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贝币,穷人为什么不多捡贝壳,让自己暴富呢?
为什么古代的穷人不去多捡贝壳,让自己一夜暴富呢?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即使古人同样也有这种想法,也是非常难实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01.并不是所有的贝壳都能成为货币贝壳有多种多样的,如果随便找一个贝壳就能做货币,那贝壳就不值钱了,必须是那种稀有的贝壳才能成为货币。通常那种值钱的货币,特点都是表面光滑,并且在贝壳的中间有一条明显的缝隙,两边都有齿纹的那种。
同时,贝壳捡回来,必须得打孔加工成朋才能作为货币使用,贝壳尖硬的外壳使得打工变得非常难,普通人与其耗费力气去给贝壳穿孔,还不如干点其他活来换取贝壳。
02.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捡到贝壳贝壳只在海边才有,而当时夏朝,商朝的国土范围主要局限于中原地区,离海非常的远。就算是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安全也有保障的情况下,很多内陆地区的人可能都没见过海,更何况古代普通的老百姓。
古代的普通人如果想去躺海,在明确知道了方向的前提下,都要翻山越岭,摸着深山老林,一路躲避豺狼虎豹才能走到海边。可能还没去海边成功捡到贝壳回去,在路上就已经遇害了。所以,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年代,基本没有人愿意跋山涉水的去外地。
03.普通人不允许捡贝壳贝壳虽然是天然的,但在古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捡贝壳的权利,就算是居住在海边的居民也不可以。每一片领地都有管理者,大量拾取贝壳做货币,是一种官方行为,官方会组织民工统一下海捡贝壳,之后再将捡起的贝壳进行加工使用。
就算平民手中有捡起来并且加工好的货币,也很难使用出去,没有血缘等级作为信用保障,也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认为你是偷来的,从而没有人愿意跟你交换。
关于贝币
夏朝是最早兴起使用贝壳作货币的朝代,兴起于商朝,在商,周时期,贝壳都是重要的等价交换物。直到春秋战国以后,贝币的主体地位,才慢慢的被其他货币给取代。至于为什么使用贝壳作为货币,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从贝壳的文化含义说起,贝壳货币出现在母系社会时期,因为贝壳的结构是坚硬的外壳保护着里面柔软的内部结构,象征着一种繁殖,母系社会里,贝壳还是一种图腾,深受大家喜爱。
第二,从贝壳的传播说起,前面说到,贝壳是在商代可是推广起来的,当时的商族原本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离海比较近,平时都有用贝壳做装饰的习惯。
商族西迁以后,依旧保留着使用贝壳的习惯,当时中原其他部落的人,也非常喜欢贝壳,但由于中原部落很难见到贝壳,所以他们都愿意用自己手里的物品来交换贝壳。慢慢的,贝壳便不断地推广开来,成为了大家都愿意使用的等价物。
为此,商族在不断的使用贝壳来交换其他物品以后,导致自身的海贝库存所剩无几,后来的商族人不断地去海边拾取贝壳,不断地用贝壳去换取物资来壮大部落。
最后总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贝壳的确充当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的货币,只是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逐渐的被更实用的金属货币给取代了。关于古代穷人捡贝壳暴富的提问,的确是一件脑洞大开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但讨论古代的事情,我们必须得站在那个时代的科技,社会环境来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