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及成因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
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的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
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比就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于是边际产量就出现递减趋势。
扩展资料:
递增规律:
所谓的递减并不是指从可变要素一开始投入生产,边际报酬就是递减的。边际报酬的改变是一个抛物线,在最开始是逐渐增加的,达到了最高点后才开始递减。因此边际报酬递减这个术语只是强调了边际报酬改变的后半部分,它并没有否认在传统的经济学中存在报酬递增的情况。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而对这个定义有了新的扩充,它打破了原有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中的先决假设条件“技术水平不变”。
由于知识的作用,技术水平必然存在改变。没有了这个先决的假设条件,边际报酬的改变就不再遵循原有的边际报酬递减定律的改变模式。很多学者因此提出了边际报酬递增的概念,与其相似的还有边际收益递增、边际生产力递增等很多种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