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刚刚杀了魏忠贤,为什么明朝就垮了呢?
历史上的宦官都是祸害朝纲的罪魁祸首,他们凭借皇帝的信任为所欲为。但是也有个别的宦官从整体上来说是个坏人,可也有他们善良的一面。就像明朝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一直以来都对他的争议很大。
魏忠贤出生公元1568年,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原名王进忠,后因皇帝赐名魏忠贤。他本是一个市井无赖之徒,由于还不起赌债自宫入宫为太监,并得到皇长孙的奶妈客氏的青睐,成为对食。泰昌元年(1620年)皇子孙朱由校继位,为熹宗皇帝(也称木匠皇帝)。魏忠贤一举成为明朝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
魏忠贤一字不识却当上了秉笔太监,这对于朝中自诩清流的东林党人来说:是一种侮辱。而且当时辽东战争紧急,国库空虚。魏忠贤为了替皇帝排忧解难,同时也为自己多捞点油水。于是魏忠贤开始向江南的门阀士族收取工商税,同时减免农民的农业税,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据统计在年底仅浙江一带的茶叶税就有200000两,比前几年翻了几翻。
但是他的赋税改革严重影响了东林党人在江南士族的利益,纷纷上书弹劾魏忠贤,魏忠贤一气之下便制造了有名的“六君子事件”。实际上魏忠贤的所作所为是得到熹宗皇帝的默许的,当时东林党人的权力之大,熹宗自己无法控制,只能用宦官魏忠贤和东林党人相互制衡,虽然魏忠贤专权,打击朝中东林党人,但在军事方面却表现了他的才能。
他改革的工商税为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提供了足够的军需保障,才使得辽东战事转入进攻阶段,狠狠的打击了努尔哈赤的不败记录,让后金龟缩在自己的地盘不敢出来,在澎湖与荷兰的两次交战也取得了胜利。如果说朱由校昏庸的话,就不会有这么辉煌的战果。朱由校临死之前曾嘱咐弟弟朱由俭重用魏忠贤,因他“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1627年崇祯天子继位,崇祯皇帝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有伟大理想的君王,在他登基后大刀阔斧的干掉魏忠贤庞大的宦官集团,任用自诩爱国清廉的东林党人。东林党人上台后废除了对江南豪强地主的工商税,把这些工商税又强加在农民身上。农民朋友实在无法活下去了,只好揭竿起义,当时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迅速燃烧起来。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甚为可笑的是,因为辽东战事紧急,,崇祯皇帝差点伏地求列位都城官员以及富强豪族捐款时,哭穷耍赖等业绩都表现在这些清流身上。而当李自成一来,在闯王的威逼下马上挖出银两7000多万两。可见当年魏忠贤对皇上的忠心还是超过了东林党人。东林党人把钱财都聚在自己手下,剥削老百姓的钱维持社稷,能行吗?
所以魏忠贤被崇祯杀了,也就是断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连一个不识字的太监都知道:民为本,君为轻的道理。也就是唐朝李世民教育自已的儿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君王不知道爱惜民生,再有理想抱负也是枉然。以致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前慨叹:“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亡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而魏忠贤虽然循私结党,密谋忠良。但是他却从不向老百姓伸手,稳固了熹宗时的江山社稷。当崇祯干掉了魏忠贤,再也没人为皇帝的江山社稷着想了,直到崇祯死时陪在身边的也只有一个宦官而已,可见大明王朝自诩清高的东林党也是一群无用之徒,扳到了魏忠贤同时也促使了明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