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一生简述
展开全部
导语:唐代大诗人王勃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称得上是一段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唐代大诗人王勃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称得上是一段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王勃出生书香门第,六岁即能写诗作赋,十四岁便以出众的文采受到唐高宗的赏识而官拜朝散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命官,可谓少年得志,富贵功名不可限量。
顶着“神童”的美誉,王勃的仕途经历一度顺风顺水。在此期间,他的文学创作水平达到巅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尤以一篇《滕王阁序》骈文最为世人所称颂,该作通篇文字对仗工整,以大量文墨铺叙了风景名胜滕王阁附近的人文景致,辞藻之瑰丽,大有汉赋之遗风,是后世普遍认可的王勃之代表作。
王勃一生光明磊落,然而盛名之下最易遭人嫉妒,加之王勃性格狂放孤傲,不通人情世故,因而朝堂之上亦不免受到政敌暗算。乾封二年,王勃因一篇《斗鸡赋》而受到同僚弹劾,称其有挑拨离间之嫌,唐高宗震怒,遂将其逐出长安,一度被称为旷世奇才的王勃顿时沦为被贬罪臣,不得不远离京师。
至咸亨二年,好容易在朋友引荐下当上虢州参军的王勃再度因年少轻狂而闯祸,竟将身犯重罪的官奴曹达私下杀害,此案震动朝野,连累王父亦遭贬官。后因好友多番周旋,王勃虽性命得保,然而仕途之路却不得不就此戛然而止。
这世上若真有一种人生恍如烟花般短暂却霎那间光彩夺目,那王勃的一生,便是对这类人生最完美的诠释。上元三年暮春之际,王勃至交趾匆匆拜别老父之后,乘船回乡,当时正值初夏,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一代诗坛巨匠,就此殒命南海。
蜀中九日 王勃表达了什么思想
《蜀中九日》是唐代大诗人王勃所作的一首七绝唐诗。相传这首诗创作于咸亨元年重阳节上,王勃参加送别友人的宴会,并登高回望故乡之时。作此诗时,想必作者在南方游历已久,偶然望见北雁南飞,不觉激起思乡之情,渴望早日回归故里的心情,不知不觉跃然纸上,成就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名作。
据《新唐书》记载,王勃一生命运坎坷,虽年少成名,然而不通世故,因而几经宦海沉浮,终郁郁不得志,遂经常离家为宦游历四方,因此,在王勃的诗作之中,怀乡送别诗最为常见的一类题材,如这首《蜀中九日》,及其广为后人所知的五律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由于诗歌创作之时,正值九月九日重阳季,秋风乍起时节,又适逢客中送客,自然是格外易生愁绪,因而,在久别故土的作者眼中,即使是北雁南飞这种寻常的场景,也不免油然而生悲愁苦闷之感,平添一分望乡却归乡不得的愁绪。“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一语中的。
这首《蜀中九日》广为流传后,世人评价甚高,究其主要原因,也是由于王勃将其怀乡之情巧妙地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借景抒情,开启了盛唐时代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这在当时的诗歌创作领域,也成为独树一帜的新风尚。
在《蜀中九日》创作后不久,王勃在虢州参军任上再次遭受重大挫折,至此,他苦心经营的仕途之路终于戛然而止。
王勃代表作介绍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首大气磅礴的《滕王阁诗》借凭栏所见抒发“物换星移”的人生感慨,堪称神来之笔,成为盛唐诗人王勃的代表作,由此,王勃本人也被唐高宗盛赞为“大唐奇才”,一度受到万众瞩目。
王勃剧照
王勃剧照
在盛唐众多的诗坛圣手中,“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一位无法忽视的重要人物。
相传王勃自幼聪明好学,文采出众,六岁能作诗,乃是一位天分过人的“神童”,十四岁便已经应举及第,一度出任虢州参军,被当时的朝廷中人普遍看好,都认为他前途无量,以至于他后来因事被贬,得知内情者,无不叹息。
王勃的诗作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大唐贞观时期尊崇儒学的精神风尚,同时又加以改良,在原有的精神层面上注入了新时代的气息,壮阔明朗之余又不失慷慨激越,读来令人无限神往。其作品体裁方面尤擅五律与五绝,他的另一首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尽故友离别之情,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后世之人所借鉴,相慰勉励间但见意境之大气开阔,一扫“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幽怨低沉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在王勃的众多作品中,骈文名篇《滕王阁序》绝对称得上巅峰之作。作品以大量文墨铺叙了滕王阁附近独特的景致与盛宴场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无路请缨”的内心感触,通篇文字对仗工整,辞藻运用华丽,字字珠玑!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成为千古名句,为后人所称颂。
诗人王勃被称为什么
在我国的唐宋时期,出现了许许多多著名的诗词作家,并且被人们赋予了诸多的美称。例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狂贺知章等等,都给后人留下了诸多诗篇。那么,唐朝著名诗人王勃被称为什么呢?
