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宦官专政的弊病,清朝历史上,是什么制度阻止了宦官专政的机会?
宦官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畸形产物之一的物种是有过“光辉历史”的。著名的太监有很多明:刘瑾、魏忠贤;秦:赵高;东汉:十常侍,上述这些人全部都权倾一时,有一个共性的问题,清朝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位太监能够权倾朝野,清朝有什么制度来限制宦官专权呢?
- 严禁宦官参政
宦官参政、议政一直是我国封建王朝的难题,可这一难题被清朝的皇帝轻描淡写地解决了,这在中国的封建王朝史上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改变,皇太极入关后,首先制定国法中就言明宦官不可干政,并且满人不能成为宦官。
清朝时期汉人在早、中期是不受重用的,不说宦官就算是大臣也不得宠,何况宦官呢?难道满人的大臣会同意一个汉人宦官去干预大清的朝政,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一点上清朝做的史无前例。
宦官无法干政,直接导致了宦官手中没有实权,就算是堂堂的内务府总管也只能掌管一些内廷的事情,对于前朝相当于聋子、瞎子,一旦无法摸清前朝的情况,宦官是不敢贸然干政,他们知道这样会遭到杀身之祸。
- 清朝嫔妃的选秀制度
任何皇帝都不满足自己只有一个女人,满清的选秀制度只能从八旗子弟中选择,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女子,由于常年生活在黑水白山之间,她们能够代替男性做一些体力活,因此培养了她们一个特性,那就是特别自立,遇到大事能够不慌不忙的处理。
纵观古代宦官能够掌权,无非不过是由于拥有大权的太后遇到一事不知如何办,太监提出良好的建议,此后这位太监便成为了当时朝代短期或长期的实权掌控者,大清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拥有“朴素、吃苦耐劳”品质的清朝太后乃至妃子都有八旗子弟的传统特性,独立,可有些人将独立理解为压制皇权,有这种想法的人简直是大错特错,大清皇权组织中本来就有后宫这一选项。
或许有人在此时会将大清太后慈禧掌权那一段历史搬出来,但当时并没有太监专权,李莲英不过是慈禧太后的代言人,而且不论怎么说慈禧太后依旧是实权掌控者,大清的宦官是没有发挥的机会的,根本不可能登上掌权的历史舞台。
综上所述:宦官想要在大清森严的制度下掌权,完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宦官想要专权首先就是要通过太后,可大清的太后根本不需要宦官出主意之类的,是非常自立的。并且宦官不能与大清臣子直接对话,导致宦官没有前朝的支持,要完成专权这件事情,几乎没有可能,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