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吴三桂造反是否有机会成功?

 我来答
百度网友f212ff7
2020-09-27 · TA获得超过139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历史发展的魅力在于其过程和结果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发展的结果往往与局势中某些方面的意愿相悖。吴三桂大概是从降清到反清都没想到。当他举起反清的旗帜时,他想赢,想推翻清朝。但他的对手康熙帝都当然是想笼络和清除叛乱,维护清朝的统一,维护他的专制和中央集权统治。


陈扮演的康熙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吴三桂造反是没有机会成功的,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吴三桂自身的条件以及当时的客观局势决定了吴三桂的造反,必败是会失败的。


当然,吴三桂决定造反,一是形势所迫。当时在康熙的治理下,清廷正在推行削藩政策,吴三桂首当其冲。他是康熙伐藩的主要对象。吴三桂是一个非常足智多谋的权臣,也是一个不道德的强大藩王。他自然不愿意让康熙剥夺他的权力,所以必须反对;第二,当时的局势确实是吴三桂造反的难得机会。康熙攻陷鳌拜后,朝鲜发生动乱,一批老大臣更加谨慎。康熙执政时间不长,执政基础也没有那么不稳定。他的政治经历不算太老,边疆不稳定。江南很多文人还是口头拒绝接受清廷。而且康熙在朝鲜可以依靠的政治势力也因为朝鲜的战事而没有统一。但是,吴三桂当时造反了。


从表面上看,目前局势的发展似乎正在朝着反抗吴三桂、推翻清廷的方向转变。当时支持吴三桂的人不少,给予和看一看,情况似乎如他所愿。吴三桂造反时,耿在福建揭竿而起,尚志信在广州举反旗,也在广西揭竿而起,吴志茂在四川造反,蔡瑁在河北造反,连西方重要大臣王也在甘肃争取自己的独立。此外,郑成功的儿子郑静抓住了在台湾的机会,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外围也变得混乱起来,四川少数民族土司开始造反,察哈尔蒙古布尔尼表示不配合清廷,青海的穆根泰吉宣布造反,包括当时属于清朝的朝鲜也开始离开朝廷。也就是说,在中国,大部分中国人趁机制造了一场反清廷的叛乱;在海外,少数民族要么反对,要么不听清廷的话,边疆极不稳定。只有清廷的关外和中原属于支持朝廷的人。地理上清廷被围在中间;从政治形势来看,叛乱的力量一直比清廷强大。康熙处于极端危机,吴三桂离实现谋反目标不远了。


但是,在表面局势的背后却隐藏着暗流,而这暗流是对吴三桂十分不利的,表面看似乎很多势力在呼应吴三桂,其实,真正支持他造反的人并不多,反对的有,观望的多,支持的很少。


康熙掌管清廷最高权力后,“新皇帝三火上台”。他有野心,有野心,有胆识,想做大事,最重要的当然是加强集权。因此,削弱藩镇势力是康熙当时最重要的政治目标。


如果藩王不听中央命令,康熙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正派的皇帝,就开始实行割据诸侯的政策。虽然当时站在他身后的政坛老将孝庄皇太后并不支持康熙这么快就实行削藩政策,但康熙除了鳌拜之外,自信心很强,气魄很大,坚持要开始削藩。




康熙画像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诸侯们处于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们强烈反对康熙割据诸侯的政策,设置各种障碍抵制朝廷割据诸侯的措施;但另一方面,有些缓冲区其实只是反帝国,而不是反帝国。所以大部分藩镇和吴三桂其实并不团结,很少有人支持吴三桂公开反御。


藩镇的统治者大多在吴三桂和清朝之间犹豫不决。他们反对伐诸侯,但不一定支持吴三桂。他们站在一边摇摆不定,观望哪一方更强。所以他们经常左右摇摆,比如耿、尚志新、王、等。在吴三桂的身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转身站在了朝廷的一边。藩镇相当一部分当权的人都是清朝的,并不真正支持朝廷,但想造反又担心失败,所以很少支持吴三桂。当然,这不包括坚持台湾和郑经反清的统治。


事实上,缓冲区的统治者是不可能与吴三桂完全同心协力的,因为藩镇各自为政,谁都想独霸一方,连清廷的号令都不想真执行了,还会真心地听吴三桂的话吗?


