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故事

 我来答
野半下独0y
2022-10-21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1万
展开全部

一、 跨下之辱:

韩信小时侯只知道读书和练武,梦想将来成为一名领兵打仗的将军,后来,父母双亡,家境贫寒,而韩信却不会挣钱,缺乏自立生活的本领,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经常到别人家去混饭吃,他衣衫不整,却背着一把宝剑,像个武士侠客似的,淮阴城里一伙少年看着他老不顺眼,就取笑他说:“韩信,你文不像文,武不像武,穷不像穷,富不像富,还成天背着把宝剑,像个啥样子?你还是把那宝剑摘下来吧!”

韩信也不与他们计较,这伙少年见韩信老实,就欺负他,其中有一个屠夫的儿子,是个无赖,对韩信说:“你老背着宝剑,好像很厉害,而我看你是个胆小鬼,你敢跟我拼一拼吗?你要是敢,就拿宝剑来刺我,要是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说着,他就在大街上撑开双腿,韩信把他上下打量了一会儿,就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全都笑开了,韩信也尴尬的笑了笑,走开了.从此以后,大家就给韩信起了个外号,叫“钻裤裆的”.

其实,韩信是有能力杀掉那个无赖的,但是,如果杀了他,韩信就得抵命,至少也得判刑,那样,韩信的伟大理想就无法实现了,所以韩信不与这个无赖一般见识,钻就钻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奇特的人物与一般人的想法和认识是有很大差别的!能忍常人之不能忍,也是意志坚强者的素质之一.

所以,“跨下之辱”这个历史典故,常常是指:忍受眼前的屈辱,是为了将来成就伟大的事业.

二、 箫何月下追韩信: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中王后,带兵进驻了汉中,而刘邦的兵都是山东人,他们不愿长期呆在四面环山的汉中盆地,到了汉中不久,就不断有人开小差,甚至有一些将军也不告而别了.韩信是在刘邦当了汉中王,把进入汉中的古栈道烧了以后,一个人单枪匹马、步行翻过人迹罕至的秦岭天险来投奔刘邦的.来了以后,人家只给了他一个很低的小职位,后来他见到了箫何,箫何发现韩信不是一般、二般的人才,随后,箫何又找韩信交谈了几次,确信韩信是一个非凡的人才,才能远在刘邦的其他将军之上,要打败项羽、夺得天下,非他莫属,就多次向刘邦推荐韩信,请刘邦让韩信作大将军,可刘邦却说:“钻裤裆的还能做将军?要是拜他为大将军,不但三军不服、诸侯取笑,就是项羽听了,也会说我是瞎子,请丞相以后别再提了”.

韩信原先是在项羽军中效力,是一个帐前执戟,他也曾给项羽提过建议,却得不到项羽的重视.所以,他离开了项羽,翻山越岭、不远千里来投奔刘邦,却得不到重用,他越来越感到苦闷,左思右想,决定离开.

那一日,天刚蒙蒙亮韩信就出发了,在他走出五、六十里路以后箫何才得到报告:韩信出走了,不知道干什么去了,箫何一听急得直跺脚,说:“真让他给走掉了,这还了得?”立即带领几个随从骑快马追了出去.箫何一路上边打听边追,从早晨追到天黑,追得人困马乏,想住下来等天亮后再追吧,又怕明天更追不上,好在那天晚上月光很明亮,箫何在月光下又追了一阵子,转过一个山腰,下了一个山坡,前面有一条河流,泛着银光,远远就看见一个人拉着马在河边来回溜达,那正是韩信,箫何大声呼叫“韩将军,韩将军!”来到韩信跟前,箫何气呼呼地说:“韩将军,你也太绝情绝义了吧?”韩信呆呆地望着他,不说话.

箫何说“咱们一见如故,够得上朋友吧?你怎么不说一声就走了?急得我好苦啊,走!快跟我回去”, 韩信向箫何行了个礼,流下了眼泪,可还是不说话 .箫何又跟韩信说了许多话,韩信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摇摇头,末了,叹了口气,说:“我一辈子忘不了丞相对我的情义,可是汉王他.”说到这儿,韩信又停住不说了.这时,夏侯婴也赶到了,两个人好说歹说,硬要把韩信拉回去,最后,他们说:“大王要是再不听我们的劝告,我们三个一块儿走,好不好?”韩信这时也很受感动,说:“你们这么瞧得起我,叫我说什么好呢?回去就回去吧,我就是死在你们手里也甘心了”.

