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有多少购买力呢?
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接受民国政府提出的《清室优待条件》,随后她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宣布溥仪退位,清王朝也由此正式终结。
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仍然居住在紫禁城,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王公世爵仍其旧,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同时,国民政府承诺每年支付清帝岁用400万两银元。新币发行后,改为400万银元。
对此,很多人肯定很好奇,这400万两银元,在当时究竟有多少购买力呢?相当于我们现在多少钱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按照当时的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来做分析。
首先,大家口中常所说的银元,主要是指袁大头,这是在1914年,袁世凯在北京以大总统的名义所发布的货币,当时规定每枚银元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银元上铸有袁世凯的头像,该货币从1915年开始发行到1923年终止,共铸发7500万枚。
当时清帝是从1912年宣布退位,到1924年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也就是说,清帝每年所收到的银元,主要就是这个袁大头。
至于1912年、1913年和1914年三年,清帝所收到的银元,是原先清政府所铸的光绪元宝银元,因为只有区区三年,所以我们就不讨论这个光绪银元,只重点分析下这400万袁大头。
根据《民国经济史》提供的数据,在1919年1块银元可以在北京购买20斤米,8斤猪肉。
通常情况下,20斤米和8斤猪肉,足以保障一个成年男子一个月的正常吃饭,再加上要买点蔬菜和零食,所以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年男子一个月的吃喝开销,应该不会超过2块大洋。
当然,除了吃喝开销,还有租房、穿用等开销,这些加起来也是一笔大支出。
不过根据最近的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这方面的开销加起来,通常情况下,是不会超过吃喝开销的三倍,所以这方面的花费差不多在6块大洋左右。
事实上,在北洋政府执政时期,一个在北京当差的士兵,他们的普遍月薪也就只有七块半银元,而当时北大图书馆管理员的月薪也就是8块银元。
这样算下来,一个普通的成年男子,他一个月差不多只需要8块银元,就能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这样算下来,清朝皇帝每年的400万银元,就可以负担50万名成年男子一个月的日常生活开销,如果按照一年来说,那就是可以负担4万名成年男子一年的日常生活开销。
单从这个数据来看,这笔钱好像确实可以招兵买马。问题是,招兵买马除了人,还需要武器装备,这些才是真正耗钱的地方,民国一支步枪的价格是36银元, 一支“驳壳枪”的价格是50 银元,一颗子弹的价格也快接近1银元,至于一门大炮,更是需要数万银元。
这样算下来,如果清朝皇帝不吃不喝,这400万银元,充其量也就只能简单装备一支2万人的队伍,保障他们一年的正常生活开销。
咱们先不说这2万人能翻起多大浪,关键是,清朝皇帝除了他自己的日常开销,他还要供养他的妻妾、先帝的老太妃们,以及众多服侍他的太监和宫女,还有王公大臣、禁卫军的薪水,这些人加起来,都快近200人。
更重要的是,他们以前都过惯了奢侈的生活,其每个人每个月的花费,那都远远超过8块银元。在这种背景下,这所谓的400万银元,实在算不上一笔大钱,更谈不上招兵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