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之所以司马懿在早期声名不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是因为司马懿早期不想露锋芒。事实上,司马懿第一次被曹操征召,是在建安六年,司马懿只有二十三岁,而这时正是曹操的极盛时期,刚刚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当时曹操听说乡人们都在说司马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便派人请他出山,到曹魏阵营中大展拳脚。不过,对于曹操的邀请,司马懿却委婉地拒绝了。所以,从这里来看,并非是司马懿在早期被埋没,而是他不想出山。为什么司马懿不想出山?是不是因为他不想建功立业?当然不是,否则后来七年之后他也不会出山了。
事实上,建安六年并不是司马懿出山的时机,虽然当时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胜,但是袁绍在北方还有着相当的实力,曹操也不敢说自己是北方的霸主。对于司马懿而言,他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必须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才会出山。由于这一时期曹操并未显露出绝对的霸主地位,所以司马懿才没有答应出山。
其二是因为河内司马家族的影响力有限。河内司马家是地主豪强升上来的,文化底蕴不够,与其他知识分子的交集不多,影响力远远不如颍川士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司马懿过早地进入曹氏阵营,并不会得到曹操的重视,也正因为如此,司马懿后来直到曹操将袁绍全灭之后才进入曹氏阵营。
其三是因为司马懿有意掩盖自己的才能。建安十三年,司马懿正式进入曹氏阵营之中,为曹操效力。然而,曹操对司马懿持怀疑态度,认为司马懿“非人臣”,为了不引起曹操的注意,司马懿有意蛰伏,只干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后来,司马懿卷入夺嫡之争,他果断站在了曹丕这一边,成为了曹丕的近臣,逐渐走到了权力中心。
也正因为这几点原因,司马懿才在早期没有什么名声。
三国纷争早期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天下也没有一个稳定的局面。一直到刘邦,孙权,曹操三者平分天下的形式即将成定局的时候,司马懿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应该帮谁才能分到最大的蛋糕。
曹操是他最后的选择,当然他自己也成了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