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知道于谦被冤杀后,他为什么不为于谦平反?
于谦是明朝中期的名臣,民族英雄,在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之后,他组织的北京保卫战,挡住了也先的铁蹄,对于大明来说是力挽狂澜。但在后来的英宗复辟的夺门之变中,于谦被冤杀。
那么明英宗事后也曾经为此事后悔,知道于谦是被冤杀的,但他为什么不为于谦平反呢?
其实很简单,明英宗不可能为于谦平反,而于谦的死与他是否被冤枉无关,也与他有没有功劳无关,只于他的立场直接相关。
对于任何皇帝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屁股底下的这张椅子是否坐得安稳。而对于明英宗这样曾经被拥立为太上皇,等于实际被废黜而又重新登上皇位的皇帝来说,再次登基的合法性,就是他要面对的最大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于谦站在大明的立场上来说,确实有大功于大明,但站在明英宗的立场来说并非如此,在很多时候,国家的利益与皇帝的利益,并不一定完全等同。于谦是当初力主拥立英宗为太上皇,力主景泰帝登位的主要大臣,而这就决定了于谦必须死。
对于复辟的明英宗来说,他首先要明确的一件事就是景泰帝的登基是不合法不正确的,因为如果景泰帝的皇位是合法的,那么不论如何皇位也轮不到他这个被尊为太上皇的哥哥来继承,所以只有他是靠夺回而非继承登上皇位,他自己的皇位才是合法的。而这之中,当年扶保景泰帝的于谦,就必须死了。
来看看明史中关于这一段是怎么记载的:
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
关于当时要不要杀于谦,英宗一开始是犹豫的,原因是于谦确实对于大明是有功的。而当时徐有贞说,不杀于谦,此举无名。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当英宗犹豫的时候,徐有贞并不是拿出一堆诬陷于谦的证据,来向英宗证明于谦是有罪的,以此来让英宗杀于谦。他说的是,如果不杀于谦,那么此举无名,这里的此举说的就是夺门之变,换句话说,如果于谦不死,那么英宗复辟就师出无名。于是英宗决定杀掉于谦。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英宗杀于谦与于谦是否有功或者说他是否犯罪没有关系,只在于他曾经是景泰帝的拥立者,这就注定了于谦必须死。当然这也就决定了英宗不可能给于谦平反,因为平反于谦就等于否定了自身皇位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