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朗诵诗歌
以《再别康桥》为例,朗诵就是大声地朗读,把诗歌的感情表达出来。同时,充分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调动全身的感官,声情并茂地将一行行静止的文字诵读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首首和谐的乐曲,文本之意与读者之情自然和谐共振,诗歌的意境呼之欲出,诗歌所表达的志向了然如心。但诗歌不是在朗诵一遍后就能理解文本的,而是要在一遍又一遍地朗诵后,定基调、提问题、挖内涵、悟深情、明旨意。下面笔者就如何有效朗诵诗歌谈四点策略。
一、初读诗歌定基调
基调本是音乐作品中的一个术语,而在诗歌朗诵时指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的声音表现,更强调音色的变化,如松紧、抑扬、顿挫的自如弹动,鲜活铺陈。把握准了基调,朗诵就有了基本方向,就不会偏离基本方向。要把基调定准,首先要吃透作品,深入了解作品创作的年代、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和其他相关作品。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为例。在作者心中康桥是一块精神净土,作者对康桥的感情是深沉炽热的。可以说,康桥有了徐志摩才拥有了灵性,徐志摩有了康桥才找到了精神皈依。有了以上背景资料作铺垫,初读《再别康桥》的基调是依依不舍、恋恋不忘的离别,朗诵时一节比一节感情强烈,由于离别的'的现实、离别的痛苦不得放歌而沉默,到最后朗诵声音要下降八度。
二、再读诗歌提问题
再朗诵诗歌的同时,用心思考,诗歌中有些什么不懂的问题,有同学针对《再别康桥》提出了如下一些问题:“那河畔的金柳”为什么是“夕阳中的新娘”?“那榆阴下的一潭”为什么“不是清泉,而是彩虹”呢?为什么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而诗的下一节又说“但我不能放歌”呢?……通过再次朗读诗歌,同学们诵读出了如此多的问题。读出问题后,就需要继续朗诵以解决问题。
三、品读诗歌挖内涵
品味诗中的意境是有效朗诵的关键。因为意境是诗歌等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不管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如果没有意境就很难说是好诗,品读时表达不出意境,也就算不上是朗诵。无意境的朗诵,情浮意浅,声音形式不管怎样变化多端,也弥补不了这根本的欠缺。只有感受意境,通过思索、想象、回味、憧憬,紧紧抓住具体而微妙的构思与变化,才能引发浓烈感情,并做到“因境抒情”,解决疑难问题。同学们继续品读《再别康桥》:通过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就解决了为什么是再别康桥的问题,通过看文中的注脚了解康桥在什么地方。通过品读,闭上眼睛,就会想象出这样的画面:晚秋,岸边金柳在夕阳朗照下熠熠生辉,天上的彩虹倒映在水中,有“半江瑟瑟半江红”之感。这样天地遥相呼应,动静结合,美妙无比。品读“柳”,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中,“柳”与“留”谐音,传递出作者留恋不舍的情怀。品读“金”,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斜照在树干树梢上呈金色,同时金色比黄色更显高贵,灿烂、夺目,写尽了杨柳的富丽妩媚。于是作者由这样美丽意境联想到新娘,也就是用金柳喻新娘,想象出年轻貌美的女子,柔滑的肌肤,婀娜的体态,一如随风摆动风情万种的枝枝柳条,美丽万分,姿态绝佳。谁能抛开自己貌美的新婚妻子?谁能忍心别离自己喜爱山水花草?然而离别终究还是在眼前,那就再驻足停留,多看几眼,让她的美永驻心中。这么优美的诗百读不厌,到底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情感呢?
四、读诗歌悟深情
抑扬顿挫是诗歌朗读的最基本的要领。它包括语音的高低、语调的轻重、气息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语音高低,二是节奏快慢。把握好了这些,抑扬顿挫自然发,诗歌朗读的艺术效果也自然发生。其实都不必刻意追求,只要顺着诗句的自然语音状态来读,顺着诗句的自然节奏来读,何愁没有抑扬顿挫的效果。如《再别康桥》:开头一节和最后一节要读得轻而缓慢。第二节中的“金柳”“新娘”稍重而读出娇羞状,“荡漾”要读得让听众闭着眼睛想象出水波在慢慢地荡漾开去,范围越来越大,声音拖长“荡——漾——”。诗歌朗读也像讲故事,这首诗第一节是引子,第二节是开端,第三节、四节是情节的发展,第五节是情节发展的高潮。“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情不自禁地两手向上一举,仰头放歌,气宇轩昂。而这短暂的回忆只有此刻,马上又要离别,第六节“但/我不能放歌”,故作失落状,轻而缓,痛心疾首,气息下降。“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抑扬顿挫自然而然在美读中绽放,绽放的是意境、绽放的是内涵、绽放的是深厚情感。诗歌有效朗诵到此才会凸现出来。第七节自然结尾,与第一节语意上同中有异,朗诵的节奏上则完全相同,内容上遥相呼应,形式上互相对称,形成周而复始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