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钟会叛变成功,姜维下一步会怎样做,有可能光复蜀国吗?
如果钟会叛变成功,姜维下一步会怎样做,有可能光复蜀国吗?无论从军事还是政治上,姜维光复蜀国的可能性都很小。咱们先来看一下当时的局势。司马昭掌了曹魏大权后,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同时也为了得到更多政治上的筹码,方便之后的篡位,决定对外发动一场大仗,他选中的软柿子就是蜀汉。曹魏内部反对的声音很多,都认为此时不是伐蜀的最好时机,大将邓艾也一力劝阻,请他等几年再出兵。只有司隶校尉钟会十分支持司马昭的决定,司马昭便任命他为伐蜀的主将。
但世事就是那么难以预料,一心伐蜀的钟会被蜀汉大军阻于剑阁,难得寸进;本不支持伐蜀的邓艾却率军三万自阴平道直攻成都,迫使后主刘禅出城投降。姜维是蜀汉后期最重要的将领,此时他在哪里呢?就在剑阁和钟会对峙呢。得知刘禅已经降魏,姜维和钟会两人都是气不打一处来。对于钟会来说,奔波这一场为的就是立下不世军功,结果被邓艾抢了;对于姜维来说更是难以接受,蜀汉还有那么多生力军,皇帝却投降了!
蜀汉将士们知道后都十分气愤,但也只能无奈地降了钟会。没过多久,姜维就发现他似乎还有机会,因为钟会对司马昭并不是那么忠心,而且名利心太强,为了争功竟然陷害灭蜀功劳最大的邓艾。于是姜维撺掇钟会杀了不服从他的魏将,据蜀自立。钟会也有这种念头,和姜维一拍即合,他想让姜维率蜀兵出斜谷,占领长安。姜维才不想为他卖命呢,随口敷衍,让他给自己兵将武器。某天他们正在密谋,魏军诸将忽然发动兵变,两人就这样被杀了。
其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钟会不得人心,他已经杀了一部分魏将,却还有很多人不服他,不愿跟着他造反。就算勉强叛变成功,他也控制不住这支大军。最主要的是,司马昭早就怀疑他有异心,并且已经部署了防备对策。出兵蜀汉之前,有人对司马昭说钟会是个小人,不能让他带兵伐蜀,免得生出事端。司马昭笑着说只有钟会的意见和自己相同,不能不用,他就算有异志也不用担心,因为魏军思归,不会留在蜀地,而蜀军对魏军有恐惧之心,钟会就算想做什么也做不到。
事情的发展正如他所料,魏军不愿跟随钟会,人人都在魏国有家有业,谁耐烦跟着他干?而且,司马昭还做了另一手准备。钟会陷害邓艾时,司马昭就觉得他不太对劲,派遣中护军贾充率步、骑兵一万多人入斜谷,驻扎在离成都不远的地方,还自领十万大军驻守长安,随时可以拿下钟会那点人马。所以,假设钟会成功说服军中将领,士兵们也对他言听计从,姜维依然无法利用他光复蜀国,司马昭又不是死的。
另外一方面,姜维想复国,也得看刘禅愿不愿意。刘禅并不是民间传说里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他可能不够聪明,却很有自知之明。也许在诸葛亮数次北伐失败的时候,刘禅就已经看到了蜀汉的结局。蜀汉不东出,无以争天下,但诸葛亮都没能做到的事,刘禅也不认为自己能做到。蜀汉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发展实力,并祈祷曹魏内部出什么大问题,自己垮台。
结果,曹魏的确出了问题,曹家的基业快被司马家篡了,但司马家也不好对付,蜀汉依然难以生存下去。因而刘禅审时度势,主动投降。看清大局的他会愿意再度复立吗?不,他很清楚,就算再立也不长久,何必费那个事?最有可能发生的,是他得知姜维反叛后,立刻再下一道命令,让姜维投降,或者急切的向魏军表明自己的态度。
没有刘禅的配合,姜维这台戏就唱不下去。如果他掌握了钟会的军队,再加上原有的蜀军,或许能抛开刘禅另立刘备的其他儿子为帝。但真到了那一步,钟会不可能看不出他的真实目的,怎会让他如愿?如果他把钟会杀了,魏军立刻就得大乱。那时别说复国,保命都难,可能还会牵连到刘禅及其他已降的蜀将。事实上,钟会之乱的确死了很多蜀汉将领。
发生于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是当时魏国权臣司马昭在弑杀魏帝曹髦之后,为了转移国内视线,而发动的一场大战,在司马昭发动战争之初,只有钟会是坚定支持者,原本所有人都对此战并不抱太大希望,就连主帅钟会都因为战绩拉长补给困难,而被姜维堵在剑阁险道无法前进,准备撤退之时,名将邓艾来了一个瞒天过海式的偷渡阴平,直捣蜀汉都城成都,随着诸葛瞻的战败,刘禅的投降,而让蜀汉灭亡。
蜀汉的灭亡是一场无心裁柳柳成荫的故事,而随后发生的钟会叛乱则是一次不可思议的叛乱,钟会的叛乱从萌生作案动机到付诸行动,不到一个月时间,可惜最终以惨败告终,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还搭上了蜀汉众多文臣武将的性命,引发了成都的一场浩劫,大量蜀汉臣民被杀,上至皇子,下至百姓,一时之间,成都成为人间地狱。
姜维、钟会
如果钟会叛乱成功,情况会如何发展?