由于王勃拥有很高的才能,并且王勃的诗十分的流利婉约,独具一格,所以被人们称为“诗杰”。但是,王勃最早的称呼是与杨炯、骆宾王以及卢照邻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并且,王勃在四人当中,排在首位。
王勃出名很早,在年仅十四岁的时候,便已经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在《滕王阁序》这一文章当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称为了千古名句,受到了后人的万千敬仰,是许许多多文学家的标杆。
王勃被称为什么呢?王勃之所以被称为“诗杰”,除了《滕王阁序》这一名篇之外,还有就是王勃写下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送别自己的朋友时必说的一句祝词。也因为如此,使得人们深深的记住了“诗杰”王勃。
“诗杰”王勃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的坎坷,年少时王勃曾经毛遂自荐,把自己推荐给刘祥道,从此进入官场。但是,在进入官场不久,王勃便因为自视过高,成为了众矢之的。之后又因为犯了事,被罢免了官职。最终在赶往自己父亲所管辖的.县城的途中,因为落水,最终惊悸过度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是初唐诗人王勃的代表作,王勃一个姓杜的好友要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写下这首诗,并在为他送别时赠给他的,借以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诗名中的“少府”是一个官名,蜀州是地名,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崇州。诗句中的城阙是城楼的意思,这里代指长安城。辅是护卫的意思。三秦是指关中,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潼关以西。五津是指岷江的五个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和江南津,诗中代指蜀川。
诗文的大意是,长安城由关中之地守卫,并透过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州,我们是身处官场的人,身不由己,虽然此刻与你分别心中十分不舍,但是只要还有你这个知己,即使远在天边,我们也如在咫尺,你千万不要在分手的时刻,像闺阁儿女一般哭哭啼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这首是送别诗中的名作,首联描写的是地物风貌,以物喻情,隐含送别之意。颔联点名两人之间的交情和不得不离别的必然性,尽显豁达之态。颈联奇峰突起,以情谊深厚,千里难挡的姿态,把感情升华至美学境界,让人感叹。尾联回归一个“送”字,却又继续勉慰好友,显示胸怀。整首诗意境旷达,别有新意,仅仅数十字就将一幅平常的送别画面跃然纸上,甚至另赋新彩。
春庄王勃描绘了什么画面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一首《春庄》,笔触生动地为世人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田园风光,由此,唐代诗人王勃也以其擅长借景抒情的写作风格而被人们所熟知。
历代田园派诗人中,笔者最为熟悉的有两位,一位是“采菊东篱下”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另一位便是唐代杰出的诗词名家,“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王勃的田园诗风格清新独特,从描绘细节入手展开丰富联想,使人有置身清幽山林,沐浴自然风光之淡泊心境,读来令人不禁神往。
相传《春庄》一诗,创作于乾封元年,王勃被授朝散郎期间。未及弱冠而入仕途,正是春风得意时,偶然外出踏青,于大好春光中观赏山林景致,自是别有一番人生感悟。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语言平实中不乏生动,寥寥数笔勾勒春意盎然的优美景象,并通过对鲜花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由衷热爱。虽为由衷热爱,感情却并不奔放,作者选择了一种内敛的表达。从诗作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一种既随意而又安详的心性,正如“岂知人事静”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生性淡泊,不爱繁华都市,追求归隐山林,尽享安逸人生的高雅情怀。感受田园美景,聆听繁花絮语,鸟儿的鸣叫声也不觉吵耳,只当作是大自然最美的天籁之音,这不仅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作者内心充满光明的象征。
唐代大诗人王勃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称得上是一段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王勃出生书香门第,六岁即能写诗作赋,十四岁便以出众的文采受到唐高宗的赏识而官拜朝散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命官,可谓少年得志,富贵功名不可限量。