缓冲区各有各的方式,各有各的利益。他们要维护的不是谁来统治,而是谁来统治最好,保证自己能统治一方。缓冲区各自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当缓冲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激化矛盾,在立场上有很大共识,更不可能一致行动。


没有一个藩镇是真正与吴三桂联合的,不会听从他的命令。比如甘肃王,本来是吴三桂出来的,吴三桂造反的时候想拉拢他一起干,想请他当总经理。然而,王只在表面上附和着。其实王在甘肃全副武装,并不听吴三桂的克制。王在危急时期,连朝廷的命令都敷衍了事,不肯听吴三桂的。都是缓冲区的头头。王会听吴三桂的话吗?

还有,吴三桂造反,各藩镇掌权者皆喜,赞同,嫉妒,反抗。吴三桂举反旗,抵制朝廷割据诸侯的政策,抨击清廷割据诸侯的权力,让他们高兴,他们当然同意;但是,他们嫉妒吴三桂,是藩王。为什么吴灿三桂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而谁又能保证吴三桂夺权后会掉头将他们合并?


很明显,藩镇与吴三桂之间的矛盾很多,藩镇之间的矛盾消耗了谋反的力量,因为藩镇的领导们有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吴三桂对抗。比如守卫广西的孙延龄,最先被吴三桂拉拢,反对清廷。但在清朝的呵护和笼络下,他掉头向清朝投降,对抗吴三桂的势力。最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聪杀了孙延龄。




吴三桂(剧照)


显然,从政治军事力量的构成来看,吴三桂缺乏真正的同盟力量,几乎没有藩镇是实打实要跟着他造反的,这是吴三桂造反失败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表面上,第二,吴三桂在造反的“旗帜”上是有大问题的。试图充分利用“反清复明”的大旗,尤其是明王室后裔和高官,以及江南一些正统观念坚定、仍有反清思想和情绪的人。但吴三桂举反清旗问题严重,是最不配举这面旗的人。这是因为正是因为吴三桂带领清兵入关,明朝才这么快被打败。可以说,随着明朝的灭亡,清兵的进入,中原和江南大量无辜百姓在“八旗”的蹄下死伤。而且,吴三桂杀了南明皇帝李咏,吴三桂有罪。现在,吴三桂造反了,剑锋指着清廷。虽然这和反清的人、文人和不满清的人是同一个目标,但人们并没有忘记他反叛明朝、降清时所犯下的罪行。很多人都不愿意站在“反清未来明”的旗帜下,害怕他的“反清”是真的,“未来明”是假的。而且他反叛明朝,现在却要反清复明,是“双”汉奸。中国人最讨厌的是汉奸,吴三桂因为造反造反,完全可耻。谁会听他的?


更何况吴三桂终于称帝了。不是狼的野心不能隐藏和暴露。它实际上彻底摧毁了他的“反清和未来愿景”的旗帜,吴三桂彻底失去了民心。起初,吴三桂还崇拜所谓的明朝皇室后裔朱三王子,同时暗地里崇拜权力。但他毕竟表面上支持明朝皇室后裔,这也起到了一定的迷惑作用。但是,后来他自己成了“周王”,自己想当皇帝。古人云:“得到的帮助越多,失去的帮助就越多。”藩镇开始反对吴三桂,因为吴三桂和他们一样是藩镇的头头,喊着要当“龙头大哥”,现在却把藩镇的“兄弟”当奴隶。他自己成了皇帝;还有,当人们知道自己被他骗了之后,马上就明白了,吴三桂是想“复兴清朝”,因为他可以在衡州建立自己的“大周朝”。


吴三桂如此举造反的旗帜,举这样的造反旗帜,不就等于引来更多的反对者吗?吴三桂焉能不败?