钟会想要叛乱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控制蜀地所有魏军和蜀军,只有牢牢控制兵权,才有成功的第一步,而蜀军是以姜维为首的,只要控制了姜维,就能控制蜀军,事实上,姜维投降钟会,也有利用钟会而进行复国的运动,证据就是姜维给刘禅上了一道密书,内容是:
望陛下忍数日之辱,维将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必不使汉室终灭也。
姜维
所以钟会叛乱,首先要面对是如何控制魏军,司马昭成为权臣以来,在军队中安插了无数亲信和耳目,钟会如果成功,就表示控制了魏军,事实上只要钟会杀了所有反对的军官,再把自己的亲信全部安排到军队中担任要职,控制魏军也不是难事,接下来,钟会与姜维就要面对司马昭的反扑了。
钟会未必知道姜维在利用他,但钟会一定会严格防备姜维的,因为这可是叛乱,能够让钟会信任的人,只有他从魏国带来的亲信,而唯一能让钟会与姜维和平相处的原因就是来自司马昭的反扑,这就像三国鼎立,司马昭如果加紧攻打钟会和姜维,钟会与姜维就会紧密团结,如果反之,则钟会与姜维就会彼此防备。
姜维
姜维既然是为了复国,他心中肯定是有计划地,只可惜姜维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但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姜维可能会这么做:
1、暗中联络亲信蜀军将领,让他们做好准备,准备夺取蜀汉境内所有险要关隘,比如剑阁关,阳平关,以为汉中的汉城和乐城,只有控制险要关隘才能占据主动,同时防备司马昭从外部攻打蜀汉。
2、暗杀钟会及魏军主要头目。擒贼先擒王,只要杀了钟会以及魏军的主要头目,整个蜀汉的魏军就会群龙无首,不攻自破。
姜维与钟会
3、清除魏军势力。暗杀魏军将领后,对于士兵,愿意回魏国让他们回去,不愿意回魏国的可以留在蜀汉,这样的话,钟会手下的魏军基本上就形不成战斗力,就能在军事上消灭魏军的威胁。
4、清除蜀汉内部主要的投降派。蜀汉的投降很大原因也有内部问题,蜀汉内部有相当多的投降派,这部分人以益州本地豪强为主,姜维只需要杀鸡骇猴,就能起到作用,而不能大开杀戒,那样会适得其反。
姜维由于本身就是蜀汉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大将军,在对付钟会上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只要钟会叛乱成功,基本上就是斗不过姜维的,再说了,钟会出谋划策可以,行军打仗以及处理繁杂的政治事务还是个新手,要知道魏灭蜀之战,还是钟会平生第一次作为主帅领兵作战。
刘禅
只要姜维按照这样的步骤稳步实行,姜维就一定会复国,但是姜维复国还有一个障碍,就是皇帝刘禅,刘禅这个皇帝没啥才能,也没啥理想,只想着过一天享受一天,从他用宦官黄皓开始,蜀汉朝廷已经开始走向黑暗,并且在魏灭蜀的战争中,在并没有绝望的情况下就投降了,这只能说明刘禅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