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木是什么树木?
金丝楠木是指树木金丝楠,原称“桢楠”。大乔木,高达30余米,树干通直。小枝通常较细,有棱或近于圆柱形,被灰黄色或灰褐色长柔毛或短柔毛。叶革质,椭圆形,上面光亮无毛或沿中脉下半部有柔毛;聚伞状圆锥花序十分开展,被毛,每伞形花序有花3-6朵,花中等大,长3-4毫米。果椭圆形,革质、紧贴,两面被短柔毛或外面被微柔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
拓展资料:
一、历史发展
在元代,楠木已经广泛应用于宫廷家具的制作,成为皇家青睐的家具用材,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就有关于楠木制作的宝座,屏风床和寝床的记载,书中还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及楠木为建材建造的宫殿,文德殿,楠木因其不宣不燥,经久耐用的独特属性,成为皇家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木材,据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后香阁,一间,东西140尺,身75尺,高如其身,阁上御榻二,柱廊中设小山平床,皆楠木为之,而视以金,寝殿楠木玉榻,东加紫檀玉榻,香阁楠木寝床,金篓褥,黑貂壁幛,文德殿,又曰楠木殿,皆楠木为之,三间。 明代,在中国的建筑中,楠木一直被视为最理想,最珍贵,最高贵的建筑用材,大明永乐四年(1460年)诏建北京宫殿时就"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这在明史上有明确的记载。明代的宫城和城楼,寺庙,行宫等重要的建筑。
二、北京故宫及现存上乘古建多为楠木构筑
如明十三陵中,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棱恩殿,占地1956平方米,全殿由60根直径1.17米、高14.30米的金丝楠木巨柱支承,黄瓦红墙,垂檐庑殿顶,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大殿之一。
金丝楠木是指树木金丝楠,原称“桢楠”。大乔木,高达30余米,树干通直。小枝通常较细,有棱或近于圆柱形,被灰黄色或灰褐色长柔毛或短柔毛。叶革质,椭圆形,上面光亮无毛或沿中脉下半部有柔毛;聚伞状圆锥花序十分开展,被毛,每伞形花序有花3-6朵,花中等大,长3-4毫米。果椭圆形,革质、紧贴,两面被短柔毛或外面被微柔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
拓展资料:
一、植物形态
金丝楠的原生态植物是大乔木,高达30余米,树干通直。芽鳞被灰黄色贴伏长毛。小枝通常较细,有棱或近于圆柱形,被灰黄色或灰褐色长柔毛或短柔毛。叶革质,椭圆形,少为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1(13)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尖头直或呈镰状,基部楔形,最末端钝或尖,上面光亮无毛或沿中脉下半部有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脉上被长柔毛,中脉在上面下陷成沟,下面明显突起,侧脉每边8-13条,斜伸,上面不明显,下面明显,近边缘网结,并渐消失,横脉在下面略明显或不明显,小脉几乎看不见,不与横脉构成网格状或很少呈模糊的小网格状;叶柄细,长1-2.2厘米,被毛。
聚伞状圆锥花序十分开展,被毛,长(6)7.5-12厘米,纤细,在中部以上分枝,最下部分枝通常长2.5-4厘米,每伞形花序有花3-6朵,一般为5朵;花中等大,长3-4毫米,花梗与花等长;花被片近等大,长3-3.5毫米,宽2-2.5毫米,外轮卵形,内轮卵状长圆形,先端钝,两面被灰黄色长或短柔毛,内面较密;第一、二轮花丝长约2毫米,第三轮长2.3毫米,均被毛,第三轮花丝基部的腺体无柄,退化雄蕊三角形,具柄,被毛;子房球形,无毛或上半部与花柱被疏柔毛,柱头盘状。
果椭圆形,长1.1-1.4厘米,直径6-7毫米;果梗微增粗;宿存花被片卵形,革质、紧贴,两面被短柔毛或外面被微柔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
二、产地生境
金丝楠生长于海拔1000到1500米的亚热带阴湿山谷山洼以及河边,其中品质最好的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邛崃、峨眉山,以及四川与云南接壤的地方。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等海拔1000-1500米的亚热带地区阴湿山谷、山洼及河旁。
三、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环境,但又耐热抗寒。原产地年均温17℃左右,年降雨1400-1600毫米,多分布于荫湿的山谷、山洼和河沟边,可忍受间歇性短期水淹。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冲积土或壤质土上生长最好,干旱瘠薄或排水不良处则长势较差。 楠木为中性偏阴树种,幼年期耐荫蔽。其主根明显,侧根发达,根部萌蘖可长成大径材。
金丝楠属耐荫树种,在全光照下常生长不良。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较阴湿环境。深根性1653,萌芽性强,生长较慢。寿命长。
如果木材直径达到30cm算成材的话,那么金丝楠木至少需要过数百年的时间,而且还需要砍伐后陈放几十年,进一步接触空气氧化,其金丝才会更加饱满,光彩照人。所谓大器晚成,说的就是金丝楠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