他们第三天才回到南郑县,萧何把韩信安排在丞相府便急忙忙去找汉王.萧何去追韩信后,刘邦得到的报告是:萧何也跑了,所以,刘邦一见到萧何就把他大骂一通,然后,刘邦问:“你说你追谁去了?”萧何说:淮阴人韩信哪,刘邦说:十几个将军都跑了,也没听说你去追过谁,你为啥偏偏要去追他呢?萧何说:将军有的是,容易找,可韩信是国家一等一的人才,哪儿去找?要打天下,非韩信莫属,如果大王愿意在汉中一辈子当王,那韩信就没什么用,要是准备打天下,就非用韩信不可.

话说到这种份上,刘邦的气也不盛了,说:我当然要回东边去,谁愿意在这里老憋着?

萧何说:那就赶快重用韩信,不然的话,他还要走的.刘邦说:那就请他做将军.萧何说:请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刘邦一向信任萧何,萧何这么坚决地、三番五次地推荐韩信,他不得不认真地考虑一番,就说:那就拜他为大将军!萧何说:这才是大王的英明,国家幸甚、幸甚!

说着刘邦就要招韩信来晋见,萧何皱着眉头说:大王素来不讲礼貌、慢怠大臣,拜大将军是何等重要的事情,不能像唤小孩子一样把他叫来,大王应该择吉日、斋戒、沐浴,在广场上修一个大台子,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才对.刘邦说:那好,就依着你说的去办吧.

三,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栈道,就是在悬崖半空中凿上洞,插入横的木桩,再在两个横木之间担上一根根木椽,而建造的一种道路,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修建栈道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和很高的技术性.

栈道是关中进入汉中的唯一道路,修建起来极其艰难,刘邦过了栈道后,为了使项羽相信他不再有夺取天下的野心,就烧毁了古栈道,表明他呆在汉中不再出来了.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后,与韩信恳谈了几天,对韩信的见解非常佩服,只恨没有早点拜韩信为大将军.于是他们就准备东征,韩信派周勃和樊哙带一万人去修复栈道,自己与汉王带领大军悄悄地离开了南郑县.原来,韩信到汉中来的时候,栈道已经烧毁,他投奔刘邦来的时候,翻山越岭、日夜兼程,碰到一位砍柴的老大爷,向他打问到南郑去的路,老大爷说:“到南郑去的路已经不通了阿!”,韩信央求老大爷说:您看还有没有其它的道,远一些也行,老大爷挠着头皮说:“以前是有一条道,是走陈仓的,可那不是路,很难走,还有野兽,我三十年前走过,已经多年没人走了”.韩信就请老人把这条道怎么走详细说一边,老人家就把这条道怎么怎么走,仔细地说了一大箩筐的话才说清楚,韩信则一一记住,拜别了老大爷,向陈仓走去,陈仓在原来宝鸡县的南面.功夫不负有心人,韩信最终走到了南郑县.这次韩信带领大军走的就是他当年来汉中时走的路.项羽封的雍王章邯,得知汉王图谋东征,正在修复栈道,就调集重兵把住了栈道的东口.就在章邯认为栈道修好还早着呢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在西边巡逻的士兵来报告:汉王的大军已经打到了陈仓,章邯半信半疑:栈道还没修好,难道汉军是长翅膀飞过来的?章邯急忙带兵去抵御汉军,归心似箭的汉军把章邯打得大败.

四,背水一战:

韩信带兵攻打赵国时,赵国的相国陈余率领二十万军队在河北省的井陉口布防,韩信所带军队只有三万人,在距离井阱口三十里处驻扎.当天晚上,韩信派两千名骑兵每人各执一面汉军的旗帜,埋伏在可以看得到赵军营寨的山腰上.第二天早晨,韩信带领大军渡过绵河,与赵军摆开了阵势,人称“背水阵”,赵军一看,哈哈大笑:他们笑韩信不懂兵法,在这种地方布阵,一旦败了,便无路可逃.韩信与张耳指挥军队向赵军进攻,赵军出营迎战,赵军在数量上占优势,汉军渐渐支持不住,扔了战鼓和旗帜,向河边退去,赵军见自己获胜了,全营的士兵都跑出去捡汉军丢下的旗子和鼓,这时,在山腰上埋伏的两千汉军骑兵冲到赵军营寨,拔掉赵军的旗帜插上汉军的红旗,而退到河边的汉军,看无路可退,便奋力杀向赵军,赵军正与汉军拼杀,忽然发现自己的营寨全是汉军的旗帜,知道营寨已被汉军占领,顿时慌乱起来,被汉军前后夹击、杀得大败,汉军杀了赵军主帅陈余和赵王,灭掉了赵国.

