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综合识别的原则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川东南地区储层识别预测研究中,根据所选方法进行专家优选。首先探讨储层识别技术的可能精度,然后根据可靠性进行划分,最后采用依次叠合的方法,并与沉积相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得出储层分布范围及优劣评价。所遵循的原则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地震地层及地震相分析建立在直接对地震波组的反射特征和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川东南地区地震信噪比较高,偏移归位较好,同时在地震地层及相分析过程中,以平面组合为基础,同一个现象一般要有相邻或相交测线的验证才能确定。另外,地震地层及地震相分析过程中,还结合了滤波剖面、主参数剖面甚至反演剖面进行综合解释。以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的观点来解释地震地层及地震相,是储层识别预测中最为直观且最易植入专家意见的方法,也是川东南地区储层综合识别的首选方法。
2)反演技术作为一种成熟并得到普遍应用的方法,在川东南地区浅、中层的研究中,由于井位较多,因而反演精度相对较高,反演结果与井的符合程度也较好。由于井的约束,反演结果中薄储层的分辨率比地震相分析分辨率高。因此,在浅、中层薄储层的识别中,反演技术作为主要首选方法;而在浅、中层较厚储层的识别中,则以地震相分析结合反演结果为主;对于较深的层位,由于井位较少,反演精度不高,反演结果仅作参考。
3)相控技术首先依赖于反演的精度,因而其适用范围与反演相近。相控技术将沉积相研究与地震资料有机结合,将钻井处的沉积微相自动转换成地震剖面上的沉积微相,相控技术预测和计算了有利相带的分布及可能概率,因此可以用沉积学的观点直接描述储层。本专著在川东南地区浅中层地层研究中将相控技术结果作为重要依据。
4)地震属性分析以井点处的地震属性为基础,对地震属性与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聚类分析。时窗选取、地震资料信噪比及偏移对属性分析影响较大,薄储层的地震属性分析较为困难,所以在储层识别研究中应用地震属性时要注意其适用性问题,尤其在川东南地区,由于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是跨年度作业,没有进行叠前统一参数的处理,造成地震属性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更强。因而属性分析仅作为储层识别中平面展布研究的依据,而不作为储层识别中的主要控制参数。
5)AVO分析是一种流体直接检测手段,在储层识别和预测的基础上,选择有利储层分布区域对重点目的层段进行AVO分析,有助于缩小目标范围,是提供建议井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6)储层识别预测方法的核心是在种类繁多的方法中选取适用于研究区地质特征的有效方法,有时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就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在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鲡粒滩储层的识别及预测就是从简单的“亮点”特征取得突破的,然而同样在川东北地区,“亮点”技术则无法解决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的识别预测问题。对于大多数复杂储层,一种简单的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通过储层综合识别及预测来降低其多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