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一章解析
展开全部
《论语》开卷第一章记载了孔子的三句话,其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章究竟何所指?多数注解者则倾向于把它解为三层含义:孔子说,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时常加以温习,不是也很愉悦吗?有朋友从远方前来求学,不是也很快乐吗?当政者不知道我,我并不生气,不是也不失君子风度吗?这样作解,不仅割裂了本章的内在联系,也不能准确理解其本意。
此章与孔子的教学活动有关,它的主线是快乐学习,“说(悦)”“乐”“不愠”都是快乐,其主旨在于引导弟子潜心于德业兼修。仔细审视《论语》全书,所记述孔子的教学实践与《礼记·学记》中所述及的教育功能、教育理论以及教学原则、方法、目的等,无一处不相契合,所以,在研读此章时,尤其要注意参照《礼记·学记》。
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学者们的歧义主要集中在对“时习”两字的理解上,而“时”字在《礼记·学记》中恰恰有解释,其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朱熹的理解是:“禁于未发,谓豫为之防。当其可,为适当其可告之时也。”(孙希旦《礼记集解》卷36)《学记》的这句话是说,大学的教育方法是:师者在施教时要把握时机,弟子不端的念头尚未出现的时候就加以禁止,这叫预防。当弟子适合接受教育的时候施教,这才是合乎时宜。这个时机一旦错过,再怎么补救也难以有所成就了。这个“时”字与本章的“时”应是同义:时宜、适宜。在孔子看来,“时”与“权”统属于“义”,而“义者,宜也”(《礼记·中庸》)。《论语·宪问》记载,卫国的公明贾对孔子说,公叔文子能够“时然后言”“义然后取”,孔子深表怀疑,认为这是很难做到的。
“时”字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十次,并没有一次作“时常”“经常”讲。杨伯峻也不赞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时”解为“时常”,认为这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杨伯峻《论语译注》)。
至于“习”字,仍需作简单的辨析。“习”的本义是鸟儿练习飞翔。《说文解字》:“习,数飞也。”段玉裁注引《礼记·月令》:“鹰乃学习。”他认为,习字的引申之义为习熟。实际上,“习”与“学”是紧密相连的,两者同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所以,古人也认为,“习,学也”(《吕氏春秋·审己》注)。只不过,“学”的重点在于理论传授,“习”的关键是实践习练。北宋哲学家二程认为“‘学而时习之’,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习如禽之习飞”(《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卷7)。“学”固然重要,“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但是,只“学”不“习”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所学的内容。
《礼记·杂记下》记:“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这就是说,听闻、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落实到自己具体的行动上。《论语·公冶长》也记载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又)闻。”是说子路在学到知识之后,急于付诸实践,如果还没来得及实践,就恐怕再学到新的知识。《论语》中还记载孔子积极鼓励动员其弟子出仕,还曾向当政者推荐他的弟子从政,而为政本身即是“习”。孔子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汉代徐干《中论》卷上《修本》记载:“孔子谓子张曰:‘师,吾欲闻彼将以改此也。闻彼而不改此,虽闻何益?’”学习就是为了完善自己,这与孔子所倡导的“古之学者为己”正相契合。可见,“学”必须与“习”紧密结合。学到知识又能运用得上,自然是令人愉悦的。
后两句话比较容易理解。本章的时限大致可以确定,当在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前后,是年,孔子48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这一年鲁国发生内乱,“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远方”,指较远的诸侯国。此前,孔子的`弟子皆为鲁国人(如孟懿子、南宫括、颜无繇、曾皙、冉耕、仲由、漆雕开、闵损等),从此以后,来自其他诸侯国的弟子逐渐多了起来。孔子欢迎这些远道而来求学的弟子,他曾称道端木赐(字子贡)为他招致不少远方的弟子,说:“自吾得赐也,远方之士日至。”(《孔丛子·论书》)但是,由于身份的差异、成长环境以及价值观念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在弟子之间甚至部分弟子与孔子之间,产生诸多猜忌排斥,见解常相枘凿,以至于孔子不得不向他们表白:“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
此事曾长期困扰着孔子,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颜回死后,孔子十分悲痛,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南朝宋代裴骃《集解》引王肃曰:“颜回为孔子胥附之友,能使门人日亲孔子。”是说颜回与孔子原本无亲无故,但入门之后,能够让众多的弟子逐渐亲近孔子。对此,孔子当然感触颇深,因为,弟子是否亲近其师,不仅是个人间的问题,更是攸关教育成败的大问题,正如《礼记·学记》所说的那样,“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返)也”。
孔子对于他的不少弟子并不满意,他直言训斥他们,弟子之间也曾相互指责,这在《论语》中都有记载。可见,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具有十分明确的针对性。
综上可以得知,本章是孔子在诱导其弟子学习、勉励他们刻苦学习,友爱宽容,进德修业,最后成就为君子之人。那么,本章的文意就十分清晰了,孔子说: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实践检验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岂不也很愉悦吗?远方的同学前来和你们共同学习,岂不也很快乐吗?别的同学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岂不也不失为君子吗?