顶着“神童”的美誉,王勃的仕途经历一度顺风顺水。在此期间,他的文学创作水平达到巅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尤以一篇《滕王阁序》骈文最为世人所称颂,该作通篇文字对仗工整,以大量文墨铺叙了风景名胜滕王阁附近的人文景致,辞藻之瑰丽,大有汉赋之遗风,是后世普遍认可的王勃之代表作。
王勃一生光明磊落,然而盛名之下最易遭人嫉妒,加之王勃性格狂放孤傲,不通人情世故,因而朝堂之上亦不免受到政敌暗算。乾封二年,王勃因一篇《斗鸡赋》而受到同僚弹劾,称其有挑拨离间之嫌,唐高宗震怒,遂将其逐出长安,一度被称为旷世奇才的王勃顿时沦为被贬罪臣,不得不远离京师。
至咸亨二年,好容易在朋友引荐下当上虢州参军的王勃再度因年少轻狂而闯祸,竟将身犯重罪的官奴曹达私下杀害,此案震动朝野,连累王父亦遭贬官。后因好友多番周旋,王勃虽性命得保,然而仕途之路却不得不就此戛然而止。
这世上若真有一种人生恍如烟花般短暂却霎那间光彩夺目,那王勃的一生,便是对这类人生最完美的诠释。上元三年暮春之际,王勃至交趾匆匆拜别老父之后,乘船回乡,当时正值初夏,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一代诗坛巨匠,就此殒命南海。
蜀中九日 王勃表达了什么思想
《蜀中九日》是唐代大诗人王勃所作的一首七绝唐诗。相传这首诗创作于咸亨元年重阳节上,王勃参加送别友人的宴会,并登高回望故乡之时。作此诗时,想必作者在南方游历已久,偶然望见北雁南飞,不觉激起思乡之情,渴望早日回归故里的心情,不知不觉跃然纸上,成就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名作。
据《新唐书》记载,王勃一生命运坎坷,虽年少成名,然而不通世故,因而几经宦海沉浮,终郁郁不得志,遂经常离家为宦游历四方,因此,在王勃的诗作之中,怀乡送别诗最为常见的一类题材,如这首《蜀中九日》,及其广为后人所知的五律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由于诗歌创作之时,正值九月九日重阳季,秋风乍起时节,又适逢客中送客,自然是格外易生愁绪,因而,在久别故土的作者眼中,即使是北雁南飞这种寻常的场景,也不免油然而生悲愁苦闷之感,平添一分望乡却归乡不得的愁绪。“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一语中的。
这首《蜀中九日》广为流传后,世人评价甚高,究其主要原因,也是由于王勃将其怀乡之情巧妙地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借景抒情,开启了盛唐时代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这在当时的诗歌创作领域,也成为独树一帜的新风尚。
在《蜀中九日》创作后不久,王勃在虢州参军任上再次遭受重大挫折,至此,他苦心经营的仕途之路终于戛然而止。
王勃代表作介绍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首大气磅礴的《滕王阁诗》借凭栏所见抒发“物换星移”的人生感慨,堪称神来之笔,成为盛唐诗人王勃的代表作,由此,王勃本人也被唐高宗盛赞为“大唐奇才”,一度受到万众瞩目。
王勃剧照
王勃剧照
在盛唐众多的诗坛圣手中,“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一位无法忽视的重要人物。
相传王勃自幼聪明好学,文采出众,六岁能作诗,乃是一位天分过人的“神童”,十四岁便已经应举及第,一度出任虢州参军,被当时的朝廷中人普遍看好,都认为他前途无量,以至于他后来因事被贬,得知内情者,无不叹息。
王勃的诗作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大唐贞观时期尊崇儒学的精神风尚,同时又加以改良,在原有的精神层面上注入了新时代的气息,壮阔明朗之余又不失慷慨激越,读来令人无限神往。其作品体裁方面尤擅五律与五绝,他的另一首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尽故友离别之情,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后世之人所借鉴,相慰勉励间但见意境之大气开阔,一扫“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幽怨低沉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在王勃的众多作品中,骈文名篇《滕王阁序》绝对称得上巅峰之作。作品以大量文墨铺叙了滕王阁附近独特的景致与盛宴场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无路请缨”的内心感触,通篇文字对仗工整,辞藻运用华丽,字字珠玑!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成为千古名句,为后人所称颂。
诗人王勃被称为什么
在我国的唐宋时期,出现了许许多多著名的诗词作家,并且被人们赋予了诸多的美称。例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狂贺知章等等,都给后人留下了诸多诗篇。那么,唐朝著名诗人王勃被称为什么呢?
