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以来少数民族内迁和西晋后期北方人大量南迁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交融、交往;北方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在很大程度上客观的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发展,为之后江南一带以及整个南方锋磨的大开发奠定了基础。
原先在中原地区的士族、仕人、农民、手工业者、商贾等也纷纷逃亡到南方去,他们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使江淮和江南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最终在南北朝时期取代中原而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迁到南方的中原部族与当地的人民相融合,形成了一种饱含江南特质的新兴文化。
而在北方取得了政权的胡族,在文化上被逐渐汉化,胡族和汉族的隔阂逐渐消融。这一时期,是华夏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作为在中原具有绝对文化统治地位的汉族同样吸取了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为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注入了文化基因。
扩展资料:
五胡内迁的原因:
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汉地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西晋首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世家南渡的原因:
八王之乱后,北方少数民族混战中原,大体上自永嘉元年司马睿移镇建业开始,北方士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有的大姓带领宗人部曲数百,数千家南下。永嘉五年,刘曜,石勒破洛阳,春基戚“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北方人南渡称“永嘉南渡”。
参考资料来源: