优点。选指数基金本质上是选股票,一个指数基金是否优质、长期收益是否可观,关键要看这个指数基金的底层资产是否优质。
指数基金中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被动的指数基金完全复制指数,主动的指数基金,是在跟踪指数的前提下,有部分自由仓位可供基金经理操作,在承受一定的跟踪偏离度的情况下,追求更高的收益回报,可以参考这类基金过去的业绩来判断基金经理到底是起到“增强”还是“减弱”的作用。
指数化投资就是指数基金,指数是按照某个规则挑选出的一篮子股票,而指数基金则是按照指数的规则买入完全相同的一篮子股票。简单地说,指数基金是一种特殊的股票基金。在指数制定完成后,指数基金的选股规则已经确定。
指数基金,还是属于基金的范畴,所以。谈基金,就离不开谈具体的基金公司了,比如天弘、易方达、华夏、富国等,都是常见的基金公司。为了追踪一个指数,这些基金公司会购买这个指数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成份股,一个指数基金产品就诞生了。
比如,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就是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开发的追踪中证红利指数的指数基金。当然,对于一个指数,通常有多家基金公司开发相应的指数基金产品,例如,对于中证红利指数,除了富国,还有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开发的大成中证红利指数。
指数基金追求“大道至简”,基于其天然的属性,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风险分散化
投资指数相当于把基金分散到不同的行业及不同的成分股上,日常波动远低于绝大多数个股。有效地避免了个股的非系统性风险,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
2、投资成本低
投资收益既要考虑投资收入也要考虑投资成本,因此成本也是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投资成本包括管理费用、交易成本、销售费用等。指数基金并不频繁买卖股票,换手率很低,交易成本往往低于主动投资者。考虑到复利效应的存在,长期将对基金收益产生巨大影响。
3、受个人投资风格影响小
在指数基金的管理中,基金经理更为主要的是对指数的成分股进行跟踪,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组合配置,同时尽可能保持小的跟踪误差,而非精心配置个股和决定买卖时机。
4、确定的盈利能力
长期来看,市场的整体趋势是向上的。即使是波动较大的A股市场,拉长时间周期来看,也还是一个上涨的市场。优质的指数基金背后是一系列优质的公司,只要这些公司不断地创造盈利,就能推动指数基金长期上涨。
指数基金就是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的基金,目标是取得与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简单地说,它买的不是某一只股票,而是买的一揽子股票来跟踪对应的指数。
理论上指数基金的寿命同国家的寿命是等同的,而普通的股票基金的寿命是有限的,时间比较短。长期上涨:其实买指数就是买国运,只要国家能继续发展,指数基金就可以长期上涨。
可以有效的避归三大风险,黑天鹅风险:(英文:Black swan event)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就例如:之前的假疫苗事件,突然发生的,造成长生医药股价连续跌停,没有预兆的风险。
指数是按照一定的筛选条件,把符合条件的股票集中在一起,买的就是中国股市最大的3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然后基金公司依样画葫芦,开发出了专门跟踪指数的基金,让普通人能够以比较低的门槛参与指数投资。也就是说,你买是的这些公司的资产。和买某个公司的股票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从一家公司一家公司买,变成一下买300家公司。
指数型基金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