此章与孔子的教学活动有关,它的主线是快乐学习,“说(悦)”“乐”“不愠”都是快乐,其主旨在于引导弟子潜心于德业兼修。仔细审视《论语》全书,所记述孔子的教学实践与《礼记·学记》中所述及的教育功能、教育理论以及教学原则、方法、目的等,无一处不相契合,所以,在研读此章时,尤其要注意参照《礼记·学记》。
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学者们的歧义主要集中在对“时习”两字的理解上,而“时”字在《礼记·学记》中恰恰有解释,其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朱熹的理解是:“禁于未发,谓豫为之防。当其可,为适当其可告之时也。”(孙希旦《礼记集解》卷36)《学记》的这句话是说,大学的教育方法是:师者在施教时要把握时机,弟子不端的念头尚未出现的时候就加以禁止,这叫预防。当弟子适合接受教育的时候施教,这才是合乎时宜。这个时机一旦错过,再怎么补救也难以有所成就了。这个“时”字与本章的“时”应是同义:时宜、适宜。在孔子看来,“时”与“权”统属于“义”,而“义者,宜也”(《礼记·中庸》)。《论语·宪问》记载,卫国的公明贾对孔子说,公叔文子能够“时然后言”“义然后取”,孔子深表怀疑,认为这是很难做到的。
“时”字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十次,并没有一次作“时常”“经常”讲。杨伯峻也不赞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时”解为“时常”,认为这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杨伯峻《论语译注》)。
至于“习”字,仍需作简单的辨析。“习”的本义是鸟儿练习飞翔。《说文解字》:“习,数飞也。”段玉裁注引《礼记·月令》:“鹰乃学习。”他认为,习字的引申之义为习熟。实际上,“习”与“学”是紧密相连的,两者同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所以,古人也认为,“习,学也”(《吕氏春秋·审己》注)。只不过,“学”的重点在于理论传授,“习”的关键是实践习练。北宋哲学家二程认为“‘学而时习之’,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习如禽之习飞”(《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卷7)。“学”固然重要,“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但是,只“学”不“习”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所学的内容。
《礼记·杂记下》记:“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这就是说,听闻、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落实到自己具体的行动上。《论语·公冶长》也记载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又)闻。”是说子路在学到知识之后,急于付诸实践,如果还没来得及实践,就恐怕再学到新的知识。《论语》中还记载孔子积极鼓励动员其弟子出仕,还曾向当政者推荐他的弟子从政,而为政本身即是“习”。孔子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汉代徐干《中论》卷上《修本》记载:“孔子谓子张曰:‘师,吾欲闻彼将以改此也。闻彼而不改此,虽闻何益?’”学习就是为了完善自己,这与孔子所倡导的“古之学者为己”正相契合。可见,“学”必须与“习”紧密结合。学到知识又能运用得上,自然是令人愉悦的。
后两句话比较容易理解。本章的时限大致可以确定,当在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前后,是年,孔子48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这一年鲁国发生内乱,“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远方”,指较远的诸侯国。此前,孔子的`弟子皆为鲁国人(如孟懿子、南宫括、颜无繇、曾皙、冉耕、仲由、漆雕开、闵损等),从此以后,来自其他诸侯国的弟子逐渐多了起来。孔子欢迎这些远道而来求学的弟子,他曾称道端木赐(字子贡)为他招致不少远方的弟子,说:“自吾得赐也,远方之士日至。”(《孔丛子·论书》)但是,由于身份的差异、成长环境以及价值观念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在弟子之间甚至部分弟子与孔子之间,产生诸多猜忌排斥,见解常相枘凿,以至于孔子不得不向他们表白:“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
此事曾长期困扰着孔子,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颜回死后,孔子十分悲痛,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南朝宋代裴骃《集解》引王肃曰:“颜回为孔子胥附之友,能使门人日亲孔子。”是说颜回与孔子原本无亲无故,但入门之后,能够让众多的弟子逐渐亲近孔子。对此,孔子当然感触颇深,因为,弟子是否亲近其师,不仅是个人间的问题,更是攸关教育成败的大问题,正如《礼记·学记》所说的那样,“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返)也”。
孔子对于他的不少弟子并不满意,他直言训斥他们,弟子之间也曾相互指责,这在《论语》中都有记载。可见,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具有十分明确的针对性。
综上可以得知,本章是孔子在诱导其弟子学习、勉励他们刻苦学习,友爱宽容,进德修业,最后成就为君子之人。那么,本章的文意就十分清晰了,孔子说: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实践检验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岂不也很愉悦吗?远方的同学前来和你们共同学习,岂不也很快乐吗?别的同学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岂不也不失为君子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