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赶快读文言文翻译
1. 关于一段古文的解释 里面的
景清有风度崇尚气节,被乡里推荐,在国子监(朝廷办的高级学堂)学习。
当时同宿舍的一个学生有一本珍稀的书,景清向他借阅他却不借给。一再请求,约好第二天早晨就还书。
那个学生第二天早上就找他要书。景清说:我不知道什么书,也没从你那里借过书。
那个学生非常气愤,就去学官那里去告状。景清就拿着借的那本书,去见学官,说:这是我自己在灯下写的书。
随后就背诵这本书的内容。学官问那个学生,那个学生一个词也背不出来。
学官喝斥那个生一通,赶了出来。景清出来后,随即就把书还给了他,说:我看你太珍惜这本书了,故意跟你开了一个玩笑。
2. 关于一段古文的解释 里面的
翻译的不好,希望能帮到你: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当时跟他同住的一个书生收藏有一本书,景清向他借,他不肯。再一次向他请求借书,并相约明天早上就还书。
第二天早上,那个书生向他要书,景清说:我不知道什么书,也没有从你那里借书。那个书生很生气,向地方的官员诉讼。景清就拿着从那个书生那里借过来的书,去公堂,说:这是我灯下辛苦所作之书。说完将书整篇背了出来。官员问那个书生,他却一个字都背不出来。于是官员将那个书生赶了出来。
景清跟着出来,把书还给了那个书生,说道:我因为你太过珍藏这本书了,所以用这件事跟你开个玩笑。
3. 有古文要翻译
张籍说:"有一个叫于嵩的,年少时依靠过张巡.等到巡举兵发事后,嵩经常在巡的手下做事.我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嵩,嵩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巡起先曾经做到临涣县尉,好学,没有什么不看的.当时我还小,粗略地问过关于巡与远(远和巡一样,是个人名)的事,不能得其细节.嵩说:"巡身高七尺有余,须髯特别有神.巡曾见到嵩在读汉书,问嵩说:'为什么老是在读这本书啊?',嵩说:'因为还没有读熟.'巡说:'我读书不超过三遍,终身不会忘记.'于是把嵩所读的书背了下来,从头到尾,没有错一个字.嵩感到惊讶,认为巡只不过偶然熟悉这卷书,于是随意抽取了别一卷书而试试巡,没有不是这样子的.嵩又拿了书架上的各种书,试着询问巡,巡随口背诵,毫无迟疑.嵩跟从巡很久,也不常看见巡经常读书.巡写文章时,拿起纸笔就写,没有打过草稿.起先巡守收睢阳时,手下士兵仅一万人,城中居民也只有数万,巡见一次问一次姓名,之后就没有不认识的人.当巡发怒时,须髯就张开.等到城被攻陷,贼人把巡等数十个人捆绑着坐在一起,即将杀害.巡一下子站起来,其他人看见巡站起来,有的起立有的哭泣.巡说:'你们不要怕,死,是命中注定的啊!'大家哭得不能抬头仰视.巡被杀时,面色都不改,像平常一样地毫不在意.张远是一位宽博仁厚的长者,相貌就像他的心灵一样.和巡同年生,但出生的月份和日子比巡迟,喊巡哥哥,死的时候四十九岁.'"
'嵩,贞元初死于毫\宋之间.有人说嵩在毫\宋间有田地,武夫抢夺了下来,嵩想到州里去诉诵讲理,被武夫所杀.嵩没有子祠.'张籍说.
4. 求四篇文言文的全文翻译
第一篇。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第二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五柳”为号。
(他)性情闲静,很少说话,不羡慕功名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计较;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他)生性喜欢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朋友知道他这样的情况,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他)醉了就回去,竟不会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
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常写文章自我消遣,稍微显示了自己的志趣。
得失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他)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所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是无怀氏的百姓吗?(他)是葛天氏的百姓吗? 第三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
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驾驭它不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还是不认识千里马啊? 第四篇。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
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有时遇到他人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终于获得多教益。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
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
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乐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
现在这些学生在大学里学习, *** 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啦;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而不告诉,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象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啦。(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