由于王勃拥有很高的才能,并且王勃的诗十分的流利婉约,独具一格,所以被人们称为“诗杰”。但是,王勃最早的称呼是与杨炯、骆宾王以及卢照邻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并且,王勃在四人当中,排在首位。
王勃出名很早,在年仅十四岁的时候,便已经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在《滕王阁序》这一文章当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称为了千古名句,受到了后人的万千敬仰,是许许多多文学家的标杆。
王勃被称为什么呢?王勃之所以被称为“诗杰”,除了《滕王阁序》这一名篇之外,还有就是王勃写下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送别自己的朋友时必说的一句祝词。也因为如此,使得人们深深的记住了“诗杰”王勃。
“诗杰”王勃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的坎坷,年少时王勃曾经毛遂自荐,把自己推荐给刘祥道,从此进入官场。但是,在进入官场不久,王勃便因为自视过高,成为了众矢之的。之后又因为犯了事,被罢免了官职。最终在赶往自己父亲所管辖的.县城的途中,因为落水,最终惊悸过度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是初唐诗人王勃的代表作,王勃一个姓杜的好友要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写下这首诗,并在为他送别时赠给他的,借以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诗名中的“少府”是一个官名,蜀州是地名,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崇州。诗句中的城阙是城楼的意思,这里代指长安城。辅是护卫的意思。三秦是指关中,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潼关以西。五津是指岷江的五个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和江南津,诗中代指蜀川。
诗文的大意是,长安城由关中之地守卫,并透过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州,我们是身处官场的人,身不由己,虽然此刻与你分别心中十分不舍,但是只要还有你这个知己,即使远在天边,我们也如在咫尺,你千万不要在分手的时刻,像闺阁儿女一般哭哭啼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这首是送别诗中的名作,首联描写的是地物风貌,以物喻情,隐含送别之意。颔联点名两人之间的交情和不得不离别的必然性,尽显豁达之态。颈联奇峰突起,以情谊深厚,千里难挡的姿态,把感情升华至美学境界,让人感叹。尾联回归一个“送”字,却又继续勉慰好友,显示胸怀。整首诗意境旷达,别有新意,仅仅数十字就将一幅平常的送别画面跃然纸上,甚至另赋新彩。
春庄王勃描绘了什么画面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一首《春庄》,笔触生动地为世人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田园风光,由此,唐代诗人王勃也以其擅长借景抒情的写作风格而被人们所熟知。
历代田园派诗人中,笔者最为熟悉的有两位,一位是“采菊东篱下”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另一位便是唐代杰出的诗词名家,“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王勃的田园诗风格清新独特,从描绘细节入手展开丰富联想,使人有置身清幽山林,沐浴自然风光之淡泊心境,读来令人不禁神往。
相传《春庄》一诗,创作于乾封元年,王勃被授朝散郎期间。未及弱冠而入仕途,正是春风得意时,偶然外出踏青,于大好春光中观赏山林景致,自是别有一番人生感悟。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语言平实中不乏生动,寥寥数笔勾勒春意盎然的优美景象,并通过对鲜花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由衷热爱。虽为由衷热爱,感情却并不奔放,作者选择了一种内敛的表达。从诗作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一种既随意而又安详的心性,正如“岂知人事静”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生性淡泊,不爱繁华都市,追求归隐山林,尽享安逸人生的高雅情怀。感受田园美景,聆听繁花絮语,鸟儿的鸣叫声也不觉吵耳,只当作是大自然最美的天籁之音,这不仅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作者内心充满光明的象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