“背水一战”这个成语意思是说:断掉自己的后路,使自己只有勇往直前,才能获得生路,它与项羽的“破釜沉舟”有着异曲同工之意,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

五,十面埋伏与四面楚歌:

刘邦召集各路兵马汇集成皋、荣阳一带,共有五十多万兵马,由韩信统帅,准备围歼项羽的楚军,楚军只有十万人.韩信知道:楚军要比汉军英勇得多,所以,韩信选择好了一个围歼项羽的好地方--垓下,然后,派李左车的一个心腹,假投降到项羽帐下,把项羽骗到了垓下.接下来把楚军层层包围住,号称“十面埋伏”,随后,向楚军发起轮番进攻,楚军杀败一层汉军又攻上来一层汉军,这种车轮战术使得楚军疲惫不堪.到了晚上,张良又利用英布率领的九江地区的士兵会唱楚国歌曲这一特点,让他们教会了其他汉军也唱起了楚歌.楚军听到家乡的歌曲后,思念家乡,在内务粮草、外无援兵的被围困情况下,悲从心起,对胜利失去了信心,开始大批逃亡,张良命令汉军:见到逃亡的楚兵不许阻拦.虞姬在听到楚歌以后,急忙把熟睡的项羽叫醒,项羽一听汉军在唱楚歌,说:完了,刘邦可能已经打下了楚国,不然,汉军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楚兵呢?最后,就连跟随项羽多年的将军,比如季布、钟离昧也逃走了,楚军士兵只剩下一千多人,就这样,楚军在听到汉军唱起楚歌以后--垮掉了.

所以,“十面埋伏”就是重重包围圈,“四面楚歌”的意思就是:一股势力已经到了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最后处境.

六,韩信典兵,多多益善:

有一天,汉高祖刘邦与韩信随便闲聊,谈到了楚汉各位将军的才能,说起了各人的优点和缺点,各人打仗如何如何、能带多少兵,等等,这时,韩信已经被从楚王贬为淮阴候以后了,刘邦谈话的目地是想知道韩信是不是已经对他心服口服,可惜韩信不理解刘邦闲谈的用意,还真把自命不凡、才华出众的思想表露出来了,刘邦问了韩信这么一句话:“那么你看寡人能带多少兵呐?”韩信回答:“陛下可以带十万兵”,刘邦很不高兴地问:“那么你能带多少兵啊?”韩信说:“我吗,那当然是多多益善了”,刘邦反讥道:“多多益善,那你怎么被我逮住了?”韩信这时才察觉自己说走了嘴,急忙修正道:“皇上虽不善于带兵,但却善于带将军,所以,我被皇上逮住了.而且,皇上是上天注定的,不是人的力量及得上的”.

韩信确实有“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指挥才能,而刘邦带领五、六十万军队,却被项羽的三万人打地狼狈逃串,一仗就被项羽消灭四、五十万人,连他的父亲和夫人都被项羽俘虏了.项羽确实有万夫不挡之勇,项羽的楚军也的确勇猛,所以,在消灭项羽的垓下之战中,韩信指挥彭越、英布等四路兵马,五十多万人,给项羽设下十面埋伏,一举消灭了项羽兵团.

韩信不像一般的古代大臣那样会阿谀奉承、顺情说话,大凡有才华的人,一般都比较有个性,或者是不善于交际和搞关系,因为他们是凭工作上的真本事自立,而不是靠溜须拍马取悦人心.

后人在赞扬某某人的领导才能时,有时候会说:某某人是韩信典兵,多多益善.

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们知道:萧何是韩信的伯乐,是萧何发现了韩信这个军事天才,并三番五次地向刘邦极力推荐韩信,在韩信出走后,萧何又急忙去追,从上午一直追到半夜,演绎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最后使刘邦终于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也不负萧何的厚望,为刘邦打败了项羽,成就了汉王朝四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汉王朝,同时也可以说:萧何使韩信成就了他的伟大历史功绩.

而在吕后阴谋杀害韩信时,也是命令萧何去骗韩信进宫的,萧何为了自保,便助纣为虐,充当了吕后的帮凶.当时刘邦带兵去镇压陈豨造反,由吕后主持朝政,而吕后历来对韩信不怀好意,韩信当时称病不上朝,萧何来请他进宫,说:陈豨叛乱已被平定,陈豨已经被杀,皇上快回来了,大臣们都进宫向皇后贺喜,你不去不太好吧?韩信想:有萧丞相陪着,不会有事的,就随萧何来到长乐钟室.而萧何是忠于皇帝、并且惧怕吕后的,是他们合谋逮捕了韩信,吕后杀害了韩信,并且灭了韩信的三族,所以,后人才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