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猫尾巴上黑色泥块一样的东西是什么?
流浪猫尾巴上黑色泥块一样的东西是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感染。
目前对马拉色菌研究较为深入,主要指花斑癣及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故将花斑癣和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合并,建立本病。此外,本菌与脂溢性皮炎和银屑病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马拉色菌属(Pityrosporum)也称为糠秕孢子菌属,真菌学分类为有丝孢菌,属于担子菌门担孢目-担孢科。该属分为7个菌种。
糠秕马拉色菌(M.furfur)为属标准株,可分为两种新模式:卵圆形和正圆形;孢子形态变化较大,可长出菌丝。
合轴马拉色菌(M.sympodialis)为皮肤上最常见的一种,常与其他种同时存在,由于细胞很小,很难观察到出芽,主要特征为能分解七叶苷。
球形马拉色菌(M.globosa)常存在于花斑癣和脂溢性皮炎中,菌落生长缓慢且表面有深在皱褶;细胞为球形,有许多芽管,特别见于患者的原代培养。
限制马拉色菌(M.restricta) 因其特征有限(包括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得名,常从头皮及面部上获得,并常与其他种共同存在。
厚皮马拉色菌(M.pachydermatis)是唯一的非嗜脂性马拉色菌,主要存在于动物和人类皮肤,可引起系统感染。
史洛邦马拉色菌(M.sloofiae)可存在于动物和人身上,主要特征为在cremophor EI上不能生长且不能分解七叶苷;致病性尚不清楚。
蛎壳马拉色菌(M.obtusa)非常少见,具有β-葡萄糖苷酶。
马拉色菌大多菌体含脂酶,以镶嵌形式存在于富含葡聚糖的细胞壁和(或)细胞膜系统,脂酶将脂质分解为脂肪酸,以自身代谢提供必需的营养源,故主要寄生于人体皮脂腺丰富部位如胸、背、头、面和颈等部,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马拉色菌的临床表现:
花斑癣(tinea versicolor)为皮肤浅表感染,损害为多数灰黄色、褐色或污褐色甚至灰黑色斑疹,若频繁洗澡,可现淡红色。斑疹初发如帽针大小,逐渐增大,如扁豆或小指甲盖大,数目逐渐增多。
可相互融合,侵及广大皮面,损害边缘清楚,表面微发亮,搔抓时有麸皮样鳞屑。症状减轻或入冬处于静止状态,则呈减色斑。次年又发。经过缓慢。好发于成年人,男性多见。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多见于中青年,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男多于女,皮疹表现为小粟粒大暗红色丘疹或毛囊性小脓疱,呈弥漫性散在分布,好发部位为前胸、背部、双肩、颈部,少数见于前臂、小腿和面部。自觉中度或轻度瘙痒,亦有的伴灼热和刺痛感。少数病例可与花斑癣合并存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马拉色菌
如果猫咪尾巴有黑色渣子,首先可以基本判定猫应该是公猫,这种黑色渣子其实是猫尾部油脂蓄积症。
1 、尾部油脂蓄积症:
猫的尾部油脂蓄积( feline stud tai)是由于尾上腺( supracaudal tail gland)增生所致,由此导致油腻物质在覆盖于尾巴上的部分蓄积。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正常公猫,但也可见于母猫及去势公猫。
在笼养猫及整梳习惯不良的猫本病的发病率高。油腻的带状斑块出现于尾巴的背部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处,可导致脏物在尾巴蓄积或绞缠。如果发生继发性感染,在这些部位可发生疼痛。但尾部油脂蓄积最常被认为是一个外观问题。
2 、主要诊断治疗的方法:
尾部油脂蓄积通常是由于其独特的临床症状而诊断。
治疗方法为去势,去势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但可阻止其进展,异丙醇可用于除去皮脂腺碎屑。
过氧化苯甲酰( benzoyl peroxide)含有这种药物的洗发剂可用于维持治疗,使得皮脂的蓄积减小到最少,特别是如果猫对患病部位整梳不足时更为有利。
如果病患严重形成感染需考虑剪断,从患病部位剪断尾巴可最有效地用于局部治疗。
改进整梳习惯,通过减少猫限制于笼中的时间鼓励猫进行自我整梳。
此外,猫主人有规律地整梳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