第三,吴三桂在战略上的失误,遇上了康熙的高明策略,这使吴三桂彻底失败。


吴三桂是政坛老将,战场上军事谋略过人的将军,但也许是因为他对清廷还是有些敬畏的;也许是因为他反叛清朝,有鬼吧。这次他造反了,犯了重大战略错误。


吴三桂升反旗后,带兵北上,一路过关,比较顺利。然而,当他带兵到长江时,他停了下来。他没有勇气渡过长江,让自己的军队坚守在长江以南。很有可能他想依靠长江天险对抗清军,等待机会再战;此时他只想利用手中的力量统治大江,成为南朝新的统治者。按照他的想法,康熙当时没有打长江的实力,所以可以通过渡江来维持统治的局面,但此时他无力北上作战。他觉得自己一个人在江南称王,远不止是在云南做个王强


相比之下,康熙虽然是一个年轻的政治家,但与军政老将吴三桂相比,康熙在处理吴三桂叛乱时采取了更好的策略。


康熙很清楚当时的形势和藩镇之间的矛盾。他知道吴三桂虽然吵,但是闺蜜很少,也不是铁板一块。根据每个缓冲区都有自己的位置、利益和计算的特点,他对每个缓冲区采取了分治策略。康熙软硬兼施,奖惩分明,以比划为主,打击为辅,先分兵,再打击重点对手。他对等待甚至反叛的对手采取了尽可能绥靖的政策。只要他们愿意投降,臣服于朝廷,就既往不咎,被提升到降将行列。但康熙坚决打击吴三桂阵营的顽固派,从不留情。最后连与吴三桂关系不错的甘肃王也加入清廷阵营,吴三桂越来越孤独。最终吴三桂称帝,这让他真的很孤独。


吴三桂遇到康熙的时候,遇到了无敌的对手。康熙的策略比他好,他击中了要害。吴三桂的失败是必然的。


原来吴三桂活着的时候,利用自己原有的影响力,生存了一段时间。吴三桂死的时候,他的孙子,被称为武周第二“皇帝”的吴世璠,既没有威望,也没有军事战略。他成了领袖,叛军很快就造反了。

小火龙说文史

2023-08-21 · TA获得超过83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33
采纳率:84%
帮助的人:24.9万
展开全部

有机会的。首先明确,三藩是有可能赢的。说是三藩,其实只有吴的实力能和清抗衡。其它两藩都是墙头草,别扯后腿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当然,不过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吴三桂本人至少再活十年;明确继承人,配置班底,调和各方利益,使一偏师北援王辅臣,能全据甘陕最好,至少保证王辅臣不灭,为北面藩篱,牵制方面清军;

联合耿、尚,甚至台湾郑氏全力进兵江南北上如甘陕、江表既下,汉人知复国有望,则中原、华北必起光复之师以为响应,如此连锁反应,则驱除鞑虏可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angdddduuuii
2020-09-28 · TA获得超过70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22
采纳率:73%
帮助的人:106万
展开全部
吴三桂造反有一定的成功几率,当时他应该扶持明朝的皇族后裔子孙当皇帝,而不能自己当皇帝。因为当时很多汉人都憎恨清朝,很留恋明朝,假如吴三桂扶持明朝朱家后裔,利用反清复明的口号,则必定有很多仁人志士投奔吴三桂,那么吴三桂是有几率成功的,至少打进南京,和清朝划江而治,徐图蚕食清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peanuts宸
2020-09-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没有。军事上战略错误,攻下岳阳之后犹豫不决,没有立刻北上直捣中原华北,也没有东下切断长江漕运,给了清廷喘息的机会
2.政治上吴三桂名声太臭,明朝遗民和士大夫们都不愿意跟他走,反而跟着满清镇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yqzyf1999
2021-06-14 · TA获得超过23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1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4.6万
展开全部
有机会!机会还很大!比朱棣造反机会还大的!比多尔衮入主中原的机会也不小!主要是吴没格局只想割据,没野心只想当军阀!不能利用前期的军事优势直捣黄龙!朱棣多尔衮为什么成事?都是不给对手喘息之机直捣黄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