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赵括他的老爸是谁?有多厉害呢?
长平之战中,四十五万赵军,因为赵括的指挥失误命丧沙场,赵括也成为了眼高手低的典型代表。那么赵括为什么能走进赵国朝堂的视野,成为替换廉颇的人物呢,这就不得不说他爹老赵了,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
阏与之战,一战成名
公元前269年,秦国借口赵国未履行当年的换地协议,本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原则,对赵国发动战争,包围了赵国位于山西中部的阏与。阏与地区对赵国极为重要,一旦阏与丢失,相当于秦国把一颗钉子,打在了赵国的腹部。赵王想派兵救援,但是苦于找不到愿意出战的将领。
当时赵国的将领,以廉颇和乐乘最出名,也最厉害,赵王首先想到廉颇,问廉颇该怎么办,廉颇认为阏与距离邯郸太远,中间被太行山阻隔,难以救援,同时秦军主将胡阳,派出一支军队攻打武安,赵军应该首先救援武安,再考虑阏与的事情。赵王一听,老小子,就是不想去救援阏与,担心打不过秦军,还说得这么好听,赵王挺失望的。然后又找到乐乘,咨询他的意见,乐乘的回答跟廉颇一样,赵王心里咯噔一下,看样子阏与要丢呀!这时赵王又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赵奢,赵惠文王这个人,是比较有识人之明的,在位期间为赵国留下不少人才。赵奢之前经过平原君举荐,虽然没参加过什么大战,但是经历的几次战役,表现都是比较亮眼的,于是获得了赵王的信任。
经验丰富,善纳建议,是赵奢取胜的原因
赵奢率兵参与阏与之战,可不是像他儿子一样,临时起意,担起重任的。仔细算来,这时的赵奢年纪也不小了,以他和平原君的聊天记录来看,他在赵惠文王的父亲,赵武灵王生前就已经在赵国任职了,因为沙丘之乱,担心被牵连,逃到燕国,被燕王任用为上谷郡守,所以说赵奢能成长为名将,绝对是自己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赵奢能够取胜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就是许历的抢占北山的建议,这节在史记中有详细的记载,许历说先占者胜、后占者败,这个言论准确预测了战争的走向,最后赵军抢先占领北山,两军围绕北山展开争夺,赵军化劣势为优势,大败秦军!阏与之战的胜利,对赵国有特殊的意义,第一个就是避免被秦国进行战略分割,如果丢失阏与,赵国在山西北部的领土,基本就成了秦国的瓮中之鳖了,阏与紧挨上党,秦赵两国为了上党不惜发动长平之战,长平战后上党丢失,太原很快就丢失了,可见其重要性。最后,阏与之战,也是秦惠文王以来,赵国对阵秦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的胜利,极大提升了赵国的士气。至于双方参战兵力来看,以胡阳可以分兵进攻武安,威慑赵军无法救援来看,这支偏师的兵